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創意與旅遊産品設計
定價:48.00元
作者:鍾蕾,李楊
齣版社: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21831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引言
上篇 旅遊産品設計開發與文化創意理論構建
1 旅遊産品概念解析
2 旅遊産品設計現狀
2.1 旅遊産品設計開發價值
2.1.1 中國旅遊産品窘境
2.1.2 “設計”——民俗文化傳承之利器
2.2 旅遊産品發展現狀及策略
2.2.1 世界旅遊産品開發策略
2.2.2 旅遊産品發展現狀
3 旅遊産品設計類彆
3.1 創新型旅遊産品
3.2 創意時尚型旅遊産品
3.3 傳統手工藝類旅遊産品
3.3.1 對傳統形態的分析思考
3.3.2 對傳統營銷模式的思考
3.3.3 加強傳統手工藝品的品牌文化傳播
3.3.4 對包裝的再設計
3.3.5 係列化設計思想的運用
4 文化創意理論之“達意·傳神”
4.1 設計之“達意”
4.2 設計之“傳神”
4.3 “達意·傳神”在設計中的應用
5 文化創意理論之“隱·秀”
5.1 “隱”之設計理論內涵分析
5.2 “秀”之設計理論內涵分析
5.3 “隱”與“秀”的辯證關係
5.4 “隱”之設計理論對旅遊産品的影響與應用
5.5 “秀”之設計理論對旅遊産品的影響與應用
5.6 旅遊産品的生動性特質
6 文化創意理論之“境”
6.1 提升設計內涵之“境”
6.2 設計中“物境”的錶達
6.3 設計中“情境”的錶達
6.4 設計中“物境”與“情境”的對比
6.5 設計中“意境”的錶達
7 旅遊産品的用戶體驗
7.1 用戶體驗:“獨一性”需求
7.2 用戶體驗:“可感性”需求
7.3 用戶心理結構模型
7.3.1 影響受眾心理結構模型——“認知”
7.3.2 影響受眾心理結構模型——“情感”
7.3.3 影Ⅱ嚮受眾心理結構模型——“行為習慣”
7.4 用戶心理需求分析
8 設計實現民俗文化的産品化
8.1 係統性思維模式內涵
8.2 “係統性思維模式”提取民俗符號
8.3 對構成民俗符號元素的再設計
9 旅遊産品形態設計創新方法
9.1 旅遊産品的立體造型設計方法
9.1.1 設計的造型分類
9.1.2 旅遊産品的立體造型設計應用案例
9.2 形象創新過程分析
9.2.1 形態要素的分類
9.2.2 由自然形態嚮人工形態的轉變
9.2.3 形象創新過程分析
9.3 實現情感體驗之“境”——用戶聯想
10 旅遊産品設計創意理論
10.1 創新型旅遊産品設計理論綜述
10.1.1 創新型旅遊産品設計理論框架
10.1.2 係統性設計理論服務於産品設計
10.1.3 形態設計創新理論分析
10.2 創意時尚型旅遊産品設計理論綜述
10.2.1 創意時尚型旅遊産品特徵
10.2.2 結閤案例分析文化創意方法如何作用於創意時尚型旅遊産品
10.3 傳統手工藝類旅遊産品發展綜述
10.3.1 多樣性民俗文化傳承下的傳統手工藝品
10.3.2 傳統手工藝品的價值體現
10.3.3 傳統手工藝品的創意設計
10.4 旅遊産品係列化途徑理論綜述
10.5 創意旅遊産品設計開發完整步驟解析
10.5.1 設計定位分析
10.5.2 構建敘事性情境
下篇 文化創意設計實例解析
11 天津旅遊産品設計宏觀策略
11.1 天津旅遊産品現狀
11.2 天津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策略
11.3 依托天津民俗文化特色的旅遊産品分類
11.4 不同類型旅遊産品開發策略傾嚮
12 文化創意設計案例解析
12.1 用於不同類型旅遊産品開發的天津民俗文化介紹
12.2 利用係統性思維對天津民俗文化元素的提煉步驟分析
12.3 從“音、形、色、行”中歸類天津民俗文化特徵
12.4 提煉與分析天津民俗文化元素
12.5 係統性設計分析
12.6 天津旅遊産品設計實踐案例
13 旅遊産品創新設計的産業化發展綜述
13.1 中國旅遊産品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
13.2 旅遊産品産業如何突顯創意産業特性
13.3 區域性旅遊産品的創意産業化發展策略
13.3.1 旅遊産品創意産業化發展的核心策略
13.3.2 探索城市旅遊産品品牌建設與綜閤服務平颱的一體化整閤
13.3.3 構建完整的城市旅遊産品創意産業發展鏈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旅遊市場的動態變化保持著高度關注,尤其是在當今這個追求個性化和體驗感的時代,如何設計齣能夠抓住消費者眼球的旅遊産品,是每個從業者都必須麵對的挑戰。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洞察。作者深入剖析瞭文化創意在提升旅遊産品附加值方麵的重要作用,並且提供瞭紮實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關於“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設計”的論述,它打破瞭我對於文化創意過於感性化的認知,讓我瞭解到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遊客偏好,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産品創新。同時,書中對於“跨界融閤與IP孵化”的討論,也讓我看到瞭文化創意在旅遊領域之外的無限潛力,如何將不同領域的創意資源整閤起來,打造齣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對旅遊産品設計的認知高度,更讓我看到瞭這個行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創新可能。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耳目一新!一直以來,我總覺得文化創意和旅遊産品設計這兩個概念雖然聽起來很搭,但具體要怎麼將它們有機地結閤起來,卻有點模糊。讀瞭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文化創意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可以實實在在轉化為吸引遊客、提升旅遊體驗的 tangible 産物。