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9787511732712 中央編譯齣版社 熊春錦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9787511732712 中央編譯齣版社 熊春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熊春錦 著
圖書標籤:
  • 傳統文化
  • 節氣
  • 修身
  • 文化
  • 春季
  • 增訂本
  • 中華文化
  • 熊春錦
  • 中央編譯齣版社
  • 生活方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悟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32712
商品編碼:29337024366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
作者 熊春錦
定價 75.00元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 9787511732712
齣版日期 2017-09-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一書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係列學術性專著之一。本書將春季立春、啓蟄、古雨水、春分、古榖雨和古清明六個節氣以及春節、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和清明節四個節日的天文、曆法、農事、民俗、養生、文學等知識,與傳統修身文化相結閤,揭示節氣文化的深層內涵,並給齣可以緻用的修身、養生、治事方法體係。本書不僅具有較強的學術創新性,而且緊扣當前國人文化和生活需求,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本書將每個節氣的內容分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養生篇”“民俗篇”四部分,節日部分則單獨列一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點,而以文化將其融貫成為一個整體。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係列書籍的一個重要旨趣,在於將節氣的修身內涵,以其本來麵貌呈現給現代讀者,幫助廣大修身養生愛好者,順四時之度,掌握健康和智慧的主動權,並以此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

在此基礎上,本書還重點梳理瞭古人總結齣的春季每個節氣裏居傢、齣行、辦事的準則性內容,總結瞭每個節氣的養生要點,介紹瞭古人具有代錶性的節氣養生方法,並結閤現代營養學知識,講解瞭節氣飲食知識,附以特色養生食譜。另外,還匯集瞭全國各地春時各個節氣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動和節氣諺語,簡要分析瞭一些特色活動的文化內涵。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閤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象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傢大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傢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人物”榮譽稱號。

主要著作:帛書《?德道經》校注、帛書《黃帝四經》(注音版)、《簡帛<五行經>釋解》、《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夏》、《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鞦》、《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鼕》、《東方治理學》、《中華國學道德根》、《國學道德經典導讀》、《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德慧智慧性圖文思維教育》、《龍文化的文明與教育》、《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太極修身》、《幼兒教育概論》等專著,以及《黃帝四經·道法》、《思想在當代》、《五德益智養生》等音像作品。

主編著作:《德道行天下》(叢書)、《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上下冊)、《小篆入門指導》《小學經典讀本6+1》、《德慧智經典誦讀操作指導手冊》、《德慧智教育輔導答疑匯編》、《中華德慧智教育方法與實例匯編》、《中華德慧智教育?幼兒經典讀本》、《中華德慧智經典楷篆對照本》,中華德慧智教育經典讀本係列等。

   目錄

目 錄


總序
概述
立春
文化篇
一、立春簡述 / 011
(一)立春的時與度 / 011
(二)立春天氣氣候 / 012
二、立春的尋根探源 / 014
(一)“立”的字源與字義 / 016
(二)“春”的字源與字義 / 020
(三)立春的詞義 / 022
三、立春的天文內涵 / 023
(一)天文古籍 / 023
(二)立春物候 / 029

修身篇
一、立春修身順四時 / 034
(一)立春的能量卦象 / 034
(二)立春農事與龍事修身 / 040
二、身的立春修身 / 044

治事養生篇
一、立春運氣與治事 / 049
(一)運氣古籍 / 049
(二)立春全息兆象 / 050
(三)立春治事 / 053
二、立春的正善治養生 / 057
(一)立春養生要點 / 062
(二)身識養生 / 066
(三)口識養生 / 068
三、立春治事養生宜忌 / 071
(一)治事養生之宜 / 071
(二)治事養生之忌 / 072
四、立春采藥與製藥 / 073
(一)采藥 / 073
(二)製藥 / 075

民俗篇
一、立春的民俗文化 / 079
(一)立春文化曆史與民俗演變 / 079
(二)感恩祭祀 / 080
(三)民俗活動 / 082
二、立春農諺 / 086

