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定价:26.00元
作者:柏杨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01
ISBN:9787537828215
字数:310000
页码: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嗟夫,太多的中国人,满身都是倒刺,肚子里全是仇情敌意。爱国之士*喜欢自诩中国是礼义之邦。我想仅看纸上作业,古书上说的多啦,中国固是礼义之邦。但在行为上,我们的礼义却停顿或倒退在一片蛮荒阶段。如果不能实践礼义,再写三千万本书,再写三千万文章,蛮荒仍是蛮荒。                                   ——柏杨
内容提要
《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讲的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产生的种种丑怪之相。中国历来被赞为所谓的“礼仪之邦”,但柏杨却敢于提出“到底是什么邦”的疑问,文坛中'脱裤文学'产生的“妖风”,等等诸如此类的“恶风陋习”和现象,组成柏杨对传统反思的一部分。
目录
脱鞋露脚
脱裤文学
弯烟筒
两大动力
八0年代大愿
分而食之
互相称呼名字
第七愿
交通混乱
到底是什么邦
有嘉许·有飞帽
有待奋勇一击
宁为瓦碎·不为玉全
荡秋千的两个
荣誉生活之战
天才和努力
危险对手
荒野奇迹
尊官舒服术
恰到好处
报应
跟私奔
现代化问题
可怕的灾难
距离远近
睡衣和冰箱
蔚为奇观
笑掉下巴
不幸失足
白色恐怖
左右开弓
夺门而逃
四不像
演技·苦练
南下避年
容易得很
当然不论表
野柳义魂
眼前欢
奴才总管
身份证功能
张金衡先生
无限尊敬
小插曲
射程和糖浆
两件怪事
白杀时间
不如不看
海明威之死
天生万物
无题
不游也罢
……
作者介绍
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去台后,曾在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审视,而这种审视并非是轻松愉快的,它伴随着一种疼痛,一种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以及对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可能阻碍进步的观念的挑战。作者的叙述方式,时而如同马拉松式的长篇论述,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某个现象的发展轨迹和深远影响;时而又像是短促有力的宣言,直接击中核心,引人警醒。这种“不留情面”的剖析,反而激发了我深入思考的动力,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认知,以及周围环境中那些不易察觉的“桎梏”。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陷入一种沉思,仿佛书中的文字不仅仅是印刷出来的墨迹,更是一种回响,呼应着我内心深处曾经有过但又被压抑的疑问。作者的观点,虽然可能尖锐,却也道出了许多现实的复杂性。他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一种挑战惰性思维的勇气。这种勇气,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也慢慢地感染了我,让我对那些看似难以改变的社会现象,多了一份探究其根源的决心,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表面的抱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浓烈的色彩和笔触,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沉重而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对它充满了好奇,它的名字——“正版晴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光是读出来,就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又带着一丝探索的冲动。封面上柏杨先生的名字,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我知道,这位作家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锋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能触及到最根本的问题,引发读者对自身、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评分每当我合上这本书,心中都会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它不是一本能够带来轻松娱乐的书籍,更多的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和精神上的洗礼。作者的笔触,虽然带着批判性,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期望,期望国民能够摆脱那些历史遗留的思维枷锁,能够以更加清醒、更加自主的姿态去面对未来。这种期望,让我感到一种责任感,也让我开始思考,作为个体,我能够为这种“解放”贡献些什么,即使只是从小小的自我认知开始。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开篇,我被作者那种直抒胸臆、不加掩饰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一种近乎痛彻心扉的观察,仿佛他是一位将目光投向国民灵魂深处,并毫不畏惧地揭示其阴影的解剖师。那种语言的力量,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如同一柄手术刀,精准而冷峻地剖析着那些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惯性思维、文化积淀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它们是如何一代代传递,并最终束缚了前进的脚步,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原地踏步,甚至走向某种悲剧性的循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