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7天学会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定价:20.00元
作者:黄芹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23510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容器、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场效应管、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等。
目录
前言
天 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
【知识1】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
【技能训练1】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
【知识2】电烙铁的使用
【技能训练2】电烙铁的拆装
【技能训练3】电烙铁的检修
【技能训练4】电烙铁的操作技能
第2天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电阻器的识别
【知识2】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技能训练1】识读并测量色环电阻器
【技能训练2】热敏电阻器的检测
【技能训练3】光敏电阻器的检测
【技能训练4】压敏电阻器的检测
【知识3】电位器的识别
【技能训练5】电位器的检测
第3天 电容器、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电容器的识别
【技能训练1】电容器的检测
【知识2】电感器的识别
【技能训练2】电感器的检测
第4天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晶体二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1】晶体二极管的检测
【知识2】稳压二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2】稳压二极管极性的检测
【技能训练3】稳压二极管稳压值的检测
【知识3】发光二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4】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知识4】变容二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5】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知识5】光电二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6】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笔5天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晶体三极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1】晶体三极管的检测
【知识2】特殊三极管基本知识
【技能训练2】特殊三极管的检测
第6天 场效应管、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场效应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1】场效应管的检测
【知识2】晶闸管的识别
【技能训练2】晶闸管的检测
第7天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1】集成电路概况
【知识2】常用模拟集成电路
【技能训练1】常用模拟集成电路的检测
【知识3】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技能训练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检测
【技能训练3】其他集成电路的检测
附录A 常用晶体二极管型号
附录B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引脚排列图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黄芹,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老师,长期从事PLC的教学和电工培训的工作,先后获得维修电工技师、AUTOCAD高级、数控车技师等技能证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元器件的特点,而是围绕“识别”和“检测”这两个核心功能展开。作者黄芹老师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在识别部分,她会从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入手,比如封装、颜色、文字标识,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形状差异,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配以大量清晰的图片。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外观是第一印象。而在检测部分,则非常务实地介绍了各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工具,特别是万用表的使用技巧,从基础的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到针对特定元器件的专门检测方法,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她还会提醒我们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些细节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性和为读者考虑周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读者不仅能够“认”出元器件,更能“用”好它,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维修。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子小白的福音!我之前对那些小小的、长相相似的电子元件总是头疼,看到电路板就像看天书一样。自从翻开这本书,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黄芹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一点点地拆解,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讲起,到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三极管、集成电路,她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来帮助我们理解。尤其是一些检测方法,不是生硬地告诉你怎么操作,而是告诉你原理,为什么这么测,测出来的是什么情况。比如讲到二极管的正反向导通,她会用开关来类比,让你瞬间明白。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建议,比如怎么选择万用表,怎么安全地进行检测,这些细节对于新手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很多走弯路。我最喜欢的是它循序渐进的编排,不会一下子塞太多信息,每天一点点,七天下来,感觉对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真的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看到就发怵,而是有信心去了解和尝试了。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接触电子行业一段时间但总觉得基础不扎实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常用电子元器件知识的参考书。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黄芹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指导性。她不仅列举了各种元器件的类型和规格,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场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易混淆的元器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比如不同类型的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差异,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在放大或开关电路中的选择依据。检测部分更是详尽,从最基础的目视检查,到利用万用表进行参数测量,再到一些简单的实验判断,都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本书的图文并茂,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电子概念。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提升我的电子元器件知识体系。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电子元器件这东西,听起来就挺硬核的。但翻开之后,我真的被它惊艳到了!黄芹老师的文笔和思路都太有感染力了。她没有上来就讲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入手,引导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其中的“秘密”。比如,她讲到电阻,会先带你看看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里有哪些大小不一的电阻,然后再解释它们的“阻碍”作用,以及怎么看懂上面的色环。这种方式真的太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了!而且,书中关于检测的讲解,也完全不是那种死板的公式和操作,而是把每一个检测步骤都说得清清楚楚,并且会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我尤其喜欢她对一些常见故障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检测来排查原因,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电子元器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而且还挺有趣的!
评分我是一名对电子制作充满热情,但缺乏专业知识的业余爱好者。平时在网上看到一些有趣的电子小制作,但总是被五花八门的电子元件劝退。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没有那些枯燥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完全零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作者黄芹老师像是手把手教你一样,从最基础的形状、颜色、标识来区分不同的元件,然后一点点教你如何用万用表去“认识”它们。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实物照片,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就像在和老师面对面学习一样。我特别喜欢它介绍的“七天”学习计划,每天安排一点内容,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过大,也更容易坚持下去。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怎么看懂元件上的参数,怎么判断它是否损坏,甚至对一些简单的电路原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我敢于尝试一些简单的电子维修和DIY项目了,感觉非常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