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足球竞赛规则(2007/2008)
定价:16.00元
作者:中国足球协会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00932710
字数:
页码:1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足球竞赛规则(2007/2008)》是2007年国际足球理事会修订的新版本,它是一部足球比赛的法规,适用于各级足球比赛。《足球竞赛规则(2007/2008)》在人造草坪、其他比赛中替补队员人数、计胜方法和进球庆祝行为等方面均作了新的规定。在附加说明中,对队员人数与换人程序、队员装备要求、队员不得佩戴任何饰物、队员和技术区域的人员在比赛中不能使用无线通讯联络、比赛中队员抛掷物品击球、踢罚球点球决胜等方面的问题,均根据新规则的精神作了解答。
目录
前言
章 比赛场地
第二章 球
第三章 队员人数
第四章 队员装备
第五章 裁判员
第六章 助理裁判员
第七章 比赛时间
第八章 比赛开始和重新开始
第九章 比赛进行及死球
第十章 计胜方法
第十一章 越位
第十二章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第十三章 任意球
第十四章 罚球点球
第十五章 掷界外球
第十六章 球门球
第十七章 角球
决定一场或主客场比赛胜负的程序
技术区域
第四官员
对裁判员的附加说明及裁判指南
国际足球理事会章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彻底的“扫盲”之旅。我过去对足球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电视转播的精彩集锦和球迷圈子里的口耳相传,总觉得规则是那么回事,但真要细究起来,比如越位判罚中“积极参与争球”的微妙界定,或者角球发出来后在禁区内有哪些细微的动作会被吹罚,以前都是一知半解。但读了这本书,那种朦胧感完全被驱散了。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概述,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微动作的法律解释层面。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脑海中刚刚看过的某场比赛画面,去思考“如果按照这个规则来判,当时的主裁是不是漏判了?”这种思辨的过程,让我对裁判的工作充满了敬意,也让我对这项运动的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成功地把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用一种近乎严密的逻辑框架给框定住了,这种学术与实践结合的平衡感,非常到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专业范儿。尤其是那个标题字体,线条硬朗有力,仿佛能让人听到球场上的呐喊声。我记得我当初在书店里把它拿起来的时候,就对它这种低调却又不失力量感的视觉呈现印象深刻。内页的排版也做得相当考究,字号大小适中,章节划分清晰明了,即便是那些长篇的细则说明,也不会让人感觉阅读起来有压迫感。翻阅时,纸张的韧性很好,不用担心一不小心就把书页弄坏了,这对于经常需要带着书本出门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而且,虽然它是一本规则手册,但出版社在一些关键术语的解释上,似乎也下了不少功夫,用了一些辅助性的图示或者简单的示意图,使得原本枯燥的条文变得更容易被大脑吸收。整体而言,从拿到的那一刻起,这本书就给人一种“这是值得珍藏和经常翻阅的工具书”的良好第一印象,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是相当难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它作为一本“规则工具书”的简单定义,它更像是一部关于足球哲学和历史演变脉络的侧记。虽然它聚焦于具体的条文,但要真正理解为什么某条规则在那个时间点被引入或修改,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足球风气和社会背景去看待。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国际足联在不断努力平衡竞技性、观赏性和安全性这三大支柱。每一次规则的微调,背后都沉淀着无数次的争议、无数次的讨论以及对这项运动未来的期许。它让我明白了,足球规则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鲜活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它像一个不断自我净化的有机体,努力适应着这项运动日益加快的节奏和不断涌现的新战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俯瞰全局的视角,去理解支撑起我们热爱的那项运动的内在逻辑结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乍一看是官方和严肃的,毕竟是规则手册,这无可厚非。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它在翻译和表述上,其实藏着一种对这项运动特有的尊重和精确性。它摒弃了太多花哨的文学修饰,直奔主题,每一个动词、每一个介词的选择,都似乎经过了反复的推敲,以确保在不同情境下都能被准确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那些“灰色地带”的处理方式,它不会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提供一个判定原则和指导方针,这很符合足球运动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对于一个希望从“看球者”升级为“懂球者”的人来说,这种精确的、不含糊的语言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就像一把精密的外科手术刀,剖开看似简单的比赛进程,展示出内部复杂而精妙的运作机制。
评分我这本书的使用频率,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起初以为,买回来可能就备用着,真到比赛时,如果遇到争议判罚,才拿出来查阅一下。但事实是,在训练我的青少年队伍时,它成了我案头必备的“圣经”。当我们针对某一个战术布置进行模拟演练时,比如定位球的防守站位,或者边路插上后的底线突破,我都习惯性地先翻阅一下相关规则章节,确保我们的训练是建立在最前沿、最准确的理解之上的。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在正式比赛中犯规,更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规则不是限制,而是确保公平竞争的基石。每次翻开,总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的小细节,比如关于替补席人员的规范,或者比赛中场休息时对场地的要求等,这些内容看似边角,却共同构筑了职业比赛的专业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