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你与众不同) 李昌旺 9787209052351

创新(让你与众不同) 李昌旺 97872090523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昌旺 著
图书标签:
  • 创新思维
  • 个人成长
  • 职场技能
  • 竞争力
  • 自我提升
  • 思维模式
  • 突破
  • 差异化
  • 李昌旺
  • 商业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52351
商品编码:293726850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创新(让你与众不同)

定价:25.00元

作者:李昌旺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20905235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创新:让你与众不同》以章丘四中为实例,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创新技法和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并且融入了作者的教学实践。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创造力教育概述;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法;发明人的素质;的相关知识;创新实践等。

目录


前言
章 创造力教育概述
节 创造力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日本的创造力教育
第三节 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第四节 学生能不能进行创造发明
第五节 创意表的使用方法
第六节 小发明,大文章

第二章 创新思维方法
节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第二节 联想思维
第三节 想象思维
第四节 逆向思维
第五节 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第六节 灵感思维
第七节 U型思维法

第三章 创新技法
节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第二节 “635”法
第三节 缺点列举法
第四节 希望点列举法
第五节 特性列举法
第六节 组合法
第七节 应用创造法
第八节 形态分析法
第九节 信息交合法
第十节 奥斯本检核表法
第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十二节 5W1H法
第十三节 移植法
第十四节 需要法
第十五节 荒诞发明法
第十六节 仿生法
第十七节 异想天开创造法

第四章 发明人的素质
节 复制(copy)与创造(create)
第二节 发明的三个特点
第三节 发明的选题及解决
第四节 为什么发明的选题是无穷的
第五节 发明与观念
第六节 发明人的素质
第七节 发明人的道德品质

第五章 的相关知识
节 的类型
第二节 检索

第六章 创新实践
节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1 理想化课堂——创意场
教学研究2 章丘四中对创造力教育的课程化探索
教学研究3 以区(县)为单位推广科技创新教育策略
教学研究4 创新三部曲
教学研究5 科技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教学研究6 理想的创造力教育
教学研究7 创造力教育的本质
教学研究8 对科技创新比赛的看法
教学研究9 对学生的一点看法
第二节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 “我为灾区出谋划策”创新设计活动
附1 “我为灾区出谋划策”创新设计活动创意名单
附2 “我为灾区出谋划策”创新设计活动作品
附3 学生体会
教学案例2 “灵动的桌子”创新设计大赛
附 “灵动的桌子”创新设计大赛成果展示
附件
附件1 全国创新类大赛简介
附件2 创新标兵
附件3 学生创新选题254例(参考)
附件4 对科技创新教育研究
附件5 创新教育实施效果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李昌旺,山东章丘人。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物理系,本科。现为章丘四中教师,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国创造学会会员,获得国家6项。先后荣获“感动章丘十大人物”、“章丘市教育工作者”、“济南市十佳科技教师”、“全国十佳创新名师”、“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文摘


