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外研社精编英汉汉英词典 定价:41.90元 作者: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8月1日 ISBN:9787560043234 字数: 页码:884 版次:第1版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市场上可供英语学习者选择的词典可谓林林总总,可是版本新、质量高的英汉、汉英双向词典却如凤毛麟角。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双向词典的需求,我们推出了《外研社精编英汉汉英词典》。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收词量大。本词典虽为袖珍开本,但在收词量上已经达到了中型词典的规模。其中,英汉部分收录主词目、固定短语及复合词60000余条;汉英部分收录基本词条及派生词条40000余条。这样的超大信息量。
二、新词新义多。本词典与时俱进,增收大量新词新义,充分体现了时代气息。其中,英汉部分增收新词新义1000余条,如:bungee jumping,CDMA,cybercafe,e-card,junk mail等;汉英部分增收新词新义5000余条,如波波族、德比战、非典、狗仔队、海归、贺岁片、黑哨、蓝牙、听证会等。
三、实用性强。英汉部分语法标注详尽、收录了大量典型实用的短语和习语并提供了大量用法说明以详细讲解易混淆词语的区别及用法,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汉英部分对词目的词性进行了标注、提供50000余条例证搭配,帮助读者确切理解词条含义并掌握具体用法。
四、小巧精美。本词典采用圣经纸印刷,64开袖珍本,小巧精美,便于携带。
希望这本词典能有效帮助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打稳根基.成为英语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目录
英汉词典
用法说明
略语表
词典正文
汉英词典
用法说明
略语表
词典正文
附录
内容介绍
《外研社精编英汉汉英词典》是一部具有英汉、汉英双向功能的词典。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收词量大:英汉部分收录主词目、固定短语及复合词60,000余条;汉英部分收录基本词条及派生词条40,000余条。这样的超大信息量,在同类词典中首屈一指。
新词新义多:英汉部分增收新词新义1,000余条;汉英部分增收新词新义5,000余条。
实用性强:英汉部分语法标注详尽、收录了大量典型实用的短语和习语并提供了大量用法说明;汉英部分标注词目词性并提供了50,000余条例证搭配。
小巧精美:本词典采用圣经纸印刷,64开袖珍本,小巧精美,便于携带。
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学习者,我更看重的是词汇的“辨析”能力。市面上很多词典,对于同义词或近义词,往往只是简单地列出几个解释,却很少深入剖析它们在使用场合、感情色彩和语体风格上的微妙差异。比如,“sad”、“gloomy”、“melancholy”和“dejected”,它们虽然都表达了“悲伤”的意思,但在正式程度和情感强度上可是天差地别。我翻开这本书,特意寻找了几组这样的近义词进行对比。我发现,这本词典在处理这些细微差别时,似乎下了不少功夫,不仅提供了清晰的中文对应词,更重要的是,它用简洁的英文注释或对比性的例句,展示了它们各自的“领地”。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我构建精确的语感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语言学家一样,引导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个特定语境下,某个词比另一个词更具表现力。如果它能像一位细心的编辑,帮我过滤掉那些不合时宜的词汇选择,那么它就从一本简单的查询工具,升级为我写作时的“幕后军师”了。这种对语言精确性的执着追求,是衡量一本好词典与普通词典的分水岭。
评分我是一个痴迷于英美文化和文学的爱好者,我的需求往往超越了日常交流的范畴,更偏向于理解原著中那些带有浓厚时代背景或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表达。例如,在阅读福克纳或狄更斯的作品时,你会遇到大量在现代口语中已经消亡或转义的词汇,或者带有特定社会阶层色彩的用语。一本仅仅停留在现代通用英语层面的词典,在面对这些“历史的遗迹”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尽管名称强调了“中小学生实用”——是否在收录上做了“跨度”的延伸。我希望它能收录一些“经典”词汇,并能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注释。比如,某个词汇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用法和今天的区别,或者某个表达在特定文学流派中的象征意义。如果能有这样的“文化挖掘”功能,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它将不仅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理解的窗口。一本好的综合性词典,不应该只关注“现在”,更应该对“过去”有所交待,这样才能让读者真正地沉浸在原文的语境之中,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厚重感。
评分从电子词典向纸质词典回归的过程中,我最看重的是其“检索效率”与“信息密度”的平衡。在电子时代,我们习惯了毫秒级的反馈,但纸质词典的优势在于信息承载的稳定性和直观性。如果一本词典的收录量巨大,但查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那它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需要这本书的索引系统设计得极其高效。这包括词条的间距设计、首字母/音标的醒目程度,以及跨页查询时的导航指示。我试着用最快的速度查找一个相对冷僻的词,观察我是否需要多次回溯或跳页。一个优秀的排版能让人在使用时感到“心流”,即查询过程本身是顺畅且愉快的。此外,信息密度上,我希望它能做到“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不多余”。过多的无关信息只会增加视觉疲劳,而关键信息的缺失则会造成使用中断。如果它能在每一个主要词条后,以一种非常紧凑的方式提供衍生词、固定搭配,甚至常用例句的量化指标(比如例句数量),那就非常棒了。这种对信息组织艺术的把握,往往体现了编纂团队的专业功力,决定了读者是把它当作案头必备的“利器”,还是束之高阁的“摆设”。
评分从一个带着孩子一起学习英语的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导向性”至关重要。我的孩子目前正处于初中阶段,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但很容易被那些过于学术化或陈旧的解释搞得一头雾水。我购买这本词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它能成为孩子自学过程中的一个可靠支撑,而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知识堡垒。因此,我非常关注它的排版布局和易用性。清晰的字体、合理的行距、以及是否容易定位词条,这些细节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主动去查阅。如果释义部分使用了大量我不希望孩子过早接触的复杂词汇来解释另一个词汇,那就完全违背了“辅助学习”的初衷。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层级分明”的解释结构:首先是针对初学者的最常用义,然后再是深入的、更专业的含义。此外,对于那些中小学生常见学习的固定搭配和短语动词,我期望它能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清晰的标注,因为这正是考试和日常交流中的高频陷阱。这本书的“中小学生实用”定位,如果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
评分拿到这本工具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实的份量和略带复古气息的封面吸引了。我一直对传统纸质词典有一种莫名的信赖感,总觉得那种翻阅查找的实体感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装帧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那种沉甸甸的,仿佛汇聚了无数知识的重量。我主要关注它在日常阅读和稍微深入一点的学术材料中的表现。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短语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我希望能看到精准且富有语境的解释。我特别留意了它的例句设计,好的例句能瞬间点亮一个词的用法,避免那种干巴巴的、只给出名词性解释的弊端。如果例句能够紧跟时代脉搏,展现出现代英语的真实使用场景,那简直是锦上添花。我试着查阅了一些近几年才出现的网络热词或新概念,看它是否能跟上变化的步伐。毕竟,语言是活的,一本优秀的词典必须能够反映这种生命力。这本书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知识储备深厚,但不知道在“新知”的更新速度上是否能让人满意。我期待它能提供那种经过时间沉淀的、可靠的翻译,而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仅供参考的浅层信息。它承诺的“词量大”,在我看来,意味着更多的探索空间,希望每一次翻动都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