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
| 作者 | 张立立,尹国成,李宝和 |
| 定价 | 20.00元 |
| 出版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51711333 |
| 出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164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程》分为通信电子线路篇、移动通信篇和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篇三部分,每个实验教程由实验预习、实验内容指导及实验步骤等几部分组成,附录为配套的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程》突出体现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内容的稳定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研究、开发、创新的能力。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通信电子线路篇 实验箱仪器介绍 部分 基础型实验 实验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实验2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3 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实验4 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 实验5 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实验6 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实验7 正交鉴频及锁相鉴频实验 第二部分 综合型实验 实验8 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 实验9 超外差式FM收音机 实验10 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 第三部分 仿真实验 实验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仿真实验 实验12 正弦波振荡器仿真实验 实验13 振幅调制解调仿真实验 移动通信篇 实验14 语音模数转换和压缩编码实验 实验15 DS/CDMA码分多址实验 实验16 短信收发实验 实验17 数据接入CDMA信道的收发实验 实验18 系统通信实验 实验19 移动小区切换漫游与HLR管理 实验20 VLR管理 实验21 移动交换机软件(移动台记录) 实验22 基站信道分配实验 实验23 网络优化与基站RACH接人控制实验 实验24 移动台开机、关机实验 实验25 移动台漫游实验 实验26 移动台主叫实验 实验27 移动台被叫实验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篇 实验28 三厘米波测试系统的调试 实验29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实验30 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 实验31 二端口微波网络S参量测量 实验报告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实验操作的细致描述和对结果分析的深度挖掘。以往阅读实验教程,常常会遇到步骤模糊、关键点一带而过的情况,导致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但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实验的步骤都像是一个详细的操作指南,从器材的选择、连接,到软件的配置、参数的设置,都描述得清晰明了,仿佛作者就站在你身边手把手教学。而且,书中不仅提供了“怎么做”,更注重“为什么这样做”。在每个实验的讲解中,都会对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并引导读者思考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据层面。例如,在进行信号频谱分析的实验时,书中会详细解释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作用,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频谱来判断信号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频谱的变化来理解调制方式的影响。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加深对通信信号处理过程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图表,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例如曲线拟合、误差分析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评分作为一名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工程师,我发现这本书在实验设计的精妙性和实用性上,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再局限于那些重复性高、理论意义大于实际应用的老套实验,而是紧密结合了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例如,书中关于信道编码与纠错码的实验部分,提供了多种先进的编码方案(如LDPC、Turbo码)的仿真和实现,并且详细分析了不同编码方案在误码率、编译码复杂度等方面的性能差异。这对于我们理解和选择合适的纠错策略非常有指导意义。另外,书中关于网络协议栈的实验,特别是对TCP/IP协议族深度的剖析,并通过抓包分析和协议栈模拟,让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理解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关键机制的运作。这种实践性的网络知识,是许多理论教材所欠缺的。本书还大胆地引入了一些新兴通信技术,如LoRa、NB-IoT等低功功耗广域网技术的实验,这对于希望了解和掌握未来物联网通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书中的实验报告范例也做得非常专业,指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对于提升工程师的文档撰写能力也大有裨益。
评分从一个刚接触通信工程的新手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一份宝藏。在我最初的认知里,通信工程似乎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感觉遥不可及。然而,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这些“高大上”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它没有上来就堆砌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比如,在介绍基本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时,书中不仅仅给出公式,还配有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让我很容易就能理解ASK、FSK、PSK这些不同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区别。而且,书中的实验部分也考虑到了初学者的实际情况,实验的硬件要求并不算太高,很多实验都可以在模拟器或者相对简单的实验平台上完成。每个实验的步骤都写得非常详细,配有清晰的电路图和操作指导,甚至连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预先列举出来了,这让我每次动手做实验时都充满了信心,减少了很多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的挫败感。更让我喜欢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通信工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比如手机通信、Wi-Fi技术等,这些都让我觉得通信工程离我们很近,也更有学习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对于提升通信工程实验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没有停留在对某个单一技术或某个孤立现象的讲解,而是将通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从不同维度设计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验。例如,在学习了基本的信号调制解调技术之后,书中紧接着就安排了关于信道衰落、噪声干扰对通信质量影响的实验,并通过引入一些简单的信道模型来模拟真实环境,让我们直观地感受这些因素对信号的影响程度。这种系统性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对通信系统整体运作的认知框架。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还预见性地引入了一些未来通信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例如,关于认知无线电的初步实验,以及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6G)的一些设想和初步探索。虽然这些内容可能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书中通过简化的模型和仿真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些前沿领域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培养创新思维和紧跟技术潮流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实验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引领我们探索通信工程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它在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前瞻性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并非是那些教科书式的理论讲解,而是它在实操层面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通信工程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将这些抽象概念具象化、并转化为实际应用,则离不开扎实的实验训练。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的实验项目设计得非常贴合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热点,例如,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软件无线电(SDR)的实验部分,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SDR平台搭建简单的通信链路,从信号的生成、调制、传输到解调、解调,整个过程被拆解得细致入微。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也十分完善,并且附带了详细的注释,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理解代码背后的逻辑。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强调“为什么这么做”。在每个实验的引导部分,都会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回顾和补充,帮助我们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步骤操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深度,也培养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前沿的实验技术,如5G NR的初步仿真、物联网通信协议的实现等,这让我对未来的通信技术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