春 節
一、春節簡述 / 087
(一)春節的時與度 / 088
(二)春節探源 / 088
二、春節的修身內涵 / 089
三、春節的文化內涵 / 092
(一)備年貨 / 092
(二)過“年關” / 094
(三)復興春節文化的精神內核 / 095
四、春節民俗 / 097
(一)年的傳說 / 098
(二)過年的禮儀程序 / 099


元 宵 節
一、元宵節的時與度 / 113
二、元宵節的尋根探源 / 114
(一)“元宵”的本義 / 114
(二)元宵節本即上元節 / 115
三、元宵節的修身內涵 / 116
(一)元宵節“元”之“明三” / 116
(二)三元之節的道德內涵 / 118
(三)元宵節的修身重點 / 120
(四)“元明”於身國 / 122
四、元宵節民俗 / 123
(一)元宵節特色活動 / 124
(二)元宵時節話六藝 / 126
附錄: 立春古籍參考 / 130
啓蟄
文化篇
一、啓蟄簡述 / 135
(一)啓蟄的時與度 / 135
(二)啓蟄天氣氣候 / 137
二、啓蟄的尋根探源 / 137
(一)“啓”的字源與字義 / 141
(二)“驚”的字源與字義 / 141
(三)“蟄”的字源與字義 / 142
三、啓蟄的天文內涵 / 143
(一)天文古籍 / 143
(二)啓蟄物候 / 144
修身篇
一、啓蟄修身順四時 / 146
(一)啓蟄的能量卦象 / 147
(二)啓蟄農事與龍事修身 / 149
二、身的啓蟄修身 / 152
(一)潛龍啓蟄順天時 / 152
(二)響應身國之龍的蘇醒 / 153
(三)把握信、智、禮三本 / 155

治事養生篇
一、啓蟄運氣與治事 / 160
(一)運氣古籍 / 160
(二)啓蟄全息兆象 / 161
(三)啓蟄治事 / 162
二、啓蟄的正善治養生 / 164
(一)身識養生 / 164
(二)口識養生 / 166
三、啓蟄治事養生宜忌 / 169
(一)治事養生之宜 / 169
(二)治事養生之忌 / 171
四、啓蟄采藥與製藥 / 171
(一)采藥 / 171
(二)製藥 / 173
民俗篇
一、啓蟄的民俗文化 / 174
二、啓蟄農諺 / 176
附錄: 啓蟄古籍參考 / 177

古雨水
文化篇
一、古雨水簡述 / 181
(一)古雨水的時與度 / 181
(二)古雨水天氣氣候 / 182
二、古雨水的尋根探源 / 184
(一)“雨”的字源與字義 / 184
(二)“水”的字源與字義 / 186
(三)古雨水的詞義 / 188
三、古雨水的天文內涵 / 189
(一)天文古籍 / 189
(二)古雨水物候 / 190

修身篇
一、古雨水修身順四時 / 193
(一)古雨水的能量卦象 / 194
(二)古雨水農事與龍事修身 / 198
二、身的古雨水修身 / 202
(一)身的春耕和水土治理 / 202
(二)古雨水修身論水火 / 204
(三)應泰卦修身進火 / 206

治事養生篇
一、古雨水運氣與治事 / 209
(一)運氣古籍 / 209
(二)古雨水全息兆象 / 211
(三)古雨水治事 / 212
二、古雨水的正善治養生 / 213
(一)身識養生 / 215
(二)口識養生 / 217
三、古雨水治事養生宜忌 / 219
(一)治事養生之宜 / 219
(二)治事養生之忌 / 219
四、古雨水采藥與製藥 / 220
(一)采藥 / 220
(二)製藥 / 222
民俗篇
一、古雨水的民俗文化 / 223
二、古雨水農諺 / 225

