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混沌电子学
定价:98.00元
作者:柏逢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030391056
字数:498000
页码:3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测控以及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非线性系统与混沌基本理论、三阶电路系统混沌信号产生与控制、光电子系统的电调谐混沌研究、电路混沌特性与超混沌理论研究、复合混沌映射的控制与超混沌扩频序列研究、超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应用研究、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图像混沌加密数字水印研究、基于混沌加密的网上银行电子身份认证技术研究、掺铒光纤弱信号混沌检测系统研究、分布式海量存储与混沌神经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算法研究。全书深入浅出,系统全面,突出理论性和实用性。考虑到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具体技术应用阐述有所侧重,从第8章到1章内容相互独立,便于读者取舍,对于全书体系不构成影响。本书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要阅读对象,对于电子信息类、通信、自动化、测控以及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混沌电子学也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到“9787030391056”这个ISBN号码,我立刻联想到的是一本正规出版的学术著作。这个号码代表着出版的规范性和内容的权威性。我通常会选择那些经过出版社严格审阅、出版信息完整的书籍,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所以,当我在寻找关于“混沌电子学”的资料时,看到这个ISBN,我便对其产生了初步的信任。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本内容扎实、论证严谨的书籍。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介绍混沌电子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不是零散的碎片化信息。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混沌系统在电子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利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这些现象。或许,书中会包含一些经典的混沌模型,以及它们在电子电路中的实现和应用。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成为我深入理解混沌电子学领域的一扇大门,让我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而全面的知识体系。
评分对于“混沌电子学”这个名字,我第一反应是这本书或许会挑战我们对电子学“确定性”的传统认知。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电子电路的行为是可预测的,是符合清晰的物理定律的。但“混沌”二字,则暗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我很好奇,在哪些电子系统中会体现出混沌的特性?是高频电路中的噪声和失真,还是某些反馈回路中产生的奇特振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混沌动力学原理,让我明白,看似随机的电子行为,其实可能遵循着一套隐藏的、确定的混沌规律。这可能会颠覆我对一些电子器件和系统的理解,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它们。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直观的例子和图示,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或许,它会展示一些混沌吸引子在电子系统中的形态,或者解释为什么某些系统会对初始条件如此敏感。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关于“秩序与无序”的哲学思考,一场关于“可预测性边界”的科学探索。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封面时,我被“柏逢明”这个名字深深吸引。虽然我对这位作者的学术背景了解不多,但“柏逢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沉静而睿智的学者气质,仿佛能想象到他坐在书桌前,在繁星点点的夜晚,埋首于厚重的资料中,思考着那些微观世界的奥秘。我猜想,这位作者一定是一位在电子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并且对混沌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他的文字,或许不会像科普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但一定会充满学术的严谨和逻辑的清晰。我希望通过他的笔触,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并且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我希望他能带领我,一步步地走进混沌电子学的世界,理解其中的精髓,并且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向更深层次的科学理解进发的旅程,我期待着在这次旅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并且能够拓宽我的学术视野。
评分这本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混沌”二字。它自带一种神秘感,让人联想到难以捉摸的规律,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秩序。我一直对那些挑战传统认知的科学领域感到好奇,而电子学又是如此基础和普遍。当这两者结合,我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些微小的电流和电压背后,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混沌现象?它是否会颠覆我对电路工作的既有认知?我会不会从中发现一些在经典电子学理论中无法解释的奇特行为?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些画面:或许是某些复杂电路在特定输入下会展现出蝴蝶效应般的敏感性,微小的扰动就能引发巨大的输出变化;又或许是某些振荡电路,其周期性的爆发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存在着某种非线性的、混沌的模式。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窥探到电子学领域更深邃、更动态的一面,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困惑的“不稳定”现象,是否真的源于混沌的内在机制。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好奇,更是一种探索未知边界的冲动,是想要突破固有思维框架,去拥抱那些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概念。
评分作为一名对物理学和数学交叉领域充满兴趣的学习者,我对“混沌电子学”这个主题本身就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一直觉得,最有趣的科学往往出现在不同学科的交汇点上。电子学是研究电信号的产生、传播和响应的学科,而混沌理论则描述了许多非线性系统中看似随机却又内含确定性规律的行为。将两者结合,我设想这本书将会探讨电子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可以用混沌理论来解释和预测。我特别好奇,在设计和分析复杂的电子电路时,混沌理论能够提供哪些新的工具和视角。它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控制某些“不稳定”的电子行为,例如模拟信号的混沌振荡,或者数字电路中的某些难以预测的故障模式?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展示混沌电子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例如在通信、信号处理、甚至生物电子学等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能够激发我对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