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陳小平,陳紅仙,檀永 |
| 齣版社: | 東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4170882 |
| 齣版年份: | 2017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258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48元 |
| 實際重量: | 0.44k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1無綫傳感器網絡概述
1.1引言
1.2傳感器網絡的體係結構
1.2.1傳感器網絡的係統架構
1.2.2傳感器網絡結點的結構
1.2.3傳感器網絡的結構
1.3傳感器網絡的特徵
1.3.1與現有無綫網絡的區彆
1.3.2與現場總綫的區彆
1.3.3傳感器結點的限製條件
1.3.4組網特點
1.4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領域
1.4.1軍事領域
1.4.2工業領域
1.4.3農業領域
1.4.4傢庭與健康領域
1.4.5環境保護領域
1.4.6其他領域
1.5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曆史
1.5.1計算設備的演化曆史
1.5.2無綫傳感器網絡的發展過程
1.5.3我國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情況
1.6無綫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未來挑戰與展望
1.6.1無綫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未來挑戰
1.6.2展望
參考文獻
2傳感器簡介
2.1傳感器概述
2.1.1傳感器的定義和作用
2.1.2傳感器的組成
2.1.3傳感器的分類
2.2常見傳感器的類型介紹
2.2.1能量控製型傳感器
2.2.2能量轉換型傳感器
2.2.3集成與智能傳感器
2.3傳感器的一般特性和選型
2.3.1傳感器的一般特性
2.3.2傳感器選型的原則
2.4微型傳感器示例
2.4.1DSl8820數字式溫度傳感器
2.4.2溫濕度傳感器SHTlx/7x
參考文獻
3無綫傳感器網絡的組網基礎
3.1物理層
3.1.1物理層概述
3.1.2傳感器網絡物理層的設計
3.2MAC子層及協議
3.2.1MAC子層
3.2.2MAC協議概述
3.2.3IEEE802.11MAC協議
3.2.4典型MAC協議:S—MAC協議
3.3路由協議
3.3.1路由協議概述
3.3.2地理位置路由協議
3.3.3定嚮擴散路由協議
參考文獻
4無綫傳感器網絡的關鍵技術
4.1時問同步機製
4.1.1傳感器網絡的時間同步機製
4.1.2傳感器網絡時間同步協議
4.2定位技術
4.2.1傳感器網絡結點定位問題
4.2.2基於測距的定位技術
4.2.3非測距的定位技術
4.2.4定位係統的典型應用
4.3能量管理
4.3.1能量管理的意義
4.3.2傳感器網絡的電源節能方法
4.3.3動態能量管理
參考文獻
5無綫傳感器網絡的數據融閤與安全機製
5.1數據融閤
5.1.1多傳感器數據融閤概述
5.1.2傳感器網絡中數據融閤的作用
5.1.3數據融閤技術的分類
5.1.4數據融閤的主要方法
5.1.5傳感器網絡應用層的數據融閤示例
5.2安全機製
5.2.1安全概述
5.2.2安全攻擊
5.2.3SPINS安全解決方案
5.2.4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6無綫傳感器網絡的技術標準
6.1無綫傳感器網絡技術標準的意義
6.2IEEE1451係列標準
6.3IEEE802.15.4標準
6.3.1概述
6.3.2IEEE802.15.4網絡簡介
6.3.3物理層
6.3.4MAC子層
6.3.5符閤IEEE802.15.4標準的無綫傳感器網絡實例
6.4ZigBee協議標準
6.4.1ZigBee概述
6.4.2ZigBee網絡層規範
6.4.3ZigBee係統軟件的設計開發
參考文獻
7CC253x係列射頻收發微控製器
7.1CC253x係列射頻收發微控器簡介
7.1.1CPU和內存
7.1.2時鍾和電源
7.1.3外設
7.1.4無綫模塊
7.2AES協處理器
7.2.1AES操作
7.2.2密鑰和IV
7.2.3填充輸入數據
7.2.4AES協處理器和CPU通信
7.2.5工作模式
7.2.6CBC—MAC模式
7.2.7CCM模式
7.2.8層之間共享AES協處理器
7.2.9AES中斷
7.2.10AESDMA觸發
7.2.11AES寄存器
7.3定時器2(MAC定時器)
7.3.1定時器操作
7.3.2中斷
7.3.3事件輸齣(DMA觸發和(2SP事件)
7.3.4定時器啓動/停止同步
7.3.5定時器2的寄存器
7.4無綫模塊
7.4.1RF內核
7.4.2FIF0訪問
7.4.3DMA
7.4.4存儲器映射
7.4.5頻率和通道編程
7.4.6IEEE802.15.4—2006調製格式
7.4.71EEE802.15.4—2006幀格式
7.4.8發送模式
7.4.9接收模式
7.4.10RXFIFO訪問
7.4.11無綫模塊控製狀態機製
7.4.12隨機數的産生
7.4.13數據包分析器和無綫模塊測試輸齣信號
7.4.14命令選通/CSMA—CA處理器
7.4.15寄存器
8無綫傳感器網絡應用
8.1汽車道閘控製係統
8.1.1概述
8.1.2道閘控製係統的無綫通信技術方案
8.1.3道閘控製係統的硬件設計
8.1.4道閘控製係統的軟件設計
8.1.5實驗結果與分析
8.2城市照明監控係統
8.2.1研究內容
8.2.2城市照明監控係統設計方案
8.2.3城市照明監控係統的硬件設計
8.2.4城市照明監控係統的嵌入式軟件設計
8.2.5城市照明監控係統測試
8.3高壓輸電綫監測係統
8.3.1概述
8.3.2高壓輸電綫故障監測係統設計方案
8.3.3高壓輸電綫故障監測係統的硬件設計
8.3.4高壓輸電綫故障監測係統的嵌入式軟件設計
8.3.5實驗結果
參考文獻
附錄中英文術語對照錶
《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根據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學需要和無綫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新發展及其應用編寫。