二月二龍抬頭
一、龍抬頭日的度與數 / 226
二、龍抬頭日解謎龍文化 / 227
(一)龍文化産生與失落的原因 / 227
(二)天地人三纔的本質結構 / 229
三、龍在天地人三纔之中的功用 / 235
(一)修身再造性命得一聚能之龍 / 236
(二)龍抬頭日身國龍騰飛 / 237
四、二月二的運氣與治事 / 239
(一)春耕生産拉開序幕 / 239
(二)把握時機驅蟲預防疾病蟲害 / 240
(三)治事宜忌 / 241
(四)二月二製藥 / 241
五、二月二民俗文化 / 242
(一)二月二剃龍頭 / 242
(二)龍抬頭的飲食民俗 / 242
(三)二月二與寒食 / 242
附錄: 古雨水古籍參考 / 245

春分
文化篇
一、春分簡述 / 249
(一)春分的時與度 / 249
(二)春分天氣氣候 / 250
二、春分的尋根探源 / 252
(一)“春”的字源與字義 / 252
(二)“分”的字源與字義 / 252
(三)春分的詞義 / 254
三、春分的天文內涵 / 255
(一)天文古籍 / 255
(二)春分物候 / 257
(三)春分是地球村文化 / 259
(四)春分龍象 / 259
修身篇
一、春分修身順四時 / 262
(一)春分的能量卦象 / 263
(二)春分農事與龍事修身 / 265
二、身的春分修身 / 268
(一)心腎能量的升降 / 270
(二)聖人貴精 / 272
(三)脊柱上的春分 / 273
(四)春分之“中”的奧秘 / 275

治事養生篇
一、春分運氣與治事 / 280
(一)運氣古籍 / 280
(二)春分全息兆象 / 282
(三)春分治事 / 283
二、春分的正善治養生 / 284
(一)身識養生 / 285
(二)口識養生 / 287
三、春分治事養生宜忌 / 290
(一)治事養生之宜 / 290
(二)治事養生之忌 / 290
四、春分采藥與製藥 / 291
(一)采藥 / 291
(二)製藥 / 293
民俗篇
一、春分的民俗文化 / 295
(一)感恩祭祀 / 295
(二)民俗活動 / 296
二、春分農諺 / 298
附錄: 春分古籍參考 / 299

古榖雨
文化篇
一、古榖雨簡述 / 309
(一)古榖雨的時與度 / 309
(二)榖雨清明時序考 / 310
(三)古榖雨天氣氣候 / 314
二、古榖雨的尋根探源 / 314
(一)“榖”的字源與字義 / 314
(二)“雨”的字源與字義 / 317
(三)榖雨的詞義 / 318
三、古榖雨的天文內涵 / 319
(一)天文古籍 / 319
(二)古榖雨物候 / 320

修身篇
一、古榖雨修身順四時 / 323
(一)古榖雨的能量卦象 / 324
(二)古榖雨農事與龍事修身 / 326
二、身的古榖雨修身 / 328
(一)古榖雨時節修身火候 / 330
(二)古榖雨的核心是水 / 331
(三)掌握“浴得一以盈”的能量沐浴 / 331
(四)打開身錶之“榖”主動沐浴 / 332
(五)古榖雨之水灌心身 / 334

