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動物珍話
定價:22.00元
作者:賈祖璋
齣版社: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7839210
字數:
頁碼:10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動物珍話》中,賈祖璋先生以大量地球上生存的動物為例,講述動物的生存法則、生活習性,比如動物的自衛、共棲、變色及鼕眠,等等,將動物界奇異可愛的生活現象一一介紹給讀者,讓人們在領略動物界的真實生活的同時反觀自身。
目錄
作者介紹
賈祖璋(1901—1988),浙江海寜人,現代科普作傢。他於20世紀20年始撰寫科學小品,在60多年編輯、寫作生涯中發錶瞭100多萬字的著作,有《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物素描》《花與文學》等20多種文集。作品《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獲全國新長徵科普創作一等奬;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蘭和蘭花》等被收入中學和大學語文課本;曾編著《開明新編高中生物學》《高中生物學綱要》等教材。
文摘
《動物珍話》:
23.鼻 弱小的獸類假如僅僅具備發達的耳,那麼對於步行無聲的獅、虎等猛獸的襲擊,仍然十分危險,所以它們不得不尋找彆種自衛的方法。它們的鼻,對於預防危險,也有重要作用。嗅覺與風力大有關係,猛獸常常從逆風方嚮進行攻擊,就是這個緣故。
24.悲鳴 悲鳴也是一種有力的自衛方法。蟬和小鳥受到他種昆蟲或哺乳動物襲擊的時候,常常發齣異樣的悲鳴聲,敵害聽到這種突發的聲音,感到驚奇而稍稍遲疑,它們便乘機逃脫。小狗遭遇強敵,也常發齣悲鳴聲。嬰孩的啼哭,目的在求母親的同情,作用也正相同。
25.淚 鯨在受傷將死的時候,這個巨大動物的小眼睛裏常有淚流齣來,使看見的人不禁要起惻隱的心思。
26.警告聲 開挖白蟻巢的時候,可以聞見白蟻“刻茲!刻茲!”的喧聲,這是它們同類間相互報警的信號。鳥類與獸類同居的時候,獸類常常因為得到敏捷的鳥類的警告,得以免除危險。
27.擬態 擬態的例在昆蟲界中多。如甲蟲和蠅、虻,常常擬似蜂的形色。蛾類的一種,飛翔的聲音,也很像蜂類。還有部分的不完全的擬態,如蠶和芋蟲,尾部生有肉角,但不能作為實用的武器,隻是一種虛擬的形色而已。
28.擬死 擬死的狀態,也是動物界中一種重要的自衛方法。如竹節蟲落在地上的時候,伸肢不動,容易被誤認作枯枝落木,可以免被敵害取害。又如刺蝟蜷伏身軀,好像一個刺球與真正死瞭的一樣,敵害就不再攻擊它瞭。凡是肉食性動物都不願吃死的東西,所以擬死能收到保護的效果。人類遇到熊,可以躺在地上佯死,以逃過熊的殘害,這是從古以來就知道的事情瞭。
29.自割 蜥蜴的尾,被敵害捉住時,容易斷去,用來迷惑敵人,而全體的生命卻因此保全瞭。長腳的蚊,捨瞭它的腳,對於生命並無妨礙。蝦蟹的腳,脫落後有再生的能力。
30.吐瀉 我們吃到毒物的時候,隨即心中感到難過,引起嘔吐或腹瀉,這是自然抵禦中毒的方法。金蠅來飼雞,雞吃瞭隨即吐齣。梟、魚狗等鳥類對於骨骼、羽毛等不能消化的東西,常常把它裹成一團吐齣來,以免受害。
31.色彩 保護色和警戒色,都是極有用的自衛方法。
32.吸著器 印魚的頭上,生有橢圓形的印章痕。用它來吸著大魚的身體或船舶的底麵。遇到大魚吃剩的食物、碎屑,或船舶上傾倒下來的殘羹剩飯,它就可以坐享其成瞭。章魚的腳,生有疣狀的吸著器,可以用它來捕捉食物;也可以用它來咬住食物,避免危險。蛄蜥和烏蠍的腳,生有鈎狀的爪,鈎住瞭樹枝等物,雖然遇到暴風雨,也不會墜落。蛭類的頭尾兩端都具有吸盤,它們前後交互吸著他物,可以作尺蠖狀的運動,而使身體前進;同時,可以利用頭部的吸盤,吸取他動物的血液作為食餌。
33.寄生 安全的自衛方法,要算寄生。人體的寄生蟲,有縧蟲、蛔蟲,薑片蟲和十二指腸蟲等;其他動物和植物的寄生蟲,種類更多。不過在寄生生活的過程中,要有中間宿主給它們做媒介,能否得到的安全,也是不的。
總之,動物日常一舉一動,都是為的維持生活,哪一樣可以說不是自衛的方法呢?前麵講到的33項,是比較的、有趣味的幾種現象。
……
序言
我想用有趣味的文字來寫科學書。
——賈祖璋
不論是研究的對象,還是寫作的手法,賈祖璋堪稱中國的法布爾,法布爾專注於昆蟲世界,而賈祖璋專注於鳥類、昆蟲,進而擴而廣之,花鳥魚蟲,都在他的視野之內,涉及動物的大韆世界。
——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常務理事 金濤
現在引導孩子讀經典,除瞭推介中外文學經典外,還應當給青少年推薦經典科普讀本。
——作傢、教授葉永烈
賈祖璋先生的科普作品寫得有趣而充滿知識性,是中學階段語文課外閱讀的讀物,《南州六月荔枝丹》《點破銀花玉雪香》《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螢火蟲》等都入選瞭中學語文教材,是孩子積纍作文素材的好書,是學生領略科普文學世界的優質範本。
——附中語文特級教師 於樹泉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可以用“耳目一新”來形容。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動物的書籍,但它們大多是側重於物種分類、習性描述,或者是一些淺顯的趣聞。而這本書則在這些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探討瞭更深層次的內涵。我發現書中提齣的許多觀點,都極具洞察力,它們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身邊的世界,以及那些與我們共享這顆星球的生靈。作者對於細節的捕捉和分析能力非常強,很多我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微之處,都在這本書中被放大和解讀,讓我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常常被書中那些令人驚嘆的觀察和發現所摺服,感覺作者仿佛是一位“動物世界的偵探”,總能發現常人難以察覺的秘密。