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
定價:68.00元
作者:喬治·伯裏曼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68172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優質譯本
沒有難懂、消滅晦澀
該書同樣適閤沒有繪畫基礎的讀者
準確學名
沒有查不到、更新舊學名
古舊學名采用現代學名
網絡查閱更方便
裸背裝幀
可180度完全展開,便於臨摹★★★★★推薦閱讀
《性心理學》《優雅是如何煉成的》《你所走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把每一寸光陰過成良辰美景》
內容提要
《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收羅瞭伯裏曼先生的手稿圖片1000多幅。
《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詳細闡述瞭人體的骨骼和肌肉,並把復雜的人體簡化為方塊和綫條的組閤,用以錶現運動中肌肉和骨骼的變化。
《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中的人體解剖學知識對畫者來說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目錄
目錄
人體輪廓
人體輪廓要怎麼畫 2
人體的比例 6
測量方法 8
骨骼間的銜接、穿過和固定 13
平衡 19
節奏 22
鏇轉和扭動 25
光和陰影 28
頭部
頭部 32
頭骨 33
頭部畫法 37
頭部透視畫法 40
頭部組塊分布 44
頭部構造 47
頭部結構的平麵 49
視平綫上方 56
視平綫下方 58
頭部的平麵 60
頭部的圓和方 62
方形構築頭部 64
橢圓構築頭部 67
頭部的光與陰影 68
成人與孩子頭部劃分比較 71
麵部肌肉與錶情 75
下頜運動 77
五官
眼 80
耳 82
鼻 85
口 90
頸部
頸部 94
頸部肌肉 96
頸部運動 98
軀乾
軀乾(一) 105
軀乾(二) 116
手臂
手臂剖析 131
上臂 136
前臂 145
肩部與手臂體塊畫法 150
手臂與前臂畫法 151
鏇肌 154
肘部 156
手
手的錶現 164
手腕與手 167
手腕骨骼 169
手和手臂的結構 170
手的解剖 172
手的肌肉(一) 174
手的肌肉(二) 176
手掌視圖 179
手掌拇指側 181
手的小指側 185
拇指 189
拇指解剖 192
手指 196
手指解剖 198
拳頭 206
指關節 209
嬰兒的手 211
骨盆
骨盆 215
髖部 217
腿
腿的前視圖 220
腿的內側視圖 222
腿的外側視圖 223
腿的後視圖 224
膝部以下肌肉 225
大腿的前視圖 228
大腿的內側視圖 229
膝部 231
足部
運動 238
足部形態 239
足部外側視圖 241
足部的骨骼和肌肉 242
足的機械運動原理 243
服飾
著裝 246
時尚 248
構成 249
著裝形體 250
褶皺 253
褶皺的種類 253
兜布形褶皺 256
摺綫形褶皺 257
管形褶皺 260
半搭扣形褶皺 261
螺鏇形褶皺 264
垂落形褶皺 266
垂落形、飛舞形褶皺 267
呆滯形褶皺 268
體積 270
韻律 271
作者介紹
喬治·伯裏曼
美國畫傢,曾任紐約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他所總結的繪畫體係沿用至今,成為現在各高校人體繪畫標準的學習教程。
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齣版,是人們學繪畫的工具書。
文摘
序言
我常常在深夜裏,伴著颱燈的光,沉浸在這本《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之中。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畫”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為何這樣畫”的哲學指南。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節奏感”和“動態綫”的深入剖析。在之前,我畫的人物總是顯得 static,缺乏靈魂,像是僵硬的模特。但伯裏曼通過引導我觀察脊柱的 S 形彎麯,肩膀的傾斜角度,以及四肢的延伸感,讓我理解到人體本身就是一條流動的綫條,充滿瞭生命力和韻律。書中大量的例圖,從簡單的站姿到復雜的運動姿勢,都清晰地展示瞭如何通過幾條簡單的輔助綫勾勒齣人體的大緻動態,然後再逐步添加肌肉和細節。這種從宏觀到微觀的講解方式,讓我這個容易被細節壓垮的初學者,能夠更有條理地進行創作。我甚至開始嘗試在自己的速寫本上,不看書,隻憑著腦海中的記憶,去捕捉街上行人匆匆的身影,而驚喜地發現,自己畫齣的動態已經比以前生動瞭許多。這種成就感,來自於對人體結構理解的深化,也來自於這本書賦予我的自信。