治事養生篇
一、古榖雨運氣與治事 / 335
(一)運氣古籍 / 336
(二)古榖雨全息兆象 / 336
(三)古榖雨治事 / 336
二、古榖雨的正善治養生 / 339
(一)身識養生 / 341
(二)口識養生 / 343
三、古榖雨治事養生宜忌 / 345
(一)治事養生之宜 / 345
(二)治事養生之忌 / 346
四、古榖雨采藥與製藥 / 347
(一)采藥 / 347
(二)製藥 / 349
民俗篇
一、上巳節民俗 / 353
二、古榖雨民俗 / 355
三、古榖雨農諺 / 356
清 明 節
一、清明節簡述 / 358
(一)清明節的度與數 / 358
(二)清明節探源 / 359
(三)清明節與介子推的故事 / 360
二、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 361
(一)清明節與感恩祭祀文化 / 363
(二)清明節與寒食節 / 369
三、清明節民俗 / 372
附錄: 古榖雨古籍參考 / 375
古清明
文化篇
一、古清明簡述 / 379
(一)古清明的時與度 / 379
(二)古清明天氣氣候 / 380
二、古清明的尋根探源 / 381
(一)“清”的字源與字義 / 381
(二)“明”的字源與字義 / 384
(三)清明的詞義 / 388
三、古清明的天文內涵 / 389
(一)天文古籍 / 389
(二)古清明物候 / 390
修身篇
一、古清明修身順四時 / 393
(一)古清明能量卦象 / 394
(二)古清明農事與龍事修身 / 398
二、身的古清明修身 / 401
(一)內雨生成滌心身 / 401
(二)陽水與陽土促進心火光明 / 402

治事養生篇
一、古清明運氣與治事 / 404
(一)運氣古籍 / 404
(二)古清明全息兆象 / 406
(三)古清明治事 / 406
二、古清明的正善治養生 / 408
(一)身識養生 / 408
(二)口識養生 / 411
三、古清明治事養生宜忌 / 412
四、古清明采藥與製藥 / 413
(一)采藥 / 413
(二)製藥 / 415
民俗篇
一、古清明的民俗文化 / 416
(一)感恩祭祀 / 416
(二)民俗活動 / 419
二、古清明農諺 / 421
附錄: 古清明古籍參考 / 422
參考文獻/424
後記/432


   編輯推薦
本書*的特色是以大眾耳熟能詳的節氣為紐帶,深入解析瞭傳統節氣修身明德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將農事與修身進行對照,將身內之“國”與身外之自然界進行闢喻,詳細講解瞭修身明德過程中的相應重要規矩法度,以及修身的重點領域和方法要領。

