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
定价:158.00元
作者:罗芳盛,林磊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11600
字数:
页码:159
版次: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突出4G全网概念,系统的覆盖承载网数据通信、传输理论及工程实践;
2、透彻分析4络技术理论、发展趋势;
3、结合现网案例,覆盖网络规划、设备部署、业务调测全流程,实用性强;
4、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与“IUV-4G全网规划部署实训应用”仿真软件配合,验证本书知识点。
内容提要
本书将4G承载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4G的IP承载及光传输网络架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等,并结合现网应用对其中的重要概念和主要协议进行详细阐释。同时,本书以《IUV-4G全网规划部署线上实训软件》为基础,结合理论基础以及运营商的实际建网情况,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LTE的IP承载网和光传输网从网络规划、开通调试到业务调试网络部署全流程,为初学者以及承载网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建议读者将本书与《IUV-4G全网规划部署线上实训软件》配合使用,便于读者深入浅出地理解LTE承载网络建立整体流程及方案,同时也能够掌握部分运营维护相关技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技术和管理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从事LTE承载网络规划设计、系统运营、网络建设、调测维护等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目录
章 IP承载原理 1
1.1 网络概述 1
1.1.1 什么是承载网 1
1.1.2 网络拓扑 3
1.1.3 网络分层 6
1.1.4 典型组网 8
1.2 TCP/IP协议栈 9
1.2.1 OSI概述 9
1.2.2 TCP/IP概述 13
1.2.3 封装与解封装 14
1.2.4 TCP/IP层次和协议 15
1.2.5 IP地址 33
1.3 二层交换原理 41
1.3.1 交换机基本功能 41
1.3.2 VLAN 44
1.4 常见网络设备及线缆 48
1.4.1 交换机 48
1.4.2 路由器 48
1.4.3 路由交换机 49
1.4.4 PTN设备 50
1.4.5 RJ45接口与双绞线 51
1.4.6 光纤 53
1.4.7 光纤接头和光模块 54
1.5 路由基础 55
1.5.1 路由基本概念 55
1.5.2 路由的分类 60
1.5.3 路由优先级 69
1.5.4 长匹配原则 70
1.5.5 IP通信流程 71
1.5.6 VLAN间路由 75
1.6 OSPF基本原理 78
1.6.1 OSPF概述 78
1.6.2 OSPF概念 78
1.6.3 OSPF协议报文 80
1.6.4 OSPF邻接关系 83
1.6.5 OSPF路由计算 87
1.6.6 OSPF区域划分 88
1.6.7 OSPF路由重分发 89
第2章 PTN原理 93
2.1 PTN概述 93
2.1.1 PTN的定义 93
2.1.2 PTN的发展背景 94
2.1.3 PTN的特点 96
2.1.4 PTN的应用 97
2.2 MPLS原理 99
2.2.1 MPLS概述 99
2.2.2 MPLS的特点 100
2.2.3 MPLS工作原理 102
2.2.4 MPLS术语 103
2.2.5 MPLS标签 105
2.2.6 转发等价类FEC 106
2.2.7 标签交换路径 107
2.2.8 倒数第二跳弹出 110
2.3 MPLS-TP原理 111
2.3.1 MPLS-TP定义 111
2.3.2 MPLS-TP和MPLS的区别 112
2.3.3 MPLS-TP网络结构 113
2.3.4 MPLS-TP的三个平面 114
2.3.5 MPLS-TP数据转发 116
2.4 PWE3原理 117
2.4.1 PWE3概述 117
2.4.2 PWE3工作原理 118
2.4.3 PWE3网络基本要素 119
2.4.4 PWE3报文转发 120
2.4.5 PWE3业务仿真 121
第3章 OTN基本原理 125
3.1 DWDM技术概述 125
3.1.1 DWDM基本概念 125
3.1.2 DWDM常见网元类型 127
3.1.3 DWDM的特点 128
3.2 DWDM结构及技术 129
3.2.1 DWDM系统结构 129
3.2.2 光波分复用和解复用技术 129
3.2.3 光放大技术 129
3.2.4 监控技术 130
3.3 DWDM相关技术标准 130
3.3.1 工作波长范围 130
3.3.2 DWDM系统的工作波长 132
3.3.3 DWDM系统的性能指标 132
3.4 OTN概述 133
3.4.1 OTN概念 133
3.4.2 OTN优点 133
3.5 OTN网络层次划分 135
3.5.1 OTN网络结构 135
3.5.2 OTM的结构 136
3.5.3 映射 138
3.5.4 比特速率和容量 139
3.6 OTN硬件系统结构 141
3.6.1 单板分类 141
3.6.2 光转发板 142
3.6.3 光合波/分波板 142
3.6.4 光放大板 143
3.6.5 电交叉子系统 144
3.6.6 CSU单板 145
3.7 系统信号流 146
第4章 承载网规划及配置 149
4.1 承载网拓扑规划与容量计算 149
4.1.1 IP拓扑规划 149
4.1.2 IP承载网容量计算 151
4.1.3 OTN网络规划 155
4.2 承载网设备配置规划 156
4.2.1 设备配置规划 156
4.2.2 OTN波长规划 160
4.2.3 线缆连接规划 162
4.3 承载网数据规划与配置 164
4.3.1 数据配置说明 164
4.3.2 IP地址规划 164
4.3.3 路由规划 167
4.3.4 电交叉规划 170
4.3.5 PTN/路由器数据配置 170
4.3.6 OTN数据配置 186
第5章 4G全网综合调试 189
5.1 4G全网故障排查总流程 189
5.2 LTE承载网综合调试 192
5.2.1 调试工具介绍 192
5.2.2 承载网故障排查方法及案例分析 202
作者介绍
林磊,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中兴通讯专家讲师,广东移动战略咨询顾问,四川电信外聘战略顾问
文摘
序言
从书名上看,《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偏向于前沿技术探索的书籍。最近我在研究下一代通信网络架构,尤其是那些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爆发和低延迟需求的解决方案。承载网作为整个通信网络的骨架,其技术演进至关重要。我很好奇 IUV 这个缩写具体代表了什么,是不是某种全新的光、无线、以及地下(或者说是地下基础设施)通信的融合技术?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本书可能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技术范畴。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 IUV 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其核心的传输协议、编码方式、以及实现高带宽和低延迟的关键技术点。此外,作为一本“特装版”,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比普通版本更深入的洞察,比如最新的研究进展、未公开的技术细节、甚至是作者团队在实际项目中的一些独到见解。我尤其关注它在 5G/6G 网络、边缘计算、以及未来卫星通信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以及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现有的通信格局。
