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 |
| 作者 | 刘浏 |
| 定价 | 28.00元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098077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稿汇集了作者多年来跋山涉水的见闻和感悟,共计四十余篇,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分为《古都探脉》《京城问境》《山水吟诗》《心雨洗尘》《文化煮酒》《岁月含烟》《大象无声》七章,用文字承载了其对生命的思考,又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在诗意思辨中彰显文学意蕴”的审美追求,是作者在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之间找到的表达自己生命情感的*形式。 |
| 作者简介 | |
| 刘浏,男,出生于1989年,现供职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民政局图书室,系武汉作协会员、散文作家,先后在《长江文艺》、《芳草》等报刊发表历史文化散文80余篇。 |
| 目录 | |
| 序 章 古都探脉 追问炎黄 回望长安 梦境·大明宫 盛世遗梦﹒长恨歌 第二章 京城问境 京城印象 升旗 紫禁城断想 景山怀古——之君的凄凉末路 圆明园——读懂废墟 铭记历史教诲 颐和园——走近慈禧 触摸历史温度 第三章 山水吟诗 西子之恋 感悟泰山 水韵无疆 心中的那片海 第四章 心雨洗尘 寻找生活的诗意 一路同行 感悟人生 心灵的境界 听雨 人生旅程 读书的情怀 品味苦难 第五章 文化煮酒 汉字情怀 咏梅 品兰 颂竹 赏菊 春之希望 夏之色彩 秋之思绪 冬之韵味 第六章 岁月含烟 走读南京 寻觅楼兰 废墟·家园 第七章 大象无声 追寻屈原 品读司马迁 读李白——漫游在盛唐的国土上 忆杜甫——品味繁华落幕的千古惆怅 遇乐天——盛世夕阳下的呐喊 梧桐雨 千载愁 永远的地坛——悼轮椅作家史铁生 用文字承载生命的思考——刘浏散文集《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推荐序 在诗意思辨中彰显文学意蕴——浅析刘浏文化散文集《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审美特征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作者刘浏是一位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的脑瘫青年作家。他热爱中国历史文化,于是一头扎进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里,并在父亲的搀扶下,拖着沉重的身体,艰难地穿行于祖国的万里河山,寻访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并用一支插入历史记忆的笔,在他的散文文本中拓展出了山青水绿的一片疆域,于是就有了这部文化散文集。 |
| 文摘 | |
| 序言 | |
读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追问”二字所攫住。这不仅仅是对外界文化的追问,更是一种对内在自我的深入剖析。作者的“轮椅”身份,无疑为这种“追问”增添了独特的厚度与张力。我们大多数人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或许很难真正体会到那些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抵达的目的地的意义。我想象着,作者在每一次的“追问”中,可能都伴随着身体的艰辛,但正是这份艰辛,让他对那些文化现象、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不会满足于表面的光鲜,而是会执着地去探寻事物背后的逻辑,去挖掘那些被隐藏的真相。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在记录一场场文化之旅,更是在书写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时,永不停止的思考和探索。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去揭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可能被忽略的文化脉络,并且我相信,在字里行间,我定能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以及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评分这本《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它勾勒出一个既有行动上的限制,又有精神上探索的旅程。我一直对那些在逆境中坚持求索的个体故事非常着迷,而“文化苦旅”这几个字,更是暗示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验,并非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对生命、对文明、对自我的一次次深刻叩问。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轮椅这一独特的视角,去解构和审视那些他所经历的文化现象,那些他所遇到的不同的人,那些他所感受到的世界的冷暖。是愤懑不甘,还是豁达超然?是孤独挣扎,还是与世界和解?我预感,这会是一次充满挑战的阅读,但也会是一次带来深刻启发的精神洗礼。我特别期待那些关于作者如何克服身体障碍,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或者是在内心深处进行哲学思考的篇章,它们或许能为我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尤其是在我自身也面临一些困境的时候,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和慰藉。我设想,作者的文字一定饱含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深刻洞察,每一个字句都可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评分《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单看这个书名,便已激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我向来对那些在身体有局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拓展精神边界的个体故事充满敬意。《追问》二字,暗示着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的姿态,而“文化苦旅”则预示着一场深入灵魂的体验。将两者结合,我能想象到作者在经历身体的挑战同时,将如何以一种更加敏锐和深刻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他所触碰到的不同文化。这一定不是一次轻松的跋涉,而是一场充满艰辛却也充满收获的旅程。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克服身体上的不便,去拥抱那些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文化环境的?他的“追问”又指向何方?是对人类文明的宏大命题,还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微观探索?我想,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经历分享,更可能是一种对于生命、对于世界、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我期待它能带来震撼,带来启发,更带来一种重新审视生活的勇气。
评分“文化苦旅”——这四个字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悲壮而又坚毅的美感。而“轮椅上的”更是为这趟旅程增添了无数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我猜测,作者在经历这场“苦旅”时,所见所闻所感,必然与普通人的体验大相径庭。他或许会在意那些旁观者异样的目光,或许会在意那些细微的行动不便带来的阻碍,但他更会以一种近乎顽强的姿态,去深入每一个文化节点,去感受每一个触及心灵的瞬间。这种“追问”,我想,是源于一种深切的生命需求,一种不甘于被身体所限,而渴望在精神世界里抵达更广阔天空的呐喊。我期待书中描绘的那些具体的文化场景,那些作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互动,以及他如何在这些互动中,用一种更加细腻和深刻的目光去审视和理解。这本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记录,而是一次关于生命韧性、关于文化理解、关于自我超越的深刻宣言,它一定会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认知之门。
评分这个书名《追问:轮椅上的文化苦旅》,光是读起来,就有一种厚重感和故事感。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探索往往伴随着磨难,而“轮椅上的”这个限定词,更是将这种磨难具象化,也赋予了这场“文化苦旅”独一无二的视角。作者的“追问”,我想,绝非流于表面,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生命力量,去探寻文化现象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我猜想,书里描绘的每一段旅程,都可能充满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但正是这些艰辛,让作者对世界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人性的洞察更加深刻。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生命韧性的一次礼赞,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次致敬。我期待从中看到作者如何在身体的限制下,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如何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激发新的思考,最终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升华。这将会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探索、关于自我救赎的精彩演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