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频电子技术
定价:30.00元
作者:徐正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030231178
字数:494000
页码:3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5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8章,前4章重点介绍高频电子技术的研究对象及高频电子技术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第5~7章分别介绍高频电子技术在无线遥控、无线数据传输、无线声音信号传输等三大方面的应用,将重点放在相关的无线集成电路的应用,第8章介绍锁相环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本书以应用为导向,大幅度地增加了高频电子技术应用的内容。在分析单元电路时,将“结构、原理、特性和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删减了理论分析的过程,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还安排了4个“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其内容以介绍高频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主,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的兴趣。
本书共安排6个实训项目,内容以无线收发模块(可直接从电子市场购买)的应用为主,实训项目实用性强,安装调试难度较低。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高频电子技术(线路)”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徐正惠老师的《高频电子技术》,读起来有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它没有那些大部头那样铺天盖地的内容,但关键的、核心的知识点都覆盖得很到位。比如,在讲到振荡器的时候,它就非常精炼地介绍了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分析它们的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性。虽然篇幅不长,但把最重要的几个公式和概念都点出来了,并且通过图示让你能直观地理解反馈回路和增益裕度对振荡稳定性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阻抗匹配的部分,它没有把所有的匹配网络都列出来,而是重点讲解了常用的L型和π型匹配网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元件值来达到匹配的目的,并且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计算出具体的电感和电容值。这种“精选”式的讲解方式,反而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最实用的技能,而不是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对于时间有限,但又需要快速掌握高频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这种风格非常友好。它让你感觉不是在“啃书”,而是在“学本事”。
评分拿到这本《高频电子技术》徐正惠版的,第一感觉是它在理论深度上做得相当不错。特别是关于噪声分析那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几种噪声源,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不同噪声源的产生机制,以及它们在高频电路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累积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它关于低噪声放大器(LNA)设计的讨论,里面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LNA,比如共源、共栅结构,以及它们各自在增益、噪声系数、稳定性和带宽方面的优缺点。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如何使用各种参数,像NFmin、Γopt、Rn等,来指导LNA的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示例。这对于我们设计需要低噪声指标的射频前端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但又会将推导过程写得很清晰,让你明白每一步的意义,而不是生硬地给出结论。另外,关于滤波器的设计,它也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滤波器类型,比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以及如何根据技术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设计参数,这部分也很有实际指导意义。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充实,适合那些想深入理解高频电路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工程师或研究生。
评分这本《高频电子技术》徐正惠版的,拿到手翻了几页,感觉内容还是很扎实的。它好像不是那种特别注重概念推导,或者说一开始就抛给你一堆复杂公式的书,而是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出发,一点点地讲解高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比如说,在介绍射频传输线的时候,它没有直接上来就讲史密斯圆图,而是先从简单的RLC电路和电磁波的传播说起,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阻抗匹配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有传输线这种概念。然后,再引入史密斯圆图,讲得也很细致,从它的原理到如何使用,中间穿插了一些实际例子,比如如何用史密斯圆图来设计匹配网络。我个人觉得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挺适合我这种基础没那么牢固,但又想快速上手做点东西的读者。而且,书里的图示也比较多,各种电路图、波形图都画得比较清晰,有时候看图比看文字更能理解。总的来说,如果你想找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至于枯燥乏味,能够让你快速理解高频电路核心概念的书,这本确实可以考虑。它没有一开始就把你吓住,而是让你感觉一步一步地在进步,这种学习体验挺不错的。
评分这本徐正惠的《高频电子技术》,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不会让你感觉是在做纯数学题,也不会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炫技”式讲解。比如,在讲到功率放大器(PA)的设计时,它就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别的功率放大器,比如A类、B类、AB类、C类,以及它们在效率、线性度和功率输出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会结合实际的匹配网络设计,告诉你如何在输出端进行阻抗匹配,以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或最佳效率。书中还讨论了失配带来的问题,比如功率回载和器件损坏的风险。此外,它还对高频集成电路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虽然不像专门的IC设计书籍那样深入,但足以让你对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和RFIC(射频集成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它们的设计挑战和优势。这本书的例子也比较贴近实际,不会是那种虚构的、不切实际的参数,让你觉得学到的东西是可以落地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且实用的高频电子技术学习框架。
评分我拿到这本《高频电子技术》,不得不说,它的内容编排确实挺有讲究的。它并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型去讲解,而是根据高频电路设计的实际流程来展开的。一开始,它会先讲一些基础概念,比如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相速度,这些都是后面设计的基础。然后,就直接进入到实际的设计部分,比如放大器的设计,它会从基本的放大器模型开始,然后逐步加入高频效应的影响,比如寄生参数、输入输出阻抗随频率的变化等等。而且,它在讲到放大器设计时,会结合 S 参数的使用,教你如何通过 S 参数来分析放大器的增益、输入输出回波损耗以及稳定性。这部分内容对于我来说特别实用,因为很多现代射频器件都提供了 S 参数模型。另外,书中对混频器和倍频器的原理也讲得很清楚,特别是它们在非线性特性下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分析它们的变频损耗和互调失真。这种按实际工程流程来组织内容的结构,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射频链路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