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
| 不可不知的36种电子元器件(第二版)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2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1月 | |
| 开本 | 小16开 | |
| 作者 | 张晓东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66 | |
| 字数 | 34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40969 | |
章 阻抗元件 无处不在的电阻器 / 8 隔直流、通交流的电容器 / 15 阻交流、通直流的电感器 / 22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 用途广泛的晶体二极管 / 30 功能独特的稳压二极管 / 36 章 阻抗元件
无处不在的电阻器 / 8
隔直流、通交流的电容器 / 15
阻交流、通直流的电感器 / 22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
用途广泛的晶体二极管 / 30
功能独特的稳压二极管 / 36
色彩斑斓的发光二极管 / 40
接线简便的恒流二极管 / 47
小巧长寿的变容二极管 / 53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神通广大的晶体三极管 / 60
性能优良的场效应晶体管 / 70
与众不同的单结晶体管 / 78
第四章 集成电路
软封装的音源集成电路 / 86
经典通用的时基集成电路 / 91
灵活易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 / 96
第五章 耦合与显示元器件
形态各异的变压器 / 104
以“光”为媒介的光电耦合器 / 111
能显示字符的LED管 / 117
第六章 敏感元器件
带窗口的光敏晶体管 / 124
无极性的光敏电阻器 / 130
形形色色的热敏电阻器 / 135
本领奇特的湿敏电阻器 / 142
第七章 电声换能器件
小巧灵敏的驻极体话筒 / 148
可逆向换能的压电陶瓷片 / 153
常用的电动式扬声器 / 157
可独自聆听的耳机 / 164
第八章 电控制器件
“以小控大”的晶体闸流管 / 172
“以弱控强”的电磁继电器 / 182
灵敏可靠的干簧继电器 / 191
没有触点的固态继电器 / 197
第九章 开关与保护器件
通断自如的机械开关 / 206
“里应外合”的接插件 / 214
本领不凡的压敏电阻器 / 222
牺牲自我的保险器件 / 228
第十章 其他元器件
历史悠久的电子管 / 238
稳定性极高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 248
小巧可靠的陶瓷滤波器 / 254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给电子与通信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送上了一份厚礼。我尤其赞赏它在“经典实用”这个定位上的坚持。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新器件层出不穷,但那些经过时间检验、依然在各种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经典”器件,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将这些“功勋器件”系统地梳理出来,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知识解读。这对于初入行的新人来说,简直是避雷指南;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来说,则是一次绝佳的知识梳理和巩固。我最看重的是它对“性能参数”的展示,这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罗列,而是将这些参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某个放大器时,它会详细说明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带宽、增益带宽积等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建议。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学到了如何从数据中解读器件的“性格”,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恰到好处,既有基础理论的支撑,又不乏实际应用的指导,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当我拿到《不可不知的36种电子器件 第二版》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其“丰富详尽”的特点所吸引。在电子通信这个庞杂的领域,要掌握所有器件的细节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本书精准地选取了36种最具代表性的器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觉得学习的重点非常明确,效率也大大提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参数,而是将每一个参数都进行了清晰的解释,并说明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比如,在讲解电感器时,书中不仅列出了电感值、Q值等常规参数,还详细解释了直流电阻(DCR)、饱和电流(Isat)以及自谐振频率(SRF)等参数的重要性,并说明了这些参数如何影响电感在不同电路中的表现。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器件工作原理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通过这些详细的参数解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个器件在某个场景下表现优异,而在另一个场景下则不尽如人愿。书中的例子也都很贴合实际,很多都是我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书中提供的方法和思路,我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电子器件知识的书籍,而《不可不知的36种电子器件 第二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解读”部分做得非常扎实,从最基本的半导体二极管到复杂的微控制器,都有条理地进行介绍。我个人特别欣赏书中对“性能参数展示”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器件的核心参数,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例如,在介绍场效应管时,书中不仅列出了阈值电压(Vth)、跨导(gm)等参数,还详细解释了这些参数如何影响场效应管的开关速度、漏电流以及放大能力,并且给出了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进行应用的实例。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每个器件的“能耐”,从而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清晰流畅,虽然内容涉及专业知识,但整体阅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有一种抽丝剥茧、豁然开朗的感觉。它让我对电子通信这个领域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刻化。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简洁而专业,预示着里面内容的分量。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上的取舍,不是一味堆砌知识点,而是精心挑选了36种“不可不知”的电子器件,这让我感觉每一页都蕴含着核心价值。对于我这种想要快速构建扎实基础的电子爱好者来说,这种精炼的学习方式效率很高。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概念介绍,而是深入到器件的性能参数,这一点做得非常棒。实用的数据和图表,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器件的优势和局限性,这对于后续的实际应用和电路设计至关重要。我曾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关于器件选择的困惑,比如在某个项目中,我不知道到底用哪种类型的电容更合适,看了很多资料都模棱两可,但是这本书提供的详细参数对比,一下子就点通了我。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更是“教你如何理解和应用”。特别是那些常见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器件,比如不同种类的晶体管、集成运放、传感器等,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体验也很好,排版清晰,逻辑性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比较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第二版,在保持了第一版精华内容的基础上,显著地提升了内容的实用性和深度,我特别喜欢它在“经典实用的基础知识解读”方面的努力。电子器件的知识体系庞大,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正是那些最基础、最核心、最常用的器件。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螺丝刀”和“扳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器件的名称和基本功能,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器件的工作原理、关键参数以及典型的应用电路。例如,在介绍三极管时,书中不仅讲解了PN结的原理,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偏置方式下三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并且给出了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等经典应用范例,这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看到了实际的落地方法。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丰富详尽的性能参数展示”的处理,它没有把参数当成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将这些参数与器件的性能和应用场景联系起来,让我明白这些数字背后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这是我之前阅读很多资料都未能获得的深刻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