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
定价:79.80元
作者:汤军军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68236584
字数: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精选出了86个考研专题,助您拥有“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视野,准确把握考研脉搏,串点成线,举一反三,提高考研的复习效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绕开了传统的“地毯式”的轰炸式复习思路,以“专题”作为主线,将考研重点有序地“串”起来,让考生复习时能“举一反三”,做到“有的放矢”。
目录
部分 新闻理论
专题1 新闻客观性
专题2 新闻价值
专题3 新闻娱乐化
专题4 新新闻主义
专题5 新闻自由
专题6 新闻道德
专题7 民生新闻
专题8 社会新闻
专题9 有偿新闻
专题10 典型报道
专题11 揭丑报道
专题12 新闻专业主义
专题13 舆论导向
专题14 寻租现象
专题15 公民记者
第二部分 传播理论
专题16 发展传播学
专题17 跨文化传播
专题18 国际传播
专题19 健康传播
专题20 科学传播
专题21 危机传播
专题22 网络人际传播
专题23 传播政治经济学
专题24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专题25 芝加哥学派
专题26 媒介文化
专题27 媒介霸权
专题28 媒介依赖
专题29 媒介控制
专题30 媒体奇观
专题31 公共领域
专题32 受众逆反心理
专题33 网络问政
第三部分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专题34 次国人办报高潮
专题35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专题36 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专题37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专题38 党报改革
专题39 王韬与《循环日报》
专题40 新记《大公报》
专题41 国统区《新华日报》
专题42 在华外报
专题43 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专题44 政治家办报
专题45 “耳目喉舌”
专题46 新闻传播体制
第四部分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专题47 黄色新闻
专题48 报刊的四种理论
专题49 “扒粪运动”
专题50 大众化报刊¨
专题51 普利策新闻奖
专题52 报团
专题53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
专题54 西方四大通讯社
专题55 《纽约时报》
专题5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专题57 列宁的报刊思想
专题58 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新闻体制
专题59 新闻事业体制
第五部分 网络与新媒体
专题60 数字媒体
专题61 流媒体
专题62 富媒体
专题63 社会性媒体
专题64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
专题65 网络舆情
专题66 网络新闻
专题67 网络编辑
专题68 网络推手
专题69 网络民主
专题70 网络事件
专题71 网络电视的发展
专题72 微电影
专题73 网络谣言
第六部分 媒介经营管理与媒介经济学
专题74 长尾理论
专题75 创意经济
专题76 传媒产业
专题77 文化产业
专题78 媒介组织结构
专题79 媒介上市
专题80 媒介营销
专题81 媒介集团化
专题82 媒介核心竞争力
专题83 媒介公信力
专题84 媒介公关
专题85 媒介融合
专题86 媒介责任
作者介绍
汤军军,北京电视台知名导演、制片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专家评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会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校外硕士生导师。其主创导演作品曾获得星光奖电视歌舞节目大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并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一等奖十余次。此外,多次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传媒科技》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和考研命题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即将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建立扎实理论基础的读物。《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 汤军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备考指南,更是一本深入理解新闻传播学科精髓的入门书。书中对于“传播过程模型”、“符号互动论”、“批判理论”等基础理论的讲解,清晰明了,层层递进,让我这些对理论概念感到困惑的新手,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讲解理论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分析“文化工业”理论时,作者结合了当下流行的影视、音乐、社交媒体等具体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理论是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这种“理论+案例”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理论学习的枯燥感,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我觉得这本书为我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解读视角。作者在对每一个专题进行分析时,都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前沿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文献,而是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比如,在讨论“公共领域”的概念时,作者不仅介绍了哈贝马斯的经典理论,还对数字时代下公共领域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洞察,指出了传统公共领域的局限性和数字公共领域的挑战,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学术观点,也能够做到客观呈现,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读者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这种对待知识的态度,是我在许多教材中都未曾体验过的。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
评分读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 汤军军》这本书,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首先,这本书的选题非常精准,直击了新闻传播学硕备考的核心痛点。我之前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440专业基础”这个科目,感觉知识点散乱,很多概念模糊不清,市面上又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梳理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专题精析”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解析“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时,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从技术、产业、内容、受众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对这个复杂的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理论的解释也十分到位,例如关于“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作者不仅阐述了其核心观点,还分析了其在当今信息传播环境下的演变和局限性,这对于我理解新闻传播的运作机制非常有帮助。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440专业基础”的掌握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备考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在内容编排上的巧妙之处。虽然名为“专题精析”,但它并没有给人一种拼凑感。作者巧妙地将原本可能显得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和知识层级进行梳理,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脉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新闻伦理”的探讨,它不仅仅列举了各种伦理困境,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作者提出的“责任传播”和“参与式传播”等概念,为我思考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书中在介绍一些重要的传播学者时,也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他们的学术成就,而是会简要介绍他们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这让我对这些学者及其理论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也方便我日后回顾和复习。
评分不得不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40专业基础》专题精析 汤军军》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也独具匠心,非常适合读者理解和吸收。作者的语言表达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流畅性。在处理一些复杂或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引用生活化的例子,让那些晦涩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时的处理方式,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定义上,而是详细阐述了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个体如何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批判性思维。这种互动式的写作风格,让阅读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深度、广度、严谨性与易读性于一体的优秀学术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