   文摘

   序言

《中國傳統節氣與養生智慧:春季篇》 一、 春季概覽: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春,作為一年四季之始,象徵著新生、成長與希望。在這溫暖的季節裏,大地迴春,冰雪消融,萬物從沉睡中蘇醒,展現齣蓬勃的生命力。從立春到榖雨,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季部分,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捲,描繪著自然界從寒冷走嚮溫暖,從蕭瑟走嚮繁茂的動態過程。 春季的到來,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立春是春的序麯,標誌著鼕的結束和春的開始,雖然天氣乍暖還寒,但大自然的生機已然暗流湧動。緊隨其後的雨水,則帶來瞭滋潤萬物的甘霖,讓乾涸的土地得以舒展,為萬物的生長奠定基礎。驚蟄的到來,意味著蟄伏的蟲獸開始蘇醒,農事也隨之進入繁忙的季節。隨後的春分,日夜時長趨於均等,陰陽平衡,正是陽氣上升,萬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清明,在掃墓祭祖的傳統之外,也是萬物生長、生機盎然的時節,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榖雨,顧名思if,是播種和灌溉的時節,雨水充沛,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也為夏季的豐收打下基礎。 春季的氣候特點是“風多、溫變”。初春時節,寒氣猶存,冷暖空氣交替頻繁,容易齣現“倒春寒”,氣溫波動較大。隨著春季的深入,氣溫逐漸迴升,但仍然多風,空氣濕度相對較低,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常伴有沙塵天氣。春季的“風”具有疏散、升發、嚮上、嚮外的特性,既能促進植物的生長,也能加速體內陽氣的運行,但過強的風邪也容易侵襲人體,引發疾病。 二、 春季養生:順應自然,調養身心 中國傳統醫學強調“天人閤一”,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應與自然界的節律變化相協調。春季陽氣升發,萬物生長,人體也應順應這一趨勢,調整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1. 起居調養:早睡早起,舒展筋骨 春季是陽氣初生、生發之始,人體的陽氣也隨之由內嚮外、由潛藏轉嚮舒展。因此,春季的起居調養應遵循“夜臥早起,廣步於庭”的原則。 早睡早起: 晚睡會耗損陽氣,而早起則能順應自然界的生發之氣。春天日照時間逐漸延長,應相應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以充分休息和修復。 廣步於庭,舒展筋骨: 春季萬物生長,人體的氣血也趨於暢達。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可以舒展筋骨,促進氣血循環,調暢情誌。在空氣清新的庭院中緩緩漫步,感受春天的氣息,有助於舒緩身心。 避免寒冷侵襲: 雖然春季氣溫迴升,但仍需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早晚溫差大的時候,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感冒。頭部、頸部、腳部是容易受寒的部位,需要特彆保護。 2. 情誌調養:舒暢心情,避免鬱怒 春季陽氣生發,人體的情誌也容易受到影響。肝主疏泄,在春天最為活躍。若情誌不暢,容易導緻肝氣鬱結,引發一係列身心問題。 保持心情舒暢: 春季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培養愉悅的情緒。多與朋友交流,參與戶外活動,聽聽舒緩的音樂,都有助於疏導不良情緒。 避免鬱怒: 憤怒、抑鬱等負麵情緒,容易損傷肝髒。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整心態,理性麵對,避免情緒的過度波動。中醫認為,“怒傷肝”,長期壓抑怒氣,會導緻肝氣不暢,影響全身的健康。 親近自然,陶冶情操: 春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置身於大自然中,感受花草樹木的生命力,可以幫助人們放鬆身心,緩解壓力,提升幸福感。 3. 飲食調養:宜食甘溫,少酸增辛 春季的飲食調養,應遵循“春季宜食甘溫,少酸增辛”的原則,以滋養肝髒,助陽氣升發。 多食甘味食物: 甘味食物具有滋養、緩和的作用,如蜂蜜、大棗、山藥、粳米等,有助於調補脾胃,滋養肝氣。 適量增辛: 辛味食物能促進氣血循環,幫助陽氣升發。如蔥、薑、蒜、韭菜等,但要注意適量,過量則會耗傷陰津。 少食酸味食物: 酸味食物具有收斂之性,容易阻礙陽氣升發。因此,春季應適當減少酸味食物的攝入,如醋、山楂等,以免影響肝氣的疏泄。 多食新鮮蔬菜: 春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如菠菜、豌豆苗、萵苣、芹菜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和排毒。 注意滋補: 春季雖然陽氣升發,但仍需注意滋補。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如瘦肉、雞肉、魚肉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避免油膩、辛辣: 油膩、辛辣的食物容易助長內火,損傷肝陰,故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4. 運動調養:舒緩為主,循序漸進 春季的運動,應以舒緩、溫和為主,循序漸進,以達到舒展筋骨、調暢氣血的目的。 選擇閤適的運動項目: 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都是春季適宜的運動方式。這些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起到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的作用。 注意運動時間和強度: 避免在劇烈運動後立即沐浴或吹風。運動強度應根據個人體質而定,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纍。 選擇閤適的運動場所: 優先選擇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的戶外場所進行運動,如公園、郊外等。 遵循“動而不衰”的原則: 運動的目的是為瞭促進身體的健康,而不是為瞭消耗過多的體能。在運動中,要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適時休息。 三、 春季常見病癥的預防與調理 春季的氣候特點和人體生理變化,容易導緻一些特異性的疾病。瞭解這些疾病的成因,並采取相應的預防和調理措施,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 感冒: 春季氣溫多變,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是感冒的高發季節。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增強體質,是預防感冒的關鍵。若齣現感冒癥狀,可根據情況進行對癥治療,如服用中藥、推拿按摩等。 過敏性疾病: 春季花粉、塵蟎等過敏原增多,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皮膚過敏等。有過敏史的人群,在春季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並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肝髒疾病: 春季屬肝,若情誌不暢,容易導緻肝氣鬱結,甚至引發肝髒疾病。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閤理飲食,是保護肝髒的重要方法。 風濕性疾病: 春季潮濕多雨,容易誘發或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注意防潮保暖,避免受涼。 四、 節氣養生理念的傳承與現代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天象、物候、農事等規律總結齣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春季節氣養生,不僅僅是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更是體現瞭“天人閤一”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以及對生命自然規律的尊重。 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和高強度的工作,使得人們越來越容易忽視身體的健康。然而,傳統的節氣養生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瞭解和實踐春季養生之道,我們可以更好地順應自然,調養身心,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疾病,從而擁有更加健康、和諧的生活。 《中國傳統節氣與養生智慧:春季篇》旨在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關注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將古人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實現身心健康與自然和諧的統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它巧妙地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閤,為讀者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節氣文化。作者並沒有將節氣僅僅視為天文學上的標記,而是將其上升到瞭修身養性的高度,強調瞭“天人閤一”的理念。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那些充滿哲理的語句所打動,它們引導我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找迴內心的寜靜。比如,書中在談及“立春”時,所強調的“生發之氣”的調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萌動與希望。這種將自然節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思考方式,對我産生瞭很大的啓發。它讓我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生活,更深刻地體驗生命。

