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美德25讲(第四届中华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
| 作者 | 王晓峰 |
| 定价 | 28.00元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6108303 |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197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贵礼 从古至今,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中华美德25讲》从“仁、忠、善、信、学”五个方面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阐述,传统文化和现实相结合,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努力形成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篇 仁德至上 讲 仁为德本 第二讲 君子克己 第三讲 俭以养德 第四讲 宽以制怒 第五讲 仁者大勇 第二篇 忠义千秋 第六讲 忠义千秋 第七讲 大公无私 第八讲 以和为贵 第九讲 舍生取义 第十讲 廉洁奉公 第三篇 善行天下 第十一讲 孝为首善 第十二讲上善若水 第十三讲 谦虚谨慎 第十四讲 君子慎独 第十五讲 淡泊明志 第四篇 信者自立 第十六讲 有信自立 第十七讲 智者不惑 第十八讲 忍为大智 第十九讲 礼乐兴邦 第二十讲 君子比德 第五篇 学海无涯 第二十一讲 学无止境 第二十二讲 教子以德 第二十三讲 尊师重道 第二十四讲 四艺养心 第二十五讲 茶可行道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中华美德25讲》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作为中国人,了解和传承中华美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能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节俭”的讨论。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些人容易陷入铺张浪费的泥沼,而书中则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节俭的智慧和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读到那些古人即便生活富裕,依然能够保持简朴的品格,我深受启发,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观。 而关于“孝道”,这本书的解读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停留在物质供养的层面,而是强调了精神慰藉和理解的重要性。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理解他们的想法,如何在尊重他们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书中给出的具体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实用。 这本书的作者王晓峰先生,在内容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他能够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穿插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9787206108303这个书号,我已经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因为它代表着一本真正值得珍藏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哲学启蒙读物”。它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遥远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宽容”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容忍,更是一种理解和包容,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良药。 书中提到了许多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宽容的人,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力量,让我体会到,宽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善意,更是对自己的解脱。当我们将目光从他人的过错移开,去理解他们的难处,去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平和与宁静。 另外,关于“友善”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强调了友善不仅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方式,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我们用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往往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那些生活中微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能点亮整个世界。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它能够引发我们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并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这些美德。第四届中华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的授予,也证明了它在学术界和读者中的认可度。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应该被更多人读到,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前进的方向。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中华美德25讲》这个书名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会是那种老生常谈、照本宣科的书。但当我翻开它,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王晓峰先生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用大而空的理论去讲解美德,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谦逊”的那一讲,它描绘了许多古代的贤臣良将,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时依然保持低调和谦卑,他们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并将此作为自我修养的准则。读到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人物活生生的形象,也深刻体会到了谦逊并非是怯懦,而是一种智慧和力量的体现。 此外,书中对“勤劳”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强调了勤劳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更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根基。那些辛勤耕耘、自强不息的先辈们,用他们的汗水浇灌了这片土地,他们的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学习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宝贵品质。9787206108303这个ISBN号,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并将其分享给更多想要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朋友。
评分这本《中华美德25讲》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流传千古的美德,比如孝道、诚信、仁爱、勤劳等等。这本书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历史故事、名人事例,将这些抽象的美德具象化,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仁爱”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同情心,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升华。读到那些古代圣贤为了百姓福祉而鞠躬尽瘁的故事,我深感震撼,也反思自己是否在生活中足够关爱身边的人。而对于“诚信”,书中则强调了它作为立身之本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失去了诚信,一切都将变得虚无。 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每讲的内容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冗长或疲惫。读完一讲,你会对某个美德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它。它不像某些励志书那样空洞,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智慧和指导。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获得了第四届中华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能从中受益。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很多曾经被奉为圭臬的道德准则似乎正在被稀释。然而,《中华美德25讲》就像一股清流,它提醒着我们,那些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美德,依然是构建和谐社会、成就美好人生的基石。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感恩”的解读。作者通过多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感恩之心不仅是对给予者的一种回馈,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珍视。从父母的养育之恩,到师长的教诲之情,再到社会提供的平台,我们时时刻刻都沐浴在恩泽之中,懂得感恩,才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更加积极地去回报。 另一篇让我深思的是关于“担当”。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倾向于推卸责任,而书中却强调了担当是成熟的标志,是责任感的体现。无论是作为子女、父母、员工还是公民,都需要有勇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读完这一部分,我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选择,也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且深刻,但讲解却通俗易懂,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在日后的生活中,时不时地回想起书中的道理,并努力去践行。第四届中华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的荣誉,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更加信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