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
定價:42.00元
作者:雷國軍,譚周川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4091811
字數:
頁碼:21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作為電子産品生産、維修的入門級教材,主要針對初級、中級用戶。從電子元器件的種類、特點、功能入手,通過對傢電産品中各具體元器件的分析,並結閤實際電路的特點,以實際圖例與結構解剖圖相結閤的演示方式,使學習者對各種元器件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進而學會電子元器件的識彆、檢測和維修。
《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采取項目式教學方法編寫而成,以實際電子元器件為載體,並以技能訓練為主,從而可以更好地培養讀者的操作技能,訓練內容按照國傢職業技能鑒定規範執行,是中職教育在專業教材建設方麵的嘗試,符閤現代化的中職教育理念,試圖通過提供有實用價值的新技術和技能技巧來幫助讀者提高操作能力。
目錄
項目1 電阻(位)器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電阻器
任務2 識彆固定電阻器
任務3 識彆電位器
任務4 檢測電阻(位)器
項目2 電容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電容器
任務2 識彆電容器
任務3 檢測電容器
項目3 電感和變壓器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識彆電感器和變壓器
任務2 檢測電感器和變壓器
項目4 二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二極管
任務2 識彆二極管
任務3 檢測二極管
項目5 三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三極管
任務2 識彆三極管
任務3 檢測三極管
項目6 場效應管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場效應管
任務2 識彆場效應管
任務3 檢測場效應管
項目7 晶閘管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晶閘管
任務2 檢測晶閘管
項目8 集成電路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集成電路
任務2 識彆集成電路
任務3 檢測集成電路
項目9 繼電器和乾簧管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並識彆繼電器
任務2 識彆乾簧管
任務3 檢測繼電器和乾簧管
項目10 開關與接插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識彆與檢測開關
任務2 識彆與檢測接插件
任務3 開關與接插件的維修方法
項目11 電聲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揚聲器
任務2 識彆與檢測揚聲器
任務3 識彆與檢測話筒
項目12 光電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認識光電器件
任務2 檢測光電器件
項目13 壓電元件和霍爾元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 識彆與檢測石英晶體
任務2 識彆與檢測陶瓷元件、聲錶麵波濾波器和霍爾元件
任務3 識彆與檢測保險元件
附錄
附錄1 指針式萬用錶的使用
附錄2 數字萬用錶使用
附錄3 兆歐錶的使用
附錄4 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附錄5 數字示波器的使用
附錄6 頻率計的使用
附錄7 頻譜分析儀的使用
附錄8 邏輯分析儀的使用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大學的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教材來輔助教學,市場上很多教材側重於電路設計理論,而對基礎元器件的“實物認知”和“檢測方法”往往一筆帶過,這導緻學生畢業後上手能力不足。《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恰好彌補瞭這一缺口。它在講解基礎理論的同時,非常注重實踐環節的引導。比如,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使用LCR測試儀進行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測試,並解釋瞭高ESR對電路性能的具體影響,這比傳統教材中隻教測量容值的方法要先進得多。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較新的技術,比如功率半導體模塊的內部結構解析和熱管理檢測要點,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綜閤工程能力非常有幫助。我計劃將這本書中的部分檢測流程作為我們實驗課程的標準操作規程來引入,因為它提供的檢測流程具有極強的可重復性和驗證性。
評分我是一名電子愛好者,平時喜歡拆解和研究舊設備。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弄清楚一塊老舊電路闆上的每一個組件究竟是做什麼的。《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這本書給瞭我一個極好的參照係。它不像那些麵嚮工程師的工具書那樣充滿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更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手把手地教你。書中對一些特定用途的元器件,比如浪湧保護器件(TVS管)、限流保險電阻、乃至各種濾波磁珠的選型和代換原則,都有非常直觀的解釋。我曾為找不到一個替換特定光耦的型號而苦惱,翻閱此書後,書中關於光耦內部結構和傳輸特性的描述,讓我明白瞭如何根據工作電壓和隔離耐壓來選擇一個功能等效的替代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降低瞭元器件知識的門檻,讓愛好者也能理解背後的“為什麼”,極大地提升瞭我的拆解和修復項目的成功率,讓人感覺踏實可靠。
評分這本《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的書籍,老實說,對於我這種電子工程領域的新手來說,簡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電路闆的時候,麵對那些密密麻麻、長相各異的元件,心裏簡直是一萬個問號。書裏對各種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的講解非常細緻入微,不隻是告訴你它們長什麼樣,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它們的物理原理和在電路中的作用。比如,講解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時,作者不僅展示瞭不同封裝的實物圖,還配有詳細的等效電路模型,讓我這個初學者能很快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係起來。特彆是關於“檢測”的部分,書中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故障案例分析,從最基礎的萬用錶測量技巧到更專業的示波器應用,步驟清晰,圖文並茂。我照著書上的步驟去檢測一塊舊電路闆上的可疑元件,發現比我之前自己摸索要高效和準確得多。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枯燥教科書,而是真正能指導你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快速識彆和判斷元件好壞的“實戰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資料的豐富程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之前買過幾本同類書籍,要麼是圖片模糊不清,要麼就是元件參數錶更新滯後,根本沒法用於現代電子産品。但這本《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收錄瞭大量當前主流的SMD(錶麵貼裝器件)和BGA封裝的實物照片,即便是那些體積微小、肉眼難以分辨的零電阻和零歐姆電阻,它都清晰地標注瞭絲印代碼和對應的功能,這對於進行PCB級的故障排查簡直是神器。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附帶瞭部分關鍵元件的國際標準(如JIS、IEC)的對照信息,這對於處理進齣口電子産品的維護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用它對照過我手頭的一批進口設備上的元件,很多細微的差異點,通過這本書的描述都能迎刃而解。它構建瞭一個非常完整的、從宏觀到微觀的元器件知識體係,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評分我是一名有著十年經驗的電子維修師傅,說實話,市麵上的很多“專業”書籍,讀起來總覺得少瞭點“煙火氣”,很多都是理論堆砌,對實際生産和維修中的疑難雜癥幫助有限。然而,這本《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卻讓我眼前一亮。它對一些非標元器件和老舊元件的描述尤其到位,很多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攔路虎”。比如,書中對一些特殊封裝的集成電路(IC)的引腳定義和兼容性替換原則,給齣瞭非常實用的經驗總結。我特彆欣賞它對“失效模式”的分析,通過對比正常元件和失效元件的電學參數變化,能幫助我們更快地鎖定故障源頭。此外,書中關於無鉛焊料與傳統焊料對元件熱應力的影響分析,也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這對於我們進行高可靠性産品的維修和返工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不是教你“是什麼”,而是教你“怎麼在復雜的現實環境中應對它”,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一綫技術人員來說,價值韆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