作者從多個角度剖析瞭如何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如何將傳統元素進行現代化創新,並且詳細介紹瞭這些創新如何體現在具體的旅遊産品中,比如特色紀念品、主題體驗活動、甚至旅遊路綫的設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列舉瞭大量成功案例,這些案例並非隻是簡單羅列,而是深入分析瞭其背後的文化邏輯、市場定位以及設計思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文化IP的再激活”的章節,它讓我看到瞭那些沉睡在曆史長河中的文化符號,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重新煥發齣生機,並最終轉化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産品,為當地帶來瞭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充滿瞭實踐的智慧,讓我對如何將我對文化的理解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對於一個對文化和旅遊都充滿熱情,但又缺乏係統性知識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盞指路明燈。我一直對那些充滿民族風情,又富有現代感的旅遊紀念品情有獨鍾,也對那些將古老傳說融入現代旅遊體驗的設計贊嘆不已。這本書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現象背後的原理。作者不僅普及瞭文化創意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他詳細闡述瞭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執行的旅遊産品設計方案。書中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化與轉化”的討論,讓我看到瞭許多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和文化習俗,如何通過創新的設計,重新走進大眾視野,並成為旅遊産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保護瞭文化,也為當地經濟帶來瞭新的活力。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設計倫理與文化傳承”的思考,它提醒我們,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更要尊重和保護文化的原真性,避免過度商業化帶來的負麵影響。這本書讓我對“文旅融閤”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這絕對是我近期讀過的最“接地氣”的專業書籍之一。我一直在從事旅遊業一綫工作,深知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如何讓我們的旅遊産品脫穎而齣是多麼重要。這本書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從實際操作層麵齣發,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進行文化創意和旅遊産品設計。它不僅僅講瞭“做什麼”,更講瞭“怎麼做”。書中關於“用戶體驗導嚮的設計思維”的章節,讓我醍醐灌頂。我之前總是側重於産品本身的文化屬性,而忽略瞭遊客作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感受。作者強調要站在遊客的角度去思考,去設計,去打造能夠引發共鳴、帶來驚喜的旅遊體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境化敘事”的講解,如何通過故事性來包裝産品,讓遊客在消費産品的同時,也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現代旅遊的趨勢,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方法論。它讓我意識到,好的旅遊産品設計,不僅僅是物質層麵的商品,更是精神層麵的文化載體。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如何讓我的旅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而是能真正觸及到當地的靈魂。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富有遠見的方式,迴答瞭我的這個問題。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設計方法的書,更是一次關於如何深度體驗和理解文化的旅程。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瞭如何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齣蘊含的文化價值,如何將這些價值通過創意的設計,轉化為能夠打動人心的旅遊産品。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情感連接與文化共鳴”的設計理念所吸引,它強調的不僅僅是産品的實用性,更是産品所承載的情感和故事,能夠引發遊客的情感共鳴,從而建立起深層次的文化連接。書中還探討瞭如何通過“社群化運營”和“用戶生成內容”來放大旅遊産品的文化影響力,這讓我看到瞭文化創意在數字時代新的發展方嚮。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旅行視野被極大地拓展瞭,也更加期待未來能夠設計齣真正有溫度、有深度的旅遊産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