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修竹留風 |
| 作者 | 李心釋 |
| 定價 | 30.00元 |
| 齣版社 | 花城齣版社 |
| ISBN | 9787536055261 |
| 齣版日期 | 2009-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人所看到的花木畢竟是喜歡看到的花木,人所做的隻是以花為鏡,照見自己,卻忘瞭花木本身,所以花木文化不是花木的文化,而是人的文化,人的世界裏的花木不是自然狀態下的花木,就像栽培的觀賞花,人賦予她們太多人為的東西,她們不是指稱自身,而是指稱人的世界的某種意義,並且花之各品無不影射著人事,如牡丹有雪夫人、玉美人、狀元紅、醉楊妃等,蘭有惠知客、黃八兄、觀堂主、十三太保等,月季有姣容三變、硃衣一品、西施醉舞、飛燕新妝、嶽陽三醉等。那麼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花木具有瞭符號的性質。而這種符號的特殊性在於它的能指與所指之間任意性不強,存在著聯係的紐帶,即一個民族認識世界的特殊方式和審美眼光。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總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前言 一 雪的姐妹——梅 二 幽者自幽——蘭 三 竹裏清風——竹 四 人淡如菊——菊 五 花與佛陀——荷花 六 盛世隱喻——牡丹 七 “人麵”的傳奇——桃花 八 夏天的心髒——石榴 九 魂迴杏花村——杏花 十 愛恨秉燭中——海棠 十一 芭蕉聲獨多——芭蕉 十二 長春花——月季 十三 淩波仙子——水仙 十四 歲寒之精——鬆柏 十五 獨占三鞦——桂花 十六 昔我往矣——楊柳 十七 花鳥聯盟——杜鵑 十八 一葉知鞦——梧桐 十九 木中“雙嬌”——山茶和芙蓉 二十 青樓美人——玫瑰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古人愛花,也愛替花作主,給花許多傳說,就像人對自己的祖先作齣種種神奇的描繪,人世間的眾多曆史變故,也經常附會在花木身上。 這本書中的花木是在非常寬泛的符號意義上談論的,並且明顯地著上個人偏好的色彩。書中每篇文章基本上是以花木的植物學特徵、符號化過程、文化意義、審美特徵、人文精神、圖像符號、民間影響等諸方麵共同撐起一個框架。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以來都偏愛那些文字帶有“溫度”的書籍。所謂“溫度”,並非指情感上的炙熱,而是一種細膩的、能夠觸及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錶達,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洞察。在閱讀《修竹留風》的過程中,我時常被作者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筆觸所打動。那些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對場景氛圍的渲染,都顯得那麼恰到好處,不露痕跡。仿佛作者並非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在娓娓道來一段往事,讓你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這種“溫度”讓我覺得,我不是在閱讀一本書,而是與一個懂我的人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拿到《修竹留風》的時候,我正處於一段略感迷茫的時期。生活像一潭平靜卻又暗流湧動的湖水,我渴望找到一些能夠點亮內心,給予方嚮的力量。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詩意與哲思,“修竹”象徵著堅韌、正直與節操,“留風”則暗示著情感的延續、精神的傳承。這兩個詞的組閤,如同在風中搖曳的翠竹,既有動態的美感,又蘊含著靜默的生命力。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意境融入到文字之中的,是否能在這字裏行間找到一絲共鳴,或是新的啓示。
評分對於閱讀,我更偏愛那種能夠引發思考的書籍。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僅是提供娛樂,更應該能夠觸動我們的思想。《修竹留風》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並非簡單地講述一個故事,而是通過故事,引齣瞭許多關於人生、關於情感、關於選擇的深刻議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反復咀嚼作者的觀點,並將其與我自己的生活經曆進行對照。
評分我一直相信,一本真正的好書,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並且在不同的閱讀階段,都能帶給我們新的感悟。《修竹留風》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便是如此。初讀時,我可能被其精彩的情節所吸引;再讀時,或許會關注其精妙的語言;而隨著閱曆的增長,當我再次翻開它時,也許更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這種“常讀常新”的特質,是我對一本優秀書籍的最高評價。
評分剛拿到《修竹留風》這本書,就被它溫潤如玉的封麵設計吸引瞭。那淡雅的墨綠色,仿佛能聞到雨後竹林的清香,又仿佛能聽到微風拂過竹葉的沙沙聲。這種內斂而又充滿生命力的色彩,讓我對書中所蘊含的故事充滿瞭期待。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書籍“第一印象”的讀者,而《修竹留風》無疑在這方麵給我留下瞭極佳的感受。它不像那些封麵花哨、色彩刺眼的圖書那樣浮於錶麵,而是散發齣一種沉靜的力量,讓人忍不住想要捧在手裏,細細品味。
評分我對於書籍的包裝和設計也非常在意,因為這往往能反映齣作者或齣版方的用心程度。而《修竹留風》的整體呈現,給我一種匠心獨運的感覺。從封麵到內頁排版,都透露著一種精緻與考究。這種對細節的追求,讓我覺得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是充滿瞭熱愛與尊重的。一本用心製作的書,往往也意味著其內容同樣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對於一本成功的書籍,我最看重的是其敘事能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能夠牽引讀者的情緒,讓他們沉浸其中,欲罷不能。《修竹留風》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巧妙地設置瞭情節的起伏,讓故事的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讀到激動人心處,我甚至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讀到感人至深時,眼眶也會濕潤。這種強大的敘事張力,讓我完全忘記瞭時間的流逝,隻想一口氣讀完。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書能夠拓展讀者的視野,給予新的認知。《修竹留風》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作者精心構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看到瞭我從未想象過的生活方式,體驗瞭不同於我日常的情感起伏。這種“他者視角”的體驗,總是能讓我對自身的生活有更深的思考,也對人性的復雜有瞭更豐富的理解。
評分我是一個喜歡在閱讀中尋找共鳴的讀者。當我們被書中的某個角色、某個情節、或者某種情感所打動時,那是因為我們在其中看到瞭自己的影子,或者說,是看到瞭自己內心深處渴望錶達卻又難以言喻的情感。《修竹留風》這本書,在很多地方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能夠理解書中人物的睏境,也能夠體會他們內心的掙紮。這種“被理解”的感覺,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閱讀體驗。
評分很多時候,一本好書能夠成為我們心靈的慰藉。《修竹留風》對我而言,便是如此。在忙碌而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我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疲憊。而當我沉浸在這本書的文字中時,仿佛進入瞭一個寜靜的港灣。那些細膩的情感描繪,那些對生命哲思的探討,都如同清泉一般,滋潤瞭我乾涸的心靈。它讓我得以暫時放下現實的煩惱,迴歸內心的平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