評分這本書《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教會我如何繪製人體,更在於它徹底改變瞭我對“觀察”的理解。在閱讀之前,我畫人體,總是在“看”和“畫”之間産生斷層。而這本書,則讓我學會瞭如何“看”齣結構,如何“看”齣動態,如何“看”齣光影。它不僅僅是提供瞭大量的圖例,更是引導我思考,為什麼是這樣的形狀?為什麼是這樣的肌肉走嚮?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觀察人體的大門。我記得我曾經對著書中的“手臂肌肉”圖,反復練習,直到能夠憑著記憶,準確地畫齣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起伏。這種理解性的學習,讓我在今後的創作中,不再依賴於臨摹,而是能夠更加獨立地進行創作。
評分這本《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沉甸甸的藝術聖經,尤其對於我這種從零開始,對著人體解剖圖譜望而生畏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翻開第一頁,我立刻被其嚴謹的結構和清晰的邏輯所吸引。它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骨骼肌肉圖,而是從最基礎的比例、動態和形體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人體是如何由最簡單的幾何體構成的。作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拆解,再耐心組閤,讓我這個曾經認為人體繪畫是藝術傢專屬技能的門外漢,開始逐漸窺探其中的奧秘。我記得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就對著書裏的“頭部比例”章節,一遍又一遍地畫著那些輔助綫和基本形狀,感受著臉部五官是如何在骨骼和肌肉的基礎上“長”齣來的。書中的插圖不是那種過於寫意的風格,而是精準地展示瞭肌肉的走嚮、骨骼的起伏,甚至是不同角度下人體結構的細微變化。這讓我意識到,畫好一個人體,不僅僅是觀察,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內在的構造。尤其是書中關於“骨骼-肌肉”關係的闡述,讓我在畫作中不再感到生硬,而是能賦予人物自然的張力和生命力。
評分讓我最為震撼的是《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中對於“透視”在人體繪畫中的應用。之前我畫人物,常常會忽略透視的重要性,導緻人物看起來扁平,缺乏空間感。這本書則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如何在人體繪畫中運用透視原理,讓人物仿佛“站”在紙麵上。無論是近大遠小的手臂,還是傾斜角度的人體,這本書都給齣瞭清晰的講解和繪製方法。我曾經因為畫不好角度復雜的人物而感到沮喪,但這本書中的“透視下的軀乾”章節,讓我茅塞頓開。它不僅僅是講解理論,更是提供瞭實操性的方法,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掌握如何處理人體在不同透視角度下的錶現。如今,我在畫一些帶有景深的人物時,自信多瞭,也能夠更好地錶現齣空間的縱深感。
評分《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這本書,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總是覺得人體繪畫太過復雜,難以入手。但這本書從最基礎的“基本形體”開始,一步步地引導我理解人體是如何由這些基本形體構成的。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骨骼概括”的講解,它讓我明白,即使是復雜的骨骼,也可以用簡單的綫條和形狀來錶示。這極大地減輕瞭我對人體解剖學的恐懼感。我記得我花瞭很多時間,就對著書中的“站立姿勢”練習,先用簡單的幾何體勾勒齣人體的大緻輪廓,然後再逐步添加肌肉和細節。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讓我非常有成就感,也讓我越來越有信心去挑戰更復雜的人體姿勢。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繪畫,尤其是人體繪畫,最怕的就是“形而上學”,講一堆虛頭巴腦的東西,卻找不到落腳點。《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這本書,完全避免瞭這個問題。它就像一位極具耐心的老師,將復雜的人體結構,一點一點地分解成最容易理解的幾何形狀和基本體塊。從頭部到腳部,從正麵到側麵,每一個部分都被細緻地分析,並且附有清晰的插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骨骼的簡化”和“肌肉的概括”的講解。它讓我明白,在繪畫初期,不必追求每一個細節的準確,而是要抓住人體最主要的結構和動態。通過理解這些基本原理,我纔能在後續的創作中,有意識地去添加細節,而不是盲目地堆砌。我記得我花瞭很長時間,就對著書中的“腿部結構”章節,反復練習,直到能夠輕鬆地畫齣大腿和小腿的動態和比例。
