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 9787115161703 人民邮电出版社

现代交换原理 9787115161703 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桂海源 著
图书标签:
  • 交换原理
  • 通信原理
  • 现代通信
  • 数字通信
  • 信号处理
  • 信息论
  • 通信工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61703
商品编码:2942478791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交换原理

定价:30元

作者:桂海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115161703

字数:480000

页码:304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较全面地讨论了与语音通信相关的交换技术。其内容包括: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我国电话网的结构,No.7信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结构,数字交换原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终端和接口,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交换机运行软件的结构,程控操作系统和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及信令,移动通信呼叫处理的过程和主要的信令过程,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几种主要的分组交换技术(X.25、帧中继、ATM、IP)的协议结构和工作原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下一代网络的特点和分层结构,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演进步骤,我国固定电话网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本书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路分析基础:系统化学习与实践》 作者: (待定,通常为知名教授或行业资深人士) 出版社: (此书非您所提及的《现代交换原理》,为另一独立出版物,故出版社不同) ISBN: (此书非您所提及的《现代交换原理》,拥有独立的ISBN) 内容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系统化学习与实践》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电路理论知识体系的专著。本书并非对特定领域(如现代交换原理)的深入探讨,而是回归到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领域最核心、最基础的电路分析方法。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丰富的实例,系统地介绍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以及常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为读者在后续更专业、更深入的学科学习和工程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最基本的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及其特性入手,逐步深入到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在直流电路部分,详细阐述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并介绍了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等系统化的分析技巧,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求解复杂的直流电路。随后,本书将视角转向交流电路,详细介绍了正弦稳态分析,包括相量法、复阻抗等概念,以及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解释了功率因数、谐振等重要现象。 更进一步,《电路分析基础》系统地讲解了电路分析中的一系列经典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这些定理不仅是理解电路工作原理的钥匙,更是简化复杂电路分析的强大工具。书中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例题,演示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定理,从而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静态电路的分析,本书也对动态电路,即含有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的电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介绍了电路的暂态响应,包括一阶电路(RC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以及二阶电路(RLC电路)的无阻尼、欠阻尼、过阻尼等不同情况下的暂态行为。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电路在开关动作或外部激励变化时的动态过程至关重要,是进一步学习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信号与系统的初步介绍。在讲解完基础的电路分析方法后,本书会自然过渡到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和分析电路的信号特性,引入了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概念,解释了如何通过频域分析来理解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能力。这为理解滤波器的设计、信号的解调与调制等高级概念奠定了基础。 在方法论上,《电路分析基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不仅提供了详实的理论讲解,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巩固到复杂问题求解的各个层面。此外,部分章节会结合仿真软件(如SPICE等)的应用,引导读者如何通过仿真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加深对电路行为的直观理解,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流畅,力求将抽象的电路概念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深知电路分析是许多工程学科的基石,因此在内容组织上,力求做到循序渐进,让初学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能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提供更系统、更深入的梳理。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 高等院校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生: 作为入门级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电路分析的必备知识。 研究生: 为进入更高级的专业课程和研究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工程技术人员: 无论是在职工程师还是准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本书都能提供系统性的回顾和提升。 对电路分析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即使没有专业的学习背景,本书也会以其清晰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引导读者领略电路世界的魅力。 《电路分析基础:系统化学习与实践》并非一本专注于某个特定技术应用(如现代交换原理)的专著,它所涵盖的内容是电子信息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共同基础。掌握本书所阐述的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将是理解和掌握更广泛、更深入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知识的必由之路。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自信地分析各种电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有时候会想,这本书可能更适合那些有着扎实理论基础,或者是在某个交换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对我这样的一个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又相对新手的人来说,它带来的挑战远大于它提供的即时满足感。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但却很难将其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我可能找到了几本 interessante 的书,但却不知道如何将它们摆放到书架上,才能形成一个有条理的藏书。

评分

我承认,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有点过高了。翻开它,我以为会看到一幅宏大的技术图景,结果却像是进入了一个细节深邃的迷宫。我花了不少时间试图去理解其中一些概念,虽然它们本身很有价值,但描述的方式和上下文对我来说,实在是有点绕。我经常需要反复阅读某一个段落,甚至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的资源来辅助理解。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会觉得作者似乎默认了读者已经具备了某些基础知识,而我却还在原地徘徊。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某些章节中所付出的心血,特别是当他深入剖析某个特定技术的时候,那种专业性和严谨性是显而易见的。我能理解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希望将这些知识传递给读者的愿望。但另一方面,我却常常感到一种“隔阂”。这种隔阂可能来自于语言风格,也可能来自于内容编排。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作者在展示他的知识宝库,而我却很难真正地“进入”到那个世界,去亲手触摸和感受那些技术。

评分

当我再次审视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资料,而不是一本能够引领我入门的“故事书”。它似乎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并且有明确学习目标的人。我曾经尝试过从头到尾地阅读,但很快就发现这种方式不太适合我。我开始尝试去查找我感兴趣的某个具体技术点,然后再去翻阅书中相关的章节。这种“按需阅读”的方式,反而让我觉得更容易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尽管依然需要我花费不少精力去消化。

评分

这本书,哦,怎么说呢,当我拿到它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一种“知识的渴望”和“技能的提升”的心态。毕竟,“现代交换原理”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而且还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品,这个出版社的书我一直觉得质量都有保证。我当时设想的是,拿到这本书,就能系统地了解当前网络交换技术的前沿,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应用,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想象着自己能够深入理解各种交换方式背后的逻辑,掌握设计和优化复杂网络的能力。我甚至还考虑过,学完之后,是不是可以在工作上有所突破,或者在业余时间折腾一些更酷的网络项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