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陈小平,陈红仙,檀永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4170882 |
| 出版年份: | 2017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58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48元 |
| 实际重量: | 0.44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引言
1.2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1.2.1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
1.2.2传感器网络结点的结构
1.2.3传感器网络的结构
1.3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1.3.1与现有无线网络的区别
1.3.2与现场总线的区别
1.3.3传感器结点的限制条件
1.3.4组网特点
1.4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1.4.1军事领域
1.4.2工业领域
1.4.3农业领域
1.4.4家庭与健康领域
1.4.5环境保护领域
1.4.6其他领域
1.5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史
1.5.1计算设备的演化历史
1.5.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过程
1.5.3我国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情况
1.6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未来挑战与展望
1.6.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未来挑战
1.6.2展望
参考文献
2传感器简介
2.1传感器概述
2.1.1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
2.1.2传感器的组成
2.1.3传感器的分类
2.2常见传感器的类型介绍
2.2.1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2.2.2能量转换型传感器
2.2.3集成与智能传感器
2.3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和选型
2.3.1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2.3.2传感器选型的原则
2.4微型传感器示例
2.4.1DSl88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2.4.2温湿度传感器SHTlx/7x
参考文献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基础
3.1物理层
3.1.1物理层概述
3.1.2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
3.2MAC子层及协议
3.2.1MAC子层
3.2.2MAC协议概述
3.2.3IEEE802.11MAC协议
3.2.4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
3.3路由协议
3.3.1路由协议概述
3.3.2地理位置路由协议
3.3.3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参考文献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4.1时问同步机制
4.1.1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4.1.2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
4.2定位技术
4.2.1传感器网络结点定位问题
4.2.2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
4.2.3非测距的定位技术
4.2.4定位系统的典型应用
4.3能量管理
4.3.1能量管理的意义
4.3.2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
4.3.3动态能量管理
参考文献
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与安全机制
5.1数据融合
5.1.1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
5.1.2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的作用
5.1.3数据融合技术的分类
5.1.4数据融合的主要方法
5.1.5传感器网络应用层的数据融合示例
5.2安全机制
5.2.1安全概述
5.2.2安全攻击
5.2.3SPINS安全解决方案
5.2.4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标准
6.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的意义
6.2IEEE1451系列标准
6.3IEEE802.15.4标准
6.3.1概述
6.3.2IEEE802.15.4网络简介
6.3.3物理层
6.3.4MAC子层
6.3.5符合IEEE802.15.4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例
6.4ZigBee协议标准
6.4.1ZigBee概述
6.4.2ZigBee网络层规范
6.4.3ZigBee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
参考文献
7CC253x系列射频收发微控制器
7.1CC253x系列射频收发微控器简介
7.1.1CPU和内存
7.1.2时钟和电源
7.1.3外设
7.1.4无线模块
7.2AES协处理器
7.2.1AES操作
7.2.2密钥和IV
7.2.3填充输入数据
7.2.4AES协处理器和CPU通信
7.2.5工作模式
7.2.6CBC—MAC模式
7.2.7CCM模式
7.2.8层之间共享AES协处理器
7.2.9AES中断
7.2.10AESDMA触发
7.2.11AES寄存器
7.3定时器2(MAC定时器)
7.3.1定时器操作
7.3.2中断
7.3.3事件输出(DMA触发和(2SP事件)
7.3.4定时器启动/停止同步
7.3.5定时器2的寄存器
7.4无线模块
7.4.1RF内核
7.4.2FIF0访问
7.4.3DMA
7.4.4存储器映射
7.4.5频率和通道编程
7.4.6IEEE802.15.4—2006调制格式
7.4.71EEE802.15.4—2006帧格式
7.4.8发送模式
7.4.9接收模式
7.4.10RXFIFO访问
7.4.11无线模块控制状态机制
7.4.12随机数的产生
7.4.13数据包分析器和无线模块测试输出信号
7.4.14命令选通/CSMA—CA处理器
7.4.15寄存器
8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8.1汽车道闸控制系统
8.1.1概述
8.1.2道闸控制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
8.1.3道闸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8.1.4道闸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8.1.5实验结果与分析
8.2城市照明监控系统
8.2.1研究内容
8.2.2城市照明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8.2.3城市照明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8.2.4城市照明监控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8.2.5城市照明监控系统测试
8.3高压输电线监测系统
8.3.1概述
8.3.2高压输电线故障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8.3.3高压输电线故障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8.3.4高压输电线故障监测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8.3.5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编写。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主要内容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与组网技术、支撑技术,重点阐述传感器网络协议的技术标准和传感器网络的常用开发环境以及射频收发微控制器CC253x,最后介绍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应用例子。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可供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工程技术开发人员参考使用。
第五段 当我看到《正版全新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这本书时,立刻就联想到我最近在研究的那个需要大量无线数据采集的课题。作者陈小平、陈红仙、檀永生,以及东南大学出版社,这些名字组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专业、权威且值得信赖。我一直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个概念非常着迷,总觉得它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其核心内容,既包含了“原理”,也包含了“应用”,这正是我想从一本书中获得的。我尤其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WSN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栈、节点设计,以及在环境监测、智能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具体案例,并能从中提炼出一些通用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技巧,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构建和部署一个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评分第三段 拿到这本书时,它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页泛着淡淡的书香,触感温润,这对于一个喜欢纸质书的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封面上的信息——《正版全新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以及作者和出版社的署名,都传递出一种严谨的学术风范。我最近在参与一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初步规划,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环境监测和交通流量感知,这些都离不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支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WSN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这些应用背后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如何在大规模部署的WSN中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如何保证传感器节点的长期续航能力,以及如何应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等等。
评分第四段 从书的ISBN号9787564170882,以及“正版全新”的字样,我可以推断出这是一本经过正规出版流程、并且是新近出版的图书。这对于任何希望获取最新、最权威知识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我目前正在学习有关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技术,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是LPWAN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部署需要长时间运行且低数据速率的传感器节点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更深入的讲解,例如LoRa、NB-IoT等技术与WSN的结合,以及它们在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WSN的标准化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瓶颈进行探讨,这对于我把握行业脉搏、进行前瞻性研究非常有帮助。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的出版信息透露着一种严谨的态度。东南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其出版的书籍往往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有着较高的保证。再加上陈小平、陈红仙、檀永生这几位作者的名字,如果他们是该领域的资深研究者或从业者,那么这本书的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我最近在研究智能家居系统,而WSN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环境监测、安防报警,还是能源管理,都离不开各种传感器组成的网络。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深入解析,同时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书籍。这本书的“原理及应用”并列的标题,让我看到了它能够同时满足我对理论深度和实际操作性的双重需求。我尤其关注它在能源效率、网络拓扑、数据融合以及安全通信等关键技术方面的阐述,这些都是影响WSN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评分第一段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书名《正版全新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醒目地印在中央,下方是作者陈小平、陈红仙、檀永生和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的标识,以及那个熟悉的9787564170882的ISBN号。光是看到这些信息,就足以让任何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产生一种专业、可靠的预感。我一直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物联网(IoT)中的角色充满好奇,总觉得它像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一座无形的桥梁,默默地收集数据,支撑着各种智能应用。市面上关于WSN的书籍并不少见,但要找到一本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清晰阐述实际应用的,并非易事。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内容,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系统地梳理WSN的原理,并辅以生动的应用案例,从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