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控製迴路基礎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 |
| 作者 | Terrence Blevins, Mark Nixon 陳德基 |
| 定價 | 79.00元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2443728 |
| 齣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深入介紹瞭在過程控製領域中工作所用到的概念和術語。書中的材料錶述方式直觀,不依賴於控製係統供應商的産品。讀者不需要在過程工廠環境工作過,也不需要熟悉現場設備和控製係統。許多關於實際控製設計和過程應用的材料來自作者在過程控製係統工作的親身體驗。因而此書旨在給各種人員提供一個指南,包括工程師、經理、技術員和其他剛剛接觸過程控製的人,或有經驗的、但對多迴路控製技術還不熟悉的控製工程師。在介紹完工業上常用的傳統的單迴路和多迴路技術之後,本書簡單介紹瞭高級控製技術。不管讀者是否是一個過程控製工程師,在一個控製團隊工作,或在一個儀錶部門工作,書中的知識都將有助於夯實基礎以理解和使用現有的控製係統或設計新的控製應用。。 |
| 作者簡介 | |
| Terrence “Terry” Blevins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一直積極參與過程控製係統的應用及設計。15年來,他擔任係統工程師和團隊管理者為紙漿和造紙工業設計和開發瞭先進的控製解決方案。Terry在建立艾默生過程管理集團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的高級控製項目中起瞭關鍵作用。Terry是開發DeltaV高級控製産品的團隊領導。他是現場總綫基金會 (Fieldbus Foundation?) 功能模塊規範開發和維護團隊的領導,也是SIS (安全儀錶係統)結構和模型規範的編輯。在這方麵的工作中,Terry參與瞭將現場總綫基金會的功能模塊推進成為國際標準的過程。Terry是IEC (國際電工委員會)SC65E WG7功能塊標準委員會的美國專傢,該委員會負責IEC 61804的功能塊標準。他是ISA104 - EDDL(電子設備描述語言)具有投票權的委員和委員會主席,是美國對IEC65E小組的技術谘詢小組(USTAG)的技術顧問。他也是美國技術谘詢小組USNC TAG(IEC/SC65和IEC/TC65)的成員。Terry撰寫瞭過程/工業儀錶與控製手冊(Process/ Industrial Instruments and Controls Handbook)第五版1節標準概要的“ISA /IEC現場總綫概述”,聯閤撰寫瞭儀器工程師手冊,過程控製與優化(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Handbook, Process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第四版的四個章節。他與彆人閤著瞭ISA(國際自動化協會)的暢銷書解除對高級控製的約束(Advanced Control Unleashed)。他擁有50項,並已寫作瞭70篇以上關於過程控製係統設計和應用的論文。Terry在1971年獲得路易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電機工程科學學士學位,在1973年獲得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電子工程科學碩士學位。2004年,他入選瞭控製雜誌的過程自動化名人堂。目前,Terry是艾默生過程管理集團DeltaV産品工程部未來産品規劃團隊的首席技術師。 Mark Nixon的職業生涯一直與控製係統的設計和開發相關。Mark開始時作為一個係統工程師在石油和天然氣,煉油,化工,紙漿等行業的項目上工作。他在1998年從加拿大搬到得剋薩斯州奧斯汀市,在各種研究和開發的職位上工作過。從1995到2005年,Mark是DeltaV係統首席設計師。2006年,他加入瞭無綫團隊,非常積極的參與瞭WirelessHART規範和IEC 62591標準的製定。Mark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基於WirelessHART(無綫HART)設備的控製,批量過程的數據分析,無綫技術在過程工業中的應用,移動用戶,操作員界麵和高級圖形學。他目前活躍於下列領域:操作員行為中心(.operatorperformance.org),WirelessHART標準,ISA - 88標準,現場總綫基金會標準(.fieldbus.org/)和ISA - 101 標準。他寫瞭許多論文,目前擁有超過70項。他與彆人閤著瞭WirelessHART:用於工業自動化的實時網狀網絡(WirelessHART: Real-Time Mesh Network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並為工業儀錶與控製手冊(Industrial Instruments and Controls Handbook)和過程工業中的現代測量與終端執行單元精要(Essentials of Modern Measurements and Fin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Industry)提供瞭章節。Mark 1982年在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 電氣工程係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Deji Chen (陳德基) 在過程控製工業界工作瞭近20年,現為同濟大學計算機係教授級研究員。他是OPC工業標準的始創者之一,工作過的項目涉及各種現場總綫,包括WirelessHART標準的製定。他閤寫瞭許多論文,擁有多項,與Mark Nixon等閤著瞭WirelessHART:用於工業自動化的實時網狀網絡(WirelessHART: Real-Time Mesh Network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和Wireless Control Foundation -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Control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德基於1999年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計算機係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嚮是實時係統。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在介紹過程特徵描述和控製設計的許多地方,讀者都會有機會將所學的知識用在基於互聯網的專題練習中。讀者隻要能寬帶上網和有一個網絡就可以使用專題練習。專題練習包含有動態過程仿真,這樣讀者會有一種真實的“動手”經曆。網站上還有內容用以幫助探索基本和高級控製技術。另外,書門有一章介紹建立過程仿真的技術。這些技術采用絕大多數分布式控製係統都提供的各種工具。在介紹控製技術時,簡單的過程實例被用來展示這些技術是如何在工業中使用的。本書關於工業應用的*後一章還包含一些更復雜的工業實例,它們展示如何將基本控製技術結閤起來以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為一名多年在生産一綫摸爬滾打的工程師,我深切體會到控製係統對於工業生産的決定性作用。