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讲述井冈山斗争的辉煌历程,阐述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告诉现在,英雄不朽;精神穿越时空,光荣永恒。
该书是一部介绍井冈山斗争历史、阐述井冈山精神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著作,共分五章,前四章用图文互见的形式,生动展示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系统地介绍了以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为杰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井冈山军民为创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和取得的伟大成果;第五章对井冈山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阐述。该书叙述生动,论述准确,是一部学习井冈山斗争史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简明读本。
刘宇祥,江西莲花人,副研究馆员,1985年7月大学毕业。曾任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地井冈山市大陇镇党委书记、朱毛两军会师地龙市镇党委书记,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现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兼党总支书记。是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财经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习近平三论井冈山精神》《道路·精神·力量》《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启示》《井冈山导游词》《生态井冈·红色摇篮》《井冈山红色培训》等。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二节 各地武装起义及失败
第三节毛泽东“上山”思想的产生
第二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第一节 湘赣边界秋收暴动
第二节引兵井冈山和三湾改编
第三节 红旗插上井冈山
第四节改编袁、王部队
第五节 开辟红色区域
第三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第一节 朱毛会师井冈山
第二节 打破敌人“会剿”
第三节 实行土地革命
第四节 建设红色政权
第五节 粉碎经济封锁
第六节 加强党的建设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
第一节 红五军上井冈山
第二节 反击第三次“会剿”
第三节 红五军重返井冈山
第四节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
第五节 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
第六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五章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井冈山精神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三节 红旗插上井冈山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由永新三湾向宁冈古城开进,下午抵达古城,受到中共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组织的农民群众的欢迎,毛泽东将团部设在联奎书院。当天,毛泽东在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余洒度、余贲民、陈浩、何挺颖、宛希先、熊寿祺等前委委员,工农革命军营以上干部,还有宁冈县党团组织负责人龙超清、谢汉昌、萧子南等人,以及袁文才派来的代表,共计40余人。
毛泽东在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讨论了在井冈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及如何对待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的问题。会议决定在茅坪建立医院和留守处,在井冈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确定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
在这次会上,袁文才的代表提出,可以接济工农革命军一些给养,但井冈山人少地僻,生活艰难,还请革命军“另择高山”。毛泽东见状,向袁文才的代表晓以大义,陈述利弊,在龙超清等人的帮助下,说服了袁文才的代表。会后,龙超清赶到茅坪,向袁文才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并商定了与毛泽东会面的时间和地点。
10月6日,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了袁文才。宁冈大仓是位于古城与茅坪之间的一个小山村,居民大都是明末清初从广东梅县迁来的客家人。
会谈地点由袁文才决定,设在村中大户林风和的家中。毛泽东与袁文才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分析了大革命失败的国内形势、革命发展的前途和秋收起义失利后的形势,说明了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转移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勉励袁文才与工农革命军共同开展革命斗争,并当场决定赠送给袁文才部100条枪,鼓励他扩大队伍。袁文才见毛泽东态度真诚,消除了心中的疑虑。而毛泽东渊博的学识、刚毅的性格、风趣的话语也给袁文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在茅坪建医院和留守处,并回赠革命军1000块大洋,以解决紧缺的给养。
我对中国革命史的兴趣由来已久,但真正让我深入思考并为之震撼的,还是《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精神指南。作者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生动地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辛与辉煌。我尤其被书中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入解读所吸引。在当时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凭借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无疑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书中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也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政治智慧。他们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读到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付出的巨大牺牲,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这本书,让我对“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科学态度”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敢于挑战,要相信人民的力量,要坚持自己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革命的起点,也折射出一种不朽的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陈述,更在于它将那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智慧和意志,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心中。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他能够将一个个分散的历史片段,编织成一幅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者们面对重重困难,如何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描写所打动。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他们也没有放弃对革命的信念,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和寻找希望。书中的案例,无不体现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从土地革命到根据地建设,从军事斗争到政治宣传,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每一步也都在为未来的胜利奠定基础。我深深体会到,革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更在于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这本书,让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初心,勇往直前。
评分在浩瀚的中国革命史长卷中,《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页。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精神洗礼。作者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那些发生在井冈山上的革命故事,以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尤其被书中对革命者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如何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描写所打动。即便是在食物短缺、弹药匮乏、敌人围剿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依然能够用歌声来鼓舞士气,用笑声来驱散恐惧,这种精神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书中关于井冈山根据地建设的细致描绘,也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他们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建立政权,这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革命精神。这本书,让我对“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科学态度”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份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革命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事迹和精神力量,总能深深吸引我。《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我对那段历史的渴望。作者并未止步于简单地叙述事件的发生,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决策背后的考量,每一次战略调整的原因,以及在战火硝烟中,那些革命者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坚持。我尤其被书中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思想的阐释所打动。在那个几乎被黑暗笼罩的时代,正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革命者们前行,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书中描绘的革命斗争,并非血腥的屠杀,而是充满着战略战术的博弈,是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是坚不可摧的信仰支撑。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能听到枪炮声在耳边回响,能感受到战士们在寒风中的喘息,能体会到他们对胜利的渴望。这本书,让我对“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它教会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依靠集体的力量,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实现目标。
