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
定價:79.80元
作者:湯軍軍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68236584
字數:
頁碼:22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精選齣瞭86個考研專題,助您擁有“一覽眾山小”的全局視野,準確把握考研脈搏,串點成綫,舉一反三,提高考研的復習效率。
《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繞開瞭傳統的“地毯式”的轟炸式復習思路,以“專題”作為主綫,將考研重點有序地“串”起來,讓考生復習時能“舉一反三”,做到“有的放矢”。
目錄
部分 新聞理論
專題1 新聞客觀性
專題2 新聞價值
專題3 新聞娛樂化
專題4 新新聞主義
專題5 新聞自由
專題6 新聞道德
專題7 民生新聞
專題8 社會新聞
專題9 有償新聞
專題10 典型報道
專題11 揭醜報道
專題12 新聞專業主義
專題13 輿論導嚮
專題14 尋租現象
專題15 公民記者
第二部分 傳播理論
專題16 發展傳播學
專題17 跨文化傳播
專題18 國際傳播
專題19 健康傳播
專題20 科學傳播
專題21 危機傳播
專題22 網絡人際傳播
專題23 傳播政治經濟學
專題24 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
專題25 芝加哥學派
專題26 媒介文化
專題27 媒介霸權
專題28 媒介依賴
專題29 媒介控製
專題30 媒體奇觀
專題31 公共領域
專題32 受眾逆反心理
專題33 網絡問政
第三部分 中國新聞傳播史
專題34 次國人辦報高潮
專題35 第二次國人辦報高潮
專題36 1942年《解放日報》改版
專題37 1956年《人民日報》改版
專題38 黨報改革
專題39 王韜與《循環日報》
專題40 新記《大公報》
專題41 國統區《新華日報》
專題42 在華外報
專題43 鄒韜奮的六刊一報
專題44 政治傢辦報
專題45 “耳目喉舌”
專題46 新聞傳播體製
第四部分 外國新聞傳播史
專題47 黃色新聞
專題48 報刊的四種理論
專題49 “扒糞運動”
專題50 大眾化報刊¨
專題51 普利策新聞奬
專題52 報團
專題53 傑斐遜的新聞自由思想
專題54 西方四大通訊社
專題55 《紐約時報》
專題56 馬剋思主義新聞觀
專題57 列寜的報刊思想
專題58 斯大林模式下的蘇聯新聞體製
專題59 新聞事業體製
第五部分 網絡與新媒體
專題60 數字媒體
專題61 流媒體
專題62 富媒體
專題63 社會性媒體
專題64 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
專題65 網絡輿情
專題66 網絡新聞
專題67 網絡編輯
專題68 網絡推手
專題69 網絡民主
專題70 網絡事件
專題71 網絡電視的發展
專題72 微電影
專題73 網絡謠言
第六部分 媒介經營管理與媒介經濟學
專題74 長尾理論
專題75 創意經濟
專題76 傳媒産業
專題77 文化産業
專題78 媒介組織結構
專題79 媒介上市
專題80 媒介營銷
專題81 媒介集團化
專題82 媒介核心競爭力
專題83 媒介公信力
專題84 媒介公關
專題85 媒介融閤
專題86 媒介責任
作者介紹
湯軍軍,北京電視颱知名導演、製片人,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專傢評委,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會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校外碩士生導師。其主創導演作品曾獲得星光奬電視歌舞節目大奬、中國廣播影視大奬、中國彩虹奬一等奬,並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一等奬十餘次。此外,多次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中國傳媒科技》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對新聞傳播學專業和考研命題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即將進入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建立紮實理論基礎的讀物。《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 湯軍軍》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一本備考指南,更是一本深入理解新聞傳播學科精髓的入門書。書中對於“傳播過程模型”、“符號互動論”、“批判理論”等基礎理論的講解,清晰明瞭,層層遞進,讓我這些對理論概念感到睏惑的新手,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講解理論時,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例如,在分析“文化工業”理論時,作者結閤瞭當下流行的影視、音樂、社交媒體等具體案例,生動地展示瞭理論是如何解釋現實世界的。這種“理論+案例”的模式,大大降低瞭理論學習的枯燥感,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這些理論的現實意義。我覺得這本書為我後續的研究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獨特的解讀視角。作者在對每一個專題進行分析時,都引用瞭大量的經典文獻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確保瞭信息的準確性和前沿性。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堆砌文獻,而是通過批判性的眼光,對這些理論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比如,在討論“公共領域”的概念時,作者不僅介紹瞭哈貝馬斯的經典理論,還對數字時代下公共領域的變遷進行瞭深刻的洞察,指齣瞭傳統公共領域的局限性和數字公共領域的挑戰,這種辯證的思考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學術觀點,也能夠做到客觀呈現,並提齣自己的獨到見解,鼓勵讀者進行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這種對待知識的態度,是我在許多教材中都未曾體驗過的。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培養一種學術研究的思維方式。
評分不得不說,《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 湯軍軍》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也獨具匠心,非常適閤讀者理解和吸收。作者的語言錶達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流暢性。在處理一些復雜或抽象的概念時,作者會使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或者引用生活化的例子,讓那些晦澀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媒介素養”這一概念時的處理方式,他沒有僅僅停留在對概念的定義上,而是詳細闡述瞭提升媒介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個體如何避免被虛假信息誤導。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啓發性的思考題,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鍛煉批判性思維。這種互動式的寫作風格,讓閱讀過程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一種積極的探索。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集深度、廣度、嚴謹性與易讀性於一體的優秀學術著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是它在內容編排上的巧妙之處。雖然名為“專題精析”,但它並沒有給人一種拼湊感。作者巧妙地將原本可能顯得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按照邏輯關係和知識層級進行梳理,呈現齣一種清晰的脈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新聞倫理”的探討,它不僅僅列舉瞭各種倫理睏境,還深入分析瞭不同學派的觀點,以及在信息爆炸時代,新聞倫理麵臨的新挑戰。作者提齣的“責任傳播”和“參與式傳播”等概念,為我思考新聞從業者的道德責任提供瞭新的視角。此外,書中在介紹一些重要的傳播學者時,也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他們的學術成就,而是會簡要介紹他們的學術背景和思想淵源,這讓我對這些學者及其理論有瞭更立體的認識。這種結構化的呈現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也方便我日後迴顧和復習。
評分讀到《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440專業基礎》專題精析 湯軍軍》這本書,真的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首先,這本書的選題非常精準,直擊瞭新聞傳播學碩備考的核心痛點。我之前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440專業基礎”這個科目,感覺知識點散亂,很多概念模糊不清,市麵上又缺乏係統性的梳理。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僅梳理瞭大量的專業知識,而且通過“專題精析”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比如,在解析“媒介融閤”這個概念時,作者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現實案例,從技術、産業、內容、受眾等多個維度進行瞭深入剖析,讓我對這個復雜的現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而且,書中對一些重要理論的解釋也十分到位,例如關於“議程設置”和“沉默的螺鏇”,作者不僅闡述瞭其核心觀點,還分析瞭其在當今信息傳播環境下的演變和局限性,這對於我理解新聞傳播的運作機製非常有幫助。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440專業基礎”的掌握程度有瞭質的飛躍,備考的信心也大大增強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