評分坦白說,《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這本書,是我藝術學習道路上的一座裏程碑。它不僅僅是教會我如何畫齣一個人體,更是教會我如何“看”人體。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畫人物常常隻是憑著感覺,或者臨摹一些比較成熟的作品,但總感覺自己沒有抓住核心。而伯裏曼通過對人體解剖學的透徹講解,讓我明白,每一個肌肉的形狀,每一個骨骼的突齣,都服務於人體的功能和運動。比如,書中關於“背部肌肉”的講解,我纔明白為什麼一個人在用力時,背部會有如此豐富的層次感。通過理解這些深層的結構,我開始能夠主動地去觀察和分析我所看到的人體,而不是被動地復製。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我甚至開始在生活中,觀察路人的肢體語言,嘗試去理解他們為何會做齣那樣的動作,而這又反過來滋養瞭我的繪畫創作。
評分我不得不說,《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這本書,是給我帶來最大改變的工具書之一。它不僅僅是關於“畫”的技巧,更是關於“理解”的啓迪。在書中,我看到瞭作者對於人體學的深入研究,以及他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繪畫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性彆和年齡的人體差異”的分析。它讓我意識到,男性和女性在骨骼結構、肌肉分布上存在著微妙的差異,而兒童和成年人的人體比例也截然不同。這種細緻的觀察和分析,讓我在塑造不同角色時,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其生理特徵,避免畫齣韆篇一律的人物。我曾經因為畫不好女性角色而苦惱,但這本書中的相關章節,讓我理解瞭骨盆和肩部的不同,讓我畫齣的女性形象更加柔美和真實。
評分閱讀《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的過程,是一種持續的“頓悟”。這本書並非一次性灌輸知識,而是在不同章節,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強化對人體結構的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光影”與“結構”之間關係的闡述。它讓我明白,光影並不是隨意添加的,而是直接受人體結構的起伏和朝嚮影響的。通過理解瞭骨骼和肌肉的走嚮,我纔能更準確地判斷光綫在人體錶麵産生的明暗變化,從而賦予人物更強的立體感和體積感。書中大量的陰影繪製示範,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是憑空去畫陰影,而是能夠根據結構來推測陰影的走嚮和範圍,讓我的畫作更加真實可信。
評分每次拿起《伯裏曼人體繪畫:從入門到精通(學美術繞不開的工具書!)》,我都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細緻入微的解剖學探索,但又比枯燥的教科書有趣得多。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關節”和“骨骼連接點”的講解。之前我畫手臂時,總覺得肘部和肩膀的位置有些奇怪,不夠自然。這本書則用清晰的圖解和文字,解釋瞭各個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比如,通過理解肱骨、橈骨、尺骨以及肩胛骨之間的配閤,我纔真正明白為什麼手臂可以做齣如此多樣的動作。書中甚至還詳細地分析瞭不同體型的人體,比如豐滿型、瘦削型,以及他們在外形上如何受到骨骼和肌肉的影響,這對於我塑造不同角色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我記得我為瞭理解胸肌和腹肌的起伏,專門對著書中的圖反復練習,觀察它們在不同體態下的變化。這種對細節的專注,讓我逐漸擺脫瞭“畫皮”的階段,開始嘗試“畫骨”和“畫肉”,讓我的作品更具立體感和真實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