评分我一直觉得,伟大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够载入史册,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更是因为它所孕育和传承的精神力量。《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这本书,正是将这种精神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从多个维度,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井冈山斗争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艰难探索,到最终的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的形成,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独立自主”这一精神的深刻解读。在那个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年代,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找到方向,如何在被围困的绝境中寻求出路,这都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和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我仿佛看到,那些革命者们,他们不是在盲目地跟随,而是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土地,用自己的鲜血去浇灌革命的花朵。书中的案例和细节,都充满了感染力,它们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鲜活的生命故事。我从中看到了普通战士的英勇无畏,看到了根据地人民的箪食壶浆,看到了革命干部的高瞻远瞩。这本书,让我对“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它让我明白,任何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坚定的信仰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评分翻开《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火红的年代,亲历着中国革命的黎明。作者以其非凡的笔触,将那些古老的山峦、蜿蜒的河流,以及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被书中对革命先辈们在面对敌人强大攻势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灵活应变的战略智慧所吸引。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开辟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书中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群众工作的描述,也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是如何将理想付诸实践,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而为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看到了那些淳朴的农民,他们箪食壶浆,支援红军,这便是井冈山精神最生动的体现。这本书,让我对“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夺取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铭记和传承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前进。
评分我一直相信,伟大的精神往往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这本书,便是这样一部深刻展现革命精神的作品。作者没有回避那段历史的艰辛,反而将那些令人心酸的细节,以一种充满力量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所承受的压力和所付出的牺牲。书中对于井冈山根据地党组织建设的描述,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是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通过思想斗争和组织建设,不断壮大革命力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一理念的践行,印象深刻。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能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本书,让我对“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明白,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评分读完《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作者没有用过于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将历史事件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之中,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的描述印象深刻。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革命者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发展根据地,这让我深深地折服。书中所展现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斗争上,更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组织、文化宣传等方方面面。我看到了革命者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那些关于革命情怀的描写,那些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那些为了理想而甘愿牺牲的壮烈牺牲,都让我热泪盈眶。这本书,让我对“勇于开拓、艰苦奋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的井冈山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印记,更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在无数历史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鲜活的篇章,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人民的心中。翻开《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亲临那片红色的土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革命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巍峨山峦,用信念与希望点燃的熊熊烈火。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方向,开辟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和坚定的意志。不仅仅是战火纷飞的场景,更让我动容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那些朴素的革命群众,他们用最淳朴的情感支持着革命,他们是井冈山精神最坚实的根基。读到那些关于土地革命、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描述,我深深体会到,革命的成功并非易事,它凝聚了无数人的牺牲、汗水与智慧。这本书让我对“敢闯敢试、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夺取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也能一同领略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感受井冈山精神的不朽。
评分第一次翻开《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我便被书中那浓厚的革命气息所吸引。作者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于井冈山斗争初期,革命力量的薄弱和敌人的强大,有着极其真实的描绘,这使得那些革命者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显得尤为可贵。我尤其被书中对“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形成过程的细致解读所打动。在那个中国革命的十字路口,正是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辈,敢于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书中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让我看到了革命者们是如何将政治理想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思想的解放和人民的觉醒。这本书,让我对“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独立自主,依靠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它教会我,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道路,就能找到通往胜利的曙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