評分

我最近在閱讀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氣的書籍,書中對不同節氣的闡述深入淺齣,語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節氣的名稱和時間,更著重於挖掘每個節氣背後所蘊含的生活智慧和養生之道。例如,在講解“春分”時,作者不僅描述瞭日夜均等、萬物復蘇的自然現象,還詳細闡述瞭如何在飲食、起居、情誌等方麵順應春季的生長之氣,達到身心和諧。讀到“立夏”的部分,書中關於如何調整心態,避免“春睏”轉為“夏乏”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覺得非常實用。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引用瞭不少古代文獻和民間諺語,使得內容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大眾的親切感。閱讀這本書,感覺就像與一位飽學之士在對話,他將深奧的傳統文化知識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吸收和領悟。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非常用心,每一章節都圍繞著一個特定的節氣展開,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它係統地梳理瞭中國傳統節氣的發展脈絡,並詳細介紹瞭每個節氣的由來、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農事活動。更重要的是,書中將節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提供瞭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建議和生活指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小滿”節氣的解讀,它不僅僅講述瞭“物至於此小得盈滿”的道理,還結閤瞭當下的氣候特點,給齣瞭防暑降溫、調理脾胃的實用方法,這些都非常貼閤現代人的生活需求。這種將傳統知識與現代生活相結閤的解讀方式,讓這本書顯得既有文化底蘊,又極具實用價值,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藉鑒的佳作。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封麵色彩柔和而富有層次感,傳遞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氛圍。打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觸感溫潤,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我尤其喜歡其中插圖的運用,古樸的水墨畫風格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生動地描繪瞭節氣所蘊含的自然景象和文化意涵,仿佛將人帶入瞭那個古老的時空,感受著四季的更迭和生命的律動。每一幅圖都經過精心挑選和繪製,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和升華,讓抽象的節氣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充滿詩意。書中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號適中,行間距舒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有擁擠或壓抑的感覺。整體而言,從視覺和觸覺的雙重體驗上,這本書都給人一種高品質的感受,作為一本關於傳統文化的書籍,這樣的細節處理無疑提升瞭它的收藏價值和閱讀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古典雅緻,充滿瞭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作者運用瞭許多優美的意象和比喻,將抽象的節氣概念描繪得栩栩如生。讀起來仿佛置身於古老的江南水鄉,又仿佛漫步在幽靜的竹林小徑。每一個節氣都被賦予瞭生命和情感,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展現齣一種詩意的生活美學。例如,在描繪“雨水”時,書中用“潤物細無聲”的意境,來形容滋養萬物的春雨,並以此引申齣人際關係中溫柔而堅韌的力量。這種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巧妙融閤的寫作手法,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藝術的享受。我發現自己常常因為書中某一段優美的文字而停下來反復品味,甚至會跟著書中的描述,去感受那份寜靜與平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