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是针对植物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在野外考察、实习和旅游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需求,邀请各地植物分类学专家、特别是青年学者编撰一套常见野生植物识别手册的口袋书,每册包括具有区系代表性的地区、生境或类群中的500~700种常见植物,每种精选原创美图加配精炼的文字描述,物种按照社会公众读者的习惯进行精心编排以便查找物种,为读者识别植物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检具科学性和可读性的博物图书。北京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69 科898 属2088 种及171变种和亚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63种,裸子植物7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33科720属1401种。本册精选北京地区常见植物127科565属1221种,每种配以生态照片、关键特征形态描述和相似种对照,详尽体现每个种的识别要点,可以为高校师生、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北京及华北地区野外识别植物提供参考。 马克平 主编;刘冰,林秦文,李敏 本册主编 马克平,男,1958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汉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全面性绝对是我见过最强的。我一直对北京的植物种类充满兴趣,但苦于没有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在野外实践的书籍。这本书则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它在内容的组织上非常科学,首先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比如,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识别指南,通过大量的精美插图和清晰的图示,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植物。更令我惊喜的是,它还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介绍,避免了误判。此外,书中对于植物的分布、生境以及在不同季节的表现都有深入的阐述,这对于想要进行系统性学习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植物时,还会提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动物,比如传粉昆虫、食果鸟类等等,这让我看到了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奇妙的共生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植物识别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北京生态系统的百科全书。
评分我是一名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新北京人”,一直很想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绿色面孔”。平时在公园里、郊野远足时,看到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总想知道它们叫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之前也翻阅过一些园林植物的图册,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很多都是在温室里或者精心养护的花坛里才能见到的。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它聚焦的是“野外”和“常见”,这一点简直太棒了!它不会让你在辨认一个路边的野草时,还要费劲去找它在哪个温室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植物形态变化的描述,比如从幼苗到成熟,从春天开花到秋天结果,都提供了不同阶段的参考信息,这对于实际辨认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很棒,细节也看得清楚。我尝试着在户外对照着书中的图和文字来辨认,成功率非常高。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以前错过了太多身边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简直太贴心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动不动就冒出一堆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似乎深谙普通读者在野外识别植物时会遇到的实际困难。首先,它按照地理区域和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划分,这一点非常实用。比如,我住在朝阳区,经常去奥森公园散步,书中关于城市绿地常见植物的介绍就直接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接着,它将识别的关键点提炼出来,用简洁的语言和醒目的图标来强调,比如“叶片互生”、“花瓣五枚”、“果实卵形”等等。这种“化繁为简”的设计,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抓住核心信息。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植物“小故事”的内容,比如某些植物的民间用途,或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些细节让植物不再是冰冷的名词,而是鲜活的生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认植物,更是在教我如何“读懂”身边的自然。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所吸引。我一直对北京郊野的那些野花野草充满好奇,但总是在它们面前感到束手无策,只能凭着模糊的印象胡乱猜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博学多闻的老友,耐心地为我揭示了那些藏在草丛、山坡、路边的生命奥秘。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探险。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着每一页,那些细致入微的插图,生动地勾勒出植物的形态特征,就连叶片的脉络、花瓣的边缘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文字部分更是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植物的生长习性、识别要点,以及它们在北京这个独特环境中的生存智慧。我甚至能想象到,当我在户外偶遇一株不认识的植物时,可以迅速翻开它,对照着上面的信息,恍然大悟地喊出它的名字。这种“知识就在身边”的感觉,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每一次户外活动都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植物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深入了解自然、守护自然的愿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知识空白。我一直是个对自然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喜欢周末去北京周边的山野里徒步。然而,每次看到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好像错过了与它们深入交流的机会。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体验。它不像那种纯粹的学术性图鉴,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介绍植物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学名和形态描述,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植物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有趣的生态习性。这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植物背后的人文价值和自然智慧。举个例子,书中讲到某种浆果时,会提到它曾经是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这种信息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情感连接。它让我明白,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