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身邊科技大透視-機械
定價:29.90元
售價:19.4元,便宜10.5元,摺扣64
作者:張順燕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78264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身邊科技大透視”係列圖書,內容涵蓋麵廣泛、知識量豐富、圖文並茂,無論在內容編排上還是在版麵的創新上,都有著獨到之處。科技是人類所積纍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係,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強大驅動力,希望這樣一套詳解科技發展、科技原理的圖書,能為青少讀者的世界觀帶來啓發,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認識自我。圖書耗費巨資邀請專業的繪畫藝術傢進行手繪,創作過程曆時多年,同時由北大教授聯閤各領域科學專傢聯閤編寫,保證內容質量;本套圖書共分10冊,涵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眾多科技概念,讓小讀者全方位、立體化理解人與科技、人與生活的關係,從多個角度為小讀者解讀科技的意義;本套圖書在解釋科技之外,搭配瞭每種科技的發展曆史,從生産力、曆史進程的角度為科技賦予瞭人文含義,使圖書內容更為厚重。
內容提要
有人說槍是“嗜血的工具”,也有人說它是“正義的守護之神”。名槍的魅力不單單體現在戰場上的功績,它還承載著一段曆史的痕跡。槍械不但是武器,更是一件精湛的機械工藝晶,人類對機械的癡迷賦予瞭它金屬美。本書全麵展示瞭世界槍械的風采,並將槍械背後的精彩故事娓娓道來。
目錄
作者介紹
張順燕,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1936年生,河北石傢莊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並於同年留校任教。研究方嚮是復分析。1994年訪問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華盛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從事數學與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1年任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復分析學術活動年組委會秘書長,並多次齣任國際復分析學術會議組委會秘書長。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巧妙地將不同的機械主題串聯起來,形成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杠杆、滑輪等簡單機械原理,到復雜的內燃機、渦輪機等動力係統,再到現代的精密機械和自動化控製,每一步都循序漸進,邏輯嚴謹。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使用的類比和圖示,這些生動形象的錶達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那些復雜的機械概念變得容易掌握。我曾經在其他書中遇到過一些難以理解的機械原理,但在這本書中,我都能找到清晰易懂的解釋。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體驗,讓我感到非常舒適和自信,仿佛在作者的引導下,我正一步步地攀登著機械知識的高峰。
評分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機械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直接枯燥地羅列公式和概念,而是將機械的運作原理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之中。比如,他對手機的內部構造進行瞭細緻的剖析,從微小的芯片到精密的主闆,再到隱藏在其中的各種執行機構,都講解得鞭闢入裏。我從未想過,我們每天手中把玩的小小手機,竟然凝聚瞭如此多精妙的機械設計和工程智慧。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例如機器人技術和航空航航天工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這些內容讓我感覺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窺見瞭科技進步的無限可能。作者的筆觸充滿瞭熱情和洞察力,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新的發現,讓我對機械世界的熱愛愈發濃烈。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名非專業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身邊的世界。作者用一種充滿啓發性的方式,揭示瞭隱藏在各種物品背後的機械奧秘。我不再隻是機械地使用它們,而是開始思考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它們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以及它們在整個社會運轉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例如,我開始留意交通工具、傢用電器、甚至是辦公用品中的機械部件,並嘗試將書中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聯係起來。這種“大透視”的感覺,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激發更多人對機械的興趣,因為瞭解機械,就是瞭解我們所處時代的脈搏,就是理解科技進步的驅動力。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對機械發展曆程的獨特視角。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對現有機械結構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背後的故事,那些發明傢的靈感迸發,那些艱難的探索過程,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進如何引發瞭蝴蝶效應,最終推動瞭整個時代的變革。我特彆喜歡關於早期工業革命時期那些劃時代發明的故事,比如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它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裝置,最終解放瞭人類的體力,開啓瞭工業化的大門。這種敘事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關於機械的書,更像是在閱讀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史詩。我對那些隱藏在機械背後的“人”的故事特彆著迷,他們的堅持、他們的創新,是推動世界前進的真正動力。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纔入手,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它。一開始就被封麵設計所吸引,那種充滿力量感和精密感的機械綫條,仿佛預示著即將展開一段精彩絕倫的探索之旅。我一直對機械這個領域充滿瞭好奇,但又常常覺得它過於深奧,不知從何下手。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卻是親切而富有引導性。我非常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那些復雜的齒輪、精密的傳動係統和神奇的動力裝置之間。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看似高深的機械原理娓娓道來,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樣,分享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尤其是我對那些改變瞭人類生活方式的標誌性機械發明,比如蒸汽機、內燃機、以及後來的自動化設備,都充滿瞭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深入的解讀,瞭解它們是如何誕生的,又經曆瞭怎樣的演變,最終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機械驅動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