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冈密卷高中生物(选修1、3)配人教版
:19.80元
作者:王后雄 主编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5月第4版,2013年9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37170635
字数:233000
页码:180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目录
部分 单元分级检测卷
单元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单元检测卷(A级)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2 微生物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单元检测卷(A级)
微生物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3 酶的基础知识单元检测卷(A级)
酶的基础知识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4 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单元检测卷(A级)
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5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程序单元检测卷(A级)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程序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6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7 植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植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8.动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动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9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单元检测卷(A级)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10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单元检测卷(A级)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单元检测卷(B级)
第二部分 综合能力评估卷
综合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卷
综合2 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评卷
综合3 现代生物科技测评卷
第三部分 模块终结测试卷
测试1 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测试2 高考水平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内容提要.
基本信息
书名:黄冈密卷高中生物(选修1、3)配人教版
:19.80元
作者:王后雄 主编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5月第4版,2013年9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37170635
字数:233000
页码:180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编辑推荐
同步单元检测
培训标准测评
家教质量测控
学业水平考试
高考水平考试
内容提要
目录
部分 单元分级检测卷
单元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单元检测卷(A级)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2 微生物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单元检测卷(A级)
微生物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3 酶的基础知识单元检测卷(A级)
酶的基础知识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4 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单元检测卷(A级)
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5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程序单元检测卷(A级)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程序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6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7 植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植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8.动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A级)
动物细胞工程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9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单元检测卷(A级)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单元检测卷(B级)
单元10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单元检测卷(A级)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单元检测卷(B级)
第二部分 综合能力评估卷
综合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卷
综合2 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评卷
综合3 现代生物科技测评卷
第三部分 模块终结测试卷
测试1 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测试2 高考水平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丰富度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我手里拿的只是课本本体,但从书中的一些提示和附注可以看出,出版社为这套教材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生态系统。例如,它在一些实验指导部分,会明确指出可以在线观看相关的操作演示视频,这对于初次接触某些实验操作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避免了因为操作失误而影响对原理的理解。另外,每章末尾的自我评估部分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会根据你的回答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告诉你应该回顾哪一页的哪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让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习不再是一个“学完就走”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种课本内外的联动,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评分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这本书在文化融入和地方特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局限于泛泛而谈的通用知识,而是巧妙地将一些与我们本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相关的案例融入到学科知识的讲解中。比如在讲解生态学概念时,可能会引用本地特有的动植物群落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在讲解社会发展规律时,也会结合本地的历史进程进行探讨。这种“土生土长”的案例,极大地拉近了书本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原本抽象的教材内容变得鲜活、可感。它不仅教授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有温度、有地域特色的教材,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之书,它教会我们的远不止是书本上的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比较柔和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很不错,厚实而又不失韧性,那种油墨的味道也比较淡,对眼睛不太刺激,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阅读的学生来说太友好了。内页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号适中,行距合理,使得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和图表的展示,颜色搭配得很有层次感,既能突出重点,又不会显得花哨。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开头部分设置的一些“预习导航”或者“知识导览”的小版块,它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本章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让人在开始阅读之前就能对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比那种直接丢出一堆知识点的教材效率高多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在用户体验上的深厚功力,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学习伴侣,让人愿意主动去翻阅和探索里面的知识。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知识结构的组织上,体现出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不同的主题模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前一个单元学习的基础原理,会无缝衔接到下一个单元的实际应用中,形成了一种“理论—实践—深化”的良性循环。这种设计极大地帮助了我建立起知识的系统性框架,不再觉得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而且,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阅读起来毫无割裂感,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每一步都有铺垫和呼应。对于那些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种系统性结构无疑是最好的导航地图,能让他们快速定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起坚实的知识网络。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是教科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时,作者采用了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辅助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比如在讲解某一自然现象时,它不会直接套用复杂的公式,而是先从我们身边能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层层递进,直到自然而然地引出理论核心。我感觉作者非常懂得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既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又容易对枯燥的理论产生抵触情绪。这本书巧妙地平衡了知识的准确性和趣味性。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每个知识点后面附加的“拓展思考”栏目,这些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很多都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回顾,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联想或者提出假设,真正做到了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填鸭式灌输。这种引导式的学习路径,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主动探索的乐趣,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