评分从这本书的名字《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来看,它似乎是针对通信领域一个非常具体且可能很前沿的技术方向。我作为一名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工作的工程师,一直关注着承载网技术的演进,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构建出更强大、更灵活的网络。我非常想知道“IUV”这个缩写到底代表了什么,以及它在承载网通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 IUV 技术的核心原理,比如它在实现更高传输速率、更低传输损耗、更优化的网络拓扑方面的技术创新?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展示 IUV 技术是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网络环境中(如数据中心、企业网、电信骨干网)得到应用的,以及它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比如在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作为一本“特装版”,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见解,例如关于 IUV 技术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对于我制定长期的技术规划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对《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它所包含的“承载网通信技术”这一主题。我目前正在负责一项关于提升网络容量和降低时延的项目,而承载网的优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我特别好奇“IUV”这个概念究竟代表了什么,它是否意味着一种多层次、多技术的融合解决方案?比如,它是否能结合光纤的带宽优势,无线通信的灵活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地下基础设施的稳定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 IUV 技术在网络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实现(如调制解调、多址接入、路由算法等)以及性能评估方面的详细阐述。同时,作为一本“特装版”,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超越基础知识的内容,例如一些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前沿的研究方向,或者作者团队在实际研发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我很想了解 IUV 技术如何解决当前承载网面临的瓶颈,例如如何支持日益增长的视频流量、物联网设备接入,以及未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所需的高带宽低延迟需求。
评分作为一名通信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书籍。《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承载网是通信网络的核心,而 IUV 作为一个似乎是新兴的技术概念,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 IUV 的技术原理,它到底是如何实现承载网的升级和优化的。例如,它是否涉及到更先进的光通信技术,还是融合了某种创新的无线传输方案,又或者是在地下通信方面有所突破?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 IUV 技术在实际部署中的考量,比如它的成本效益分析、部署复杂度、以及与现有网络的互操作性问题。另外,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涵盖 IUV 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比如在数据中心互联、城域网、甚至长距离传输中的优势。一本好的技术书,应该能够让我看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前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这本《IUV-承载网通信技术(特装版)》似乎聚焦于一个我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的领域:承载网的通信技术。最近工作上遇到了不少需要深入了解这一块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的传输和接入方式,以及如何在复杂网络环境中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 IUV(Integrated Optical-Wireless-Underground? I'm guessing here, but this is what the title suggests to me as a reader) 这一概念,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比如,它如何解决传统光纤传输的部署困难,又如何克服无线通信的带宽和稳定性问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 IUV 技术是如何被集成和部署的,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连接、甚至未来智慧交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同时,对于其在网络安全、能耗优化以及与现有网络架构的兼容性等方面,我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探讨。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讲解理论,更要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落地的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带来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