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
定价:89.0元
作者:郭彩丽,刘芳芳,冯春燕,曾志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5376855
字数:478千字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在国际上率先深入开展了无线极化信道建模,无线信号极化调制,无线信号极化感知,无线极化频谱共享等一系列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
2.本书的研究均来自作者从事的实际研究工作,部分内容汇总了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认知与极化信号处理的功放能效研究”(项目编号:61271177)和“极化域频谱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0902047)等项目的突出研究成果.
3.该书成果将开创无线通信极化信息处理的新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极化信息处理基础理论。
4.该书的出版有望填补外关于无线通信领域极化信号处理研究的空白。
内容提要
极化作为电磁波的固有性质,是无线通信可资利用的重要信息。但在无线通信中,对这一信息资源研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与其重要性相称。本书围绕无线通信中极化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展开,共分为7章。~2章介绍了极化信息处理概况及极化基础理论;第3~6章深入探讨了无线通信中极化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极化信道建模,极化调制/解调,极化频谱感知,极化频谱共享等;第7章展示了实验验证平台在极化频谱共享方面的功能和成果。
目录
作者介绍
郭彩丽, 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IEEE WCM ,IEEE ICC, IEEE Globle等通信领域期刊和会议审稿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光听名字就感觉充满了理论深度和应用前景。作为一名对无线通信技术进展非常关注的研究者,我一直对极化码在突破香农极限方面的潜力深感着迷。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这一理论上的强大工具,具体应用到无线通信的各个环节。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极化码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中的具体实现细节?例如,在OFDM系统中,如何将极化码与OFDM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应对频率选择性衰落?在MIMO系统中,又如何利用极化码来提升系统的空间复用能力和协作性能?“信息处理”这个词也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高效的译码算法,比如能够应对大数据包的译码器,或者适用于低功耗设备的译码方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极化码在实际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工程化考量,例如在硬件实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功耗、速度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这本书是否会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极化信息处理的宝贵思路?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严谨而前沿的题目所吸引。“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这个题目直击我心,因为我一直在关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沿,而极化码无疑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最令人兴奋的突破之一。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这一理论上完美编码的强大力量,如何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转化为实际的通信优势。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极化码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蜂窝网络(4G/5G/6G)、Wi-Fi,甚至卫星通信中,极化码的引入将带来哪些性能上的飞跃?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极化码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增强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机制。再者,对于“信息处理”这一块,我非常好奇它涵盖了哪些内容。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解码算法的介绍,还是会深入到实际的信号处理流程?比如,在实际的基带处理中,如何高效地实现极化译码?是否会讨论一些工程化的优化方法,以减小译码器的计算复杂度,使其能够适应实时通信的需求?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极化码在实际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宝贵经验和技术细节,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海洋中。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就足够吸引我了。我一直对无线通信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升通信效率和鲁棒性的新技术。极化编码作为一种强大的信道编码技术,其在理论上的卓越性能早已闻名,但将其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并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无疑是充满了挑战和魅力的研究方向。我个人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极化编码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实际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无线信道模型下极化编码的设计与优化?例如,在复杂多变的衰落信道、干扰信道中,极化编码的性能表现如何?又该如何根据具体的信道特性调整编码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解码效果?此外,信息处理部分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解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例如极化译码器(如BMS、SCC算法等)的原理、复杂度以及在实际通信设备上的硬件实现可行性。书中是否会讨论如何加速解码过程,以满足高速率、低延迟的无线通信需求?我猜想,书中可能还会涉及极化码与其他先进技术(如MIMO、OFDM等)的结合应用,以及在5G、6G等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验结果,让我对极化信息处理在无线通信中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无线通信技术有着深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极化码的发展。这本书的书名——“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想深入了解极化码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它如何被集成到无线通信的复杂架构中,并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极化码的构造原理,以及它之所以能够接近香农限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在不同的无线场景下,如何对极化码进行最优设计和参数选择?例如,在对速率要求极高的5G NR等场景下,如何利用极化码实现高吞吐量;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下,又如何通过极化码来确保低误码率?另外,“信息处理”这一块也让我充满期待。它是否会涉及一些先进的译码算法,如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译码、或者一些加速算法?我非常想知道,在实际的数字信号处理硬件中,如何高效地实现这些译码算法,以及它们在功耗和计算复杂度方面是否有权衡?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极化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威力,并为我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和启示。
评分看到“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息处理”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极化码作为信息论领域的一大突破,其理论上的优越性毋庸置疑,但我一直对其在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落地应用感到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极化码在当今主流无线通信标准中的应用实例?比如,在5G NR标准中,极化码是如何被用于控制信道的?又如何与数据信道中的LDPC码等进行协同工作,以优化整体性能?我对书中关于“信息处理”的部分尤其感兴趣。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涵盖从信道估计、信号检测到解码的全套流程?尤其是在非理想信道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极化译码?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或方法,以应对实际无线通信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例如多径衰落、干扰以及非高斯噪声等。此外,本书是否会讨论极化码在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如6G、人工智能驱动的通信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分析和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