序言



绽放独特之光:个人成长与内在价值的深度探索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渴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然而,真正的与众不同,并非简单地追逐潮流或模仿他人,而是源于对自身潜能的深刻挖掘,对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念,以及敢于打破常规、拥抱真实的勇气。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触及灵魂的旅程,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营销”自己的实用手册,也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快速成功”的心灵鸡汤。相反,它是一份邀请,邀请你去深入审视自己,去理解是什么构成了你独一无二的内核,去发掘那些埋藏在表象之下,却能点亮你人生道路的独特光芒。 第一章:审视“我”的真实光谱 在开始任何关于“创新”或“与众不同”的探讨之前,我们必须先诚实地面对自己。这一章,我们将放下外界的评判和社会的期待,像一位好奇的探险家,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地图。 剥离标签,看见本质: 我们被赋予了太多的身份标签——职业、家庭角色、社会头衔……这些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我们,但也可能遮蔽了我们最真实的部分。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并暂时放下这些外在的束缚,去感受那个最纯粹的、未经雕琢的“我”。这包括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塑造了你性格的关键时刻,那些让你欢笑或流泪的经历,它们构成了你独有的情感光谱。 倾听内在的声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无数外部的声音占据,而我们最需要倾听的,往往是那个微弱但坚持不懈的内在声音。我们会探讨如何区分“我想要”和“别人认为我应该想要”,如何辨别那些真正能让你感到充实和有意义的渴望,而非一时冲动的念头。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静默练习,去感受身体的反馈,去留意那些让你心动的瞬间。 理解你的“为什么”: 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选择和价值判断,都深深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为什么”。这一部分将引导你挖掘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解驱动你前进的深层原因。这不仅仅是为了解构,更是为了重塑。当我们理解了自己的“为什么”,我们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去选择更有意义的方向,去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连接你的独特基因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拥有自己独特的星辰和轨迹。这一章,我们将聚焦于发掘和连接构成你独特性的那些“基因”,那些让你与他人不同,却又无比珍贵的特质。 发掘天赋与热情: 天赋并非遥不可及的才华,它可能藏匿于你习以为常的技能之中,或者在你投入其中时让你忘记时间流逝的爱好里。我们会提供一系列的观察和反思方法,帮助你识别那些让你闪闪发光的潜能。热情则如同生命的原动力,它让你在面对挑战时充满韧性,在实现目标时充满喜悦。如何找到并点燃你的热情,将是这一章的重要课题。 拥抱你的“不完美”: 所谓的“创新”和“与众不同”,往往不是因为完美无瑕,而是因为那些看似“不完美”的角落,恰恰展现了真实和独特性。我们会探讨如何转化视角,将曾经让你感到尴尬或自卑的特质,看作是你独特魅力的组成部分。也许是你的直觉过于强烈,也许是你对细节的执着,也许是你独特的幽默感,这些都是你与他人拉开差距的潜在优势。 学习与经验的化学反应: 你的过往经历,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你宝贵的财富。这一章将引导你重新审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出独特的洞察和智慧。学习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将知识转化为理解,将经验转化为力量。我们会探讨如何将看似不相关的学习和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你独有的思考框架和解决方案。 第三章:在平凡中孕育不凡 “创新”和“与众不同”并非总是需要惊天动地的举动,它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的思考和行动中。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孕育出属于自己的不凡。 好奇心的力量: 好奇心是创新的种子。一个真正与众不同的人,总是对世界保持着永不枯竭的好奇。我们会鼓励你打破思维定势,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去提问,去探索那些“为什么会这样”的可能性。这种持续的好奇,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和灵感。 连接与组合的艺术: 许多伟大的创新,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将已有的元素进行巧妙的连接和重组。我们将探讨如何打破领域界限,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经验中汲取养分,并将它们以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这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联想能力。 实践中的微小迭代: 真正的改变,往往源于微小的、持续的行动。与其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去“创新”,不如从当下开始,在每一次的尝试中进行微小的迭代和优化。我们会分享如何从小处着手,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馈,逐步雕琢出属于你的独特风格和解决方案。 第四章:以真诚点亮影响力 当一个人真正理解并活出了自己的独特,他的光芒自然会吸引他人。这一章,我们将探讨如何以真诚为基石,将这份独特转化为对他人的积极影响。 无声的榜样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无需言语,只需活出自己,便能成为他人的激励。我们会关注如何在你自己的领域,用你的专业、你的态度、你的价值观,去展现一种不同的可能性。这种真实而有力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 分享与连接的智慧: 当你开始理解并拥抱自己的独特,你也会更愿意与他人分享你的思考和经验。我们会探讨如何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去与他人连接,去碰撞思想,去共同成长。这种连接并非为了迎合,而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 坚持你的道路: 走在独特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质疑和不解。这一章将强调内在信念的重要性。当我们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价值,即使面对挑战,也能保持方向,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本书是一次内省的邀请,一次对自我价值的深度挖掘。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你提供一把钥匙,去开启你内心深处那扇通往独特与不凡的大门。愿你在这场旅程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闪耀,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这本书(作者:李昌旺,ISBN:9787209052351)对我来说,是一次思维的“唤醒”。我之前读过很多关于创新的书,大多是讲理论,或者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但总觉得缺乏一些“实操感”。而李昌旺的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它没有一开始就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些非常生动的小故事、小案例,来引导读者去思考。其中有一个关于“重新定义问题”的章节,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习惯于直接去解决问题,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时候,问题的定义本身才是创新的关键。如果你能跳出固有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那么解决方案就会变得截然不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创新并非一定要惊天动地,更多的时候,它体现在对细节的打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敢于挑战现状的勇气。它鼓励我去拥抱不确定性,去尝试那些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并且相信每一次的尝试,无论成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加愿意去探索和创新,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不同”,都可能成为我与众不同的起点。

评分

《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作者:李昌旺,ISBN:9787209052351)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启发”。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不一样”的能力。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并没有提供一些“套路式”的创新模板,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索自己内在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将这种独特性转化为真正的创新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失败”的定义,它并没有把失败看作是终点,而是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不再畏惧尝试,而是更加敢于去冒险。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朋友在分享经验,充满了真诚和智慧。它让我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对未知的好奇,以及敢于挑战既有规则的勇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并且对如何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最近读了李昌旺写的《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这本书(ISBN:9787209052351)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落地且充满实践性的指导。我一直觉得创新这个词听起来很大,但具体怎么“做”创新,很多时候却模糊不清。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它把复杂的创新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操作的步骤,而且这些步骤都建立在对人性、对市场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之上。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关于“痛点挖掘”的部分,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剖析了用户在真实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甚至连用户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小的不爽”。这些“微小的不爽”,一旦被放大、被解决,往往就能带来颠覆性的成功。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像侦探一样去观察生活,如何从看似平凡的现象中找到不平凡的突破口。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想”,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做”,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并最终落地为有价值的创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简单地接受现状,而是习惯性地去思考“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我认为比书中任何具体的技巧都来得更宝贵。

评分

我最近读完李昌旺先生的《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ISBN:9787209052351),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一直以为创新是一种天赋,是少数“聪明人”才拥有的能力,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书中用一种非常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创新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论,让我感觉原来创新是可以被学习、被掌握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同理心”的部分,它强调了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自己主观臆断。这种从用户出发的思维方式,是很多创新失败的根源。书里有很多非常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比如如何从日常的消费体验中发现改进的空间,如何通过跨界思考来产生新的灵感。这些例子都非常接地气,让我觉得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创新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敏锐、更有创造力的人”的指南。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我所处的环境,并且更加勇敢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去拥抱那些未知的可能性。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一本叫做《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李昌旺,书号是9787209052351。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创新的书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讲一些空洞的概念,或者是一些已经过时的案例。但《创新 (让你与众不同)》给我的惊喜是,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日常的场景切入,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很亲切。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一个上班族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通勤中发现新的商机,这个例子非常生动,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每天的生活,是不是也在无数个“理所当然”中错过了什么。书中的语言也很有趣,不像一些学术性的著作那样枯燥,而是带有一些故事性和启发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拥抱变化”的态度,而不是把创新看作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天赋。它让我觉得,创新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去思考,去尝试。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了关于创新的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改变的渴望,让我觉得生活可以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可以有诗和远方,而创新的力量,正是通往那片远方的翅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