《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主要內容有無綫傳感器網絡的基本概念,傳感器網絡的通信與組網技術、支撐技術,重點闡述傳感器網絡協議的技術標準和傳感器網絡的常用開發環境以及射頻收發微控製器CC253x,最後介紹具有實際工程背景的應用例子。
《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可供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網絡、自動化等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工程技術開發人員參考使用。
第一段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書名《正版全新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醒目地印在中央,下方是作者陳小平、陳紅仙、檀永生和齣版社東南大學齣版社的標識,以及那個熟悉的9787564170882的ISBN號。光是看到這些信息,就足以讓任何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讀者産生一種專業、可靠的預感。我一直對無綫傳感器網絡(WSN)在物聯網(IoT)中的角色充滿好奇,總覺得它像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一座無形的橋梁,默默地收集數據,支撐著各種智能應用。市麵上關於WSN的書籍並不少見,但要找到一本既有紮實理論基礎,又能清晰闡述實際應用的,並非易事。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係統地梳理WSN的原理,並輔以生動的應用案例,從而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項技術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
評分第五段 當我看到《正版全新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這本書時,立刻就聯想到我最近在研究的那個需要大量無綫數據采集的課題。作者陳小平、陳紅仙、檀永生,以及東南大學齣版社,這些名字組閤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是專業、權威且值得信賴。我一直對“無綫傳感器網絡”這個概念非常著迷,總覺得它蘊含著巨大的潛力,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和便捷。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其核心內容,既包含瞭“原理”,也包含瞭“應用”,這正是我想從一本書中獲得的。我尤其希望它能夠詳細介紹WSN的體係結構、通信協議棧、節點設計,以及在環境監測、智能醫療、工業控製等領域的具體案例,並能從中提煉齣一些通用的設計原則和實現技巧,幫助我理解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構建和部署一個高效、可靠的無綫傳感器網絡。
評分第二段 這本書的齣版信息透露著一種嚴謹的態度。東南大學齣版社作為國內知名的高等教育齣版社,其齣版的書籍往往在學術性和專業性上有著較高的保證。再加上陳小平、陳紅仙、檀永生這幾位作者的名字,如果他們是該領域的資深研究者或從業者,那麼這本書的價值無疑會大大提升。我最近在研究智能傢居係統,而WSN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環境監測、安防報警,還是能源管理,都離不開各種傳感器組成的網絡。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提供深入解析,同時又不失實踐指導意義的書籍。這本書的“原理及應用”並列的標題,讓我看到瞭它能夠同時滿足我對理論深度和實際操作性的雙重需求。我尤其關注它在能源效率、網絡拓撲、數據融閤以及安全通信等關鍵技術方麵的闡述,這些都是影響WSN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評分第四段 從書的ISBN號9787564170882,以及“正版全新”的字樣,我可以推斷齣這是一本經過正規齣版流程、並且是新近齣版的圖書。這對於任何希望獲取最新、最權威知識的讀者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我目前正在學習有關低功耗廣域網(LPWAN)的技術,而無綫傳感器網絡是LPWAN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部署需要長時間運行且低數據速率的傳感器節點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更深入的講解,例如LoRa、NB-IoT等技術與WSN的結閤,以及它們在農業、物流、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前景。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對WSN的標準化進展、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麵臨的技術瓶頸進行探討,這對於我把握行業脈搏、進行前瞻性研究非常有幫助。
評分第三段 拿到這本書時,它的紙張質量和印刷清晰度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書頁泛著淡淡的書香,觸感溫潤,這對於一個喜歡紙質書的讀者來說,是一種非常愉悅的閱讀體驗。封麵上的信息——《正版全新無綫傳感器網絡原理及應用》,以及作者和齣版社的署名,都傳遞齣一種嚴謹的學術風範。我最近在參與一個智慧城市項目的初步規劃,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環境監測和交通流量感知,這些都離不開無綫傳感器網絡的支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WSN在城市管理、環境監測、工業自動化等方麵的實際應用案例,並對這些應用背後的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進行詳細的分析。例如,如何在大規模部署的WSN中實現高效的數據傳輸和管理,如何保證傳感器節點的長期續航能力,以及如何應對惡劣的外部環境對傳感器性能的影響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