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家小书 经学常谈
:26.00元
作者:屈守元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200106640
字数:90000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经学”,一个中国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逐渐从远逝模糊的背影中回转,穿越百余年的风雨沉浮,重新走入当代学术研究和社会各界的视野。在颠沛造次的回转路上,经学入门书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屈守元先生的这部《经学常谈》便是一例。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学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了阅读和研习儒家经典的必要性,屈守元先生所著的《经学常谈》便是在推广经学的同事也在期盼经学能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提要
目录
自序
引言
一、什么是经学
二、古代经学概况
三、为什么要了解点经学
分论
一、易
二、书
三、诗
四、礼
五、春秋
六、孝经
七、论语
八、尔雅
九、孟子
十、附论纬书
通说
一、经的数目
二、经的传刻
三、经学流派
四、经与文学
经话新编
小序
一、庄子论儒经
二、经学是汉初儒生禄利之路
三、曲学阿世是经学的邪路
四、群经次第
五、《周易》难学
六、学《易》宜走王弼讲哲理的路子
七、汲冢《易》
八、汲冢《周书》
九、《韩诗外传笺疏》凡例
十、孙诒让《周礼政要》
十一、黄以周论《礼经》及两戴《记》
十二、《大戴记》的被重视
十三、廖平对今古经学多持平之论
十四、俞正燮《春秋左传书式考》
十五、文集中有经学
十六、汉人都读《孝经》
十七、半部《论语》治天下
十八、朱熹谈《论语》《孟子》
十九、汪中《大学平议》
二十、《尔雅》重农
二十一、王昶跋《礼器碑》谈谶纬
二十二、章炳麟《新定助词辨》
二十三、王国维论《诗》《书》成语
二十四、滥用经文假借之例
二十五、孔子集大成
二十六、廖平谈蜀学
二十七、陈寿祺谈《经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书”,却承载着大智慧。拿到《大家小书·经学常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以为只是市面上常见的“快餐式”解读。然而,阅读体验却是出乎意料的深刻。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并非急于给出一个结论,而是带领读者一步步地去探索,去感受。在解读《论语》时,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名言警句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这些思想是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他尤其强调了“仁”和“礼”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些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实际应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道德经》的阐释,没有一味地强调其消极避世的一面,而是挖掘了其中蕴含的辩证法和哲学思辨,以及其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仿佛一位老友在静静地诉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它让我对中国传统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对“经学”这两个字,总觉得有点距离感,像是埋在故纸堆里的古老学问,普通人难以企及。但《大家小书·经学常谈》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和蔼的长者,耐心地引领着我去领略经学的魅力。书中的内容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解读和引申,让那些看似遥远的经典,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讲述《易经》时,作者不是一味强调其占卜的功能,而是着重阐述了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些对于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甚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都大有裨益。读到关于《春秋》的部分,我才明白,原来历史的记载并非冰冷的史实堆砌,其中蕴含着作者的道德评判和历史观,这其中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体会。这本书的体量不大,但内容精炼,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原来如此”的感叹。它让我看到了经学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评分《大家小书·经学常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经学离我们很遥远,是属于古代士大夫的学问。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种极其亲切和易懂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经学知识娓娓道来。例如,书中在介绍《左传》时,不仅仅是梳理了历史事件,而是着重讲解了其中所体现的春秋时期政治智慧和外交策略,这对于理解古代政治运作非常有帮助。读到关于《中庸》的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中庸之道”并非是平庸,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和智慧,这种智慧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故弄玄虚,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深厚的功底。他能够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清晰明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知识。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循序渐进,不会让初学者感到 overwhelming。它让我觉得,经学并非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泉,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评分总的来说,《大家小书·经学常谈》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厚重的学术专著,而是巧妙地将庞杂的经学体系浓缩成了一部精炼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学堂,聆听着智者们的教诲。书中对于《诗经》的解读,让我不仅仅看到了文学的美,更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特别是关于《礼记》的讲解,作者并没有将其视为一套僵化的礼仪规范,而是深入分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准则,这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叙述方式,他能够将那些抽象的哲学理念,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相结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书中对“天命”和“人事”关系的探讨,也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它让我意识到,古代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积极地去改造和提升人类社会的。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读起来非常舒服。它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经学奥秘的兴趣。
评分这本《大家小书·经学常谈》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味道,那种淡雅的古色古香,让人一看就心生亲近。翻开书,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宣讲,而是娓娓道来的讲述。读《诗经》时,那些古老的歌谣似乎在耳边回响,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着先民们的情感与生活。读《尚书》时,那些历史的片段又在眼前铺展开来,王朝的兴衰,帝王的言行,都仿佛触手可及。作者的语言朴实却不失文采,将晦涩的经学理论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最难得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经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后世的影响,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思想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礼”的探讨,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重新审视了许多当下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无论您是否是经学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