這本書的標題“控製迴路基礎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立刻抓住瞭我的痛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控製問題,從簡單的溫度調節到精密的反應器控製,都需要紮實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而這本書的作者Terrence Blevins和Mark Nixon,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嚴謹和專業的氣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類型的控製迴路,比如前饋控製、反饋控製、串級控製等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工況下的適用性。對於批量過程,我希望能看到如何設計能夠適應不同批次要求、快速切換並且保證産品一緻性的控製方案;而對於連續過程,則希望能夠瞭解如何優化控製參數,提高生産效率,降低能耗,並確保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本書如果能提供豐富的案例研究和實際操作指導,那就更完美瞭,這將幫助我將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應用於實際生産,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控製迴路基礎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讓我聯想到瞭一款經典的工具,它能夠幫助我解決在開發和調試自動化係統時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師,雖然我主要負責編寫控製邏輯和算法,但對底層控製迴路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到我所開發軟件的穩定性和效率。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各種控製器的設計原則,例如如何根據過程特性選擇閤適的控製器類型,如何進行參數整定以達到最佳的控製效果,以及如何處理常見的控製問題,如振蕩、超調和穩態誤差。特彆地,對於批量過程,我希望能瞭解如何設計能夠應對流程變化和物料特性的控製策略;而對於連續過程,則希望能夠看到如何通過精密的控製來實現高精度的産品質量和穩定的生産狀態。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一些係統集成和故障診斷的實踐建議,對於我實際工作中的項目落地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我是一名對工業自動化充滿熱情的愛好者,雖然沒有直接的工程背景,但我一直渴望能夠理解工業生産背後的“大腦”——控製係統是如何工作的。這本書的標題“控製迴路基礎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就像是一份詳細的導覽圖,指引我進入這個 fascinating 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控製迴路的基本組成部分,比如傳感器、控製器、執行器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關係。我特彆期待能夠學習到如何分析和理解不同工業過程的動態特性,例如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的變化規律,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控製迴路的設計。對於批量過程,我希望能瞭解如何實現精確的配料、混閤和反應控製;而對於連續過程,則希望能看到如何通過持續的監測和調節來保持生産過程的穩定和高效。這本書如果能夠配以生動形象的圖示和簡單的數學模型,將極大地降低我的學習門檻,讓我能夠更輕鬆地掌握這些重要的工業控製理念。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讀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對於控製理論的深度探索有著強烈的需求。這本書的題目“控製迴路基礎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以及作者的名字,都讓我對其學術深度和理論嚴謹性抱有很高的期望。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經常感到需要將抽象的控製理論與具體的工業應用場景相結閤,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精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對各種控製算法的數學建模、分析以及穩定性判斷的詳細闡述,並且能夠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復雜的批量和連續生産過程。例如,我非常想瞭解在處理非綫性係統、時滯係統或者多變量耦閤係統時,控製迴路的設計會麵臨哪些挑戰,以及作者會提供哪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對於批量過程,我期待能夠學習如何實現柔性化生産,滿足多樣化的産品需求;而對於連續過程,則希望能夠掌握如何實現最優控製,最大化資源利用率並最小化環境影響。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和未來展望,對我未來的學術研究將大有裨益。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它清晰地錶明瞭要深入講解控製迴路的基礎知識,並且涵蓋瞭批量過程和連續過程這兩種在工業自動化中至關重要的應用場景。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自動化控製領域充滿好奇,但又渴望打下堅實理論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樣的定位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理解PID控製、模糊邏輯控製、模型預測控製等核心概念,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更重要的是,它承諾的“基礎”二字,讓我相信即使我沒有深厚的工程背景,也能通過這本書的學習,逐漸構建起對這些復雜係統的認知框架。對於批量過程,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其離散性和動態變化如何影響控製策略的設計,以及如何確保産品質量的一緻性。而對於連續過程,則希望能看到對穩態操作、動態響應以及如何處理各種擾動的詳盡解釋。這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扇通往工業自動化核心世界的窗戶,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它窺探其中的奧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