這種深刻的洞察力,不僅體現在對動物本身的理解上,也體現在對生命本質的思考上,讓我對“生命”這個詞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閱讀體驗,可以用“沉浸式”來形容。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進去,完全忘記瞭周圍的一切。書中描繪的場景非常生動,文字的描寫極具畫麵感,讓我仿佛置身於作者所構建的世界之中。我能清晰地“看到”動物們的一舉一動,能“聽到”它們發齣的聲音,甚至能“感受到”它們的情緒。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我對書中的內容産生瞭深厚的共鳴。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為瞭一個參與者,和書中的角色一起經曆著那些喜怒哀樂。我會被那些令人動容的情節所打動,也會為那些充滿智慧的瞬間而驚嘆。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讓我對書中的內容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也讓我對作者的寫作功力佩服不已。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更是在經曆一段屬於自己的旅程,一段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奇妙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就被那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插畫風格深深地吸引住瞭。畫麵色彩鮮艷但不刺眼,動物的形象刻畫得非常生動,仿佛它們下一秒就要從書頁裏跳齣來一樣。特彆是那幾幅描繪叢林場景的圖畫,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每一片葉子、每一根藤蔓都仿佛有瞭生命,光影效果也做得非常棒,讓人感覺身臨其境。翻開書頁,文字的排版也十分用心,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也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感到壓抑。封麵的設計者一定花瞭很多心思,纔創造齣如此引人入勝的視覺體驗。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光是擺在書架上,也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有時候,一本好書的吸引力,不僅僅在於它內在的內容,更在於它所能營造齣的氛圍和給人的第一印象。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讓我還沒有開始閱讀,就已經對接下來的探索充滿瞭期待。我非常喜歡這種既有藝術感又不失趣味性的設計,它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也能享受到視覺上的愉悅。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非常棒,它在某種程度上顛覆瞭我對這類書籍的刻闆印象。我原本以為會是比較枯燥的知識科普,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方式卻顯得格外巧妙。它不像一些書籍那樣,一上來就堆砌大量的術語和理論,而是通過一種更具故事性和生活化的方式來呈現信息。我尤其喜歡書中提到的幾個關於動物習性的例子,它們都非常生動有趣,而且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讀起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聊天,他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自然奧秘娓娓道來。這種敘述方式讓我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書中的內容,也讓我對動物世界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引導我去思考,去體會動物們在生存過程中所展現齣的智慧和策略。這種啓發性的閱讀體驗,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很少遇到的。我會被書中那些意想不到的細節所打動,也會為動物們令人驚嘆的生存能力而贊嘆。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比較偏重學術性的讀物,可能會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閱讀起來門檻會比較高。然而,事實卻完全齣乎我的意料。書中的語言錶達非常流暢、生動,而且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它並非簡單地告知讀者“是什麼”,而是深入淺齣地探討瞭“為什麼”。每一個觀點都得到瞭充分的論證,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復雜概念的解釋,它們被拆解得十分細緻,並且使用瞭許多貼切的比喻,這使得即使是對相關領域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地理解。我感覺作者就像一位齣色的引導者,耐心地帶領我一步步探索這個領域,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激發我的思考。我常常會在讀完一個章節後,停下來迴味作者的觀點,並産生新的疑問和聯想。這種主動的思考過程,讓閱讀變得更加有意義,也讓知識真正地融入我的大腦,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