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全新修订 精装珍藏
定价:45.00元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50217454
字数:
页码:38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荣获“科学时报读书杯”科普创作奖(2005)
第三届“吴大猷科普奖”(2006)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7)
中国版《时间简史》,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备,超好看的科普佳作
内容提要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全新修订)》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全新修订)》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全新修订)》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目录
序
黄金时代
乌云
火流星
白云生处
曙光
殊途同归
不确定性
决战
歧途
回归经典
不等式的判决
新探险
尾声
外一篇
海森堡和德国
原子弹计划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人名索引
作者介绍
曹天元,出生于上海,足迹遍历内地、香港和美国,现居香港。本人不愿透露具体身份。
文摘
我们的故事要从1887年的德国小城——卡尔斯鲁厄(Karlsruhe)讲起。美丽的莱茵河从阿尔卑斯山区缓缓流下,在山谷中辗转向北,把南方温暖湿润的风带到这片土地上。它本应是法德两国之间的一段天然边界,但在1870年,雄才大略的俾斯麦通过一场漂亮的战争击败了拿破仑三世,攫取了河对岸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也留下了法国人的眼泪和我们课本中震撼人心的《后一课》的故事。和阿尔萨斯隔河相望的是巴登邦,神秘的黑森林从这里延展开去,孕育着德国古老的传说和格林兄弟那奇妙的灵感。卡尔斯鲁厄就安静地躺在森林与大河之间,无数辐射状的道路如蛛网般收聚,指向市中心那座的18世纪的宫殿。这是一座安静祥和的城市,据说它的名字本身就是由城市的建造者卡尔(Karl)和“安静”(Ruhe)一词所组成。对于科学家来说,这里实在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可以安心做研究的好地方。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正站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专心致志地摆弄他的仪器。那时候,赫兹刚刚30岁,新婚燕尔,也许不会想到他将在科学史上成为和他的老师亥姆霍兹(HermannyoHelmholtz)一样鼎鼎有名的人物,他不会想到将和汽车大王卡尔·本茨(Carl Benz)一起成为这个小城的骄傲。现在,他的心思只是完完全全地倾注在他那套装置上。
赫兹给他的装置拍了照片,不过在19世纪80年代,照相的网目铜版印刷技术还刚刚发明不久,尚未普及,以致连好的科学杂志如《物理学纪事》(Anna.Zeder Physik)都没能把它们印在论文里面。但是我们今天已经知道,赫兹的装置是很简单的: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电火花发生器,有两个大铜球作为电容,并通过铜棒连接到两个相隔很近的小铜球上。导线从两个小球上伸展出去,缠绕在一个大感应线圈的两端,然后又连接到一个梅丁格电池上,将这套古怪的装置连成了一个整体。
赫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两个几乎紧挨在一起的小铜球,然后合上了电路开关。顿时,电的魔力开始在这个简单的系统里展现出来:无形的电流穿过装置里的感应线圈,并开始对铜球电容进行充电。赫兹冷冷地注视着他的装置,在心里面想象着电容两端电压不断上升的情形。在电学的领域攻读了那么久,赫兹对自己的知识是有充分信心的。他知道,当电压上升到2万伏左右,两个小球之间的空气就会被击穿,电荷就可以从中穿过,往来于两个大铜球之间,从而形成一个高频的振荡回路(Lc回路)。但是,他现在想要观察的不是这个。
果然,过了一会儿,随着细微的“啪”的一声,一束美丽的蓝色电花爆开在两个铜球之间,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细小的电流束在空气中不停地扭动,绽放出幽幽的荧光来。火花稍纵即逝,因为每一次振荡都伴随着少许能量的损失,使得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快又降到击穿值以下。于是这个怪物蓄锐,继续充电,直到再次恢复饱满的精力,开始另一场火花表演为止。
赫兹更加紧张了。他跑到窗口,将所有的窗帘都拉上,同时又关掉了实验室的灯,让自己处在一片黑暗之中。这样一来,那些火花就显得格外醒目而刺眼。赫兹揉了揉眼睛,让它们更为习惯于黑暗的环境。他盯着那串间歇的电火花,还有电火花旁边的空气,心里面想象了一幅又一幅图景。他不是要看这个装置如何产生火花短路,他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证那虚无缥缈的“电磁波”的存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啊,它看不见,摸不着,到那时为止谁也没有见过、验证过它的存在。可是,赫兹对此是坚信不疑的,因为它是麦克斯韦(Maxwell)理论的一个预言,而麦克斯韦理论……哦,它在数学上简直得像一个奇迹!仿佛是上帝之手写下的一首诗歌。这样的理论,很难想象它是错误的。赫兹吸了一口气,又笑了:不管理论怎样无懈可击,它毕竟还是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呀。他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在心里面又推想了几遍,终于确定自己的实验无误:如果麦克斯韦是对的话,那么每当发生器火花放电的时候,在两个铜球之间就应该产生一个振荡的电场,同时引发一个向外传播的电磁波。赫兹转过头去,在不远处,放着两个开口的长方形铜环,在接口处也各镶了一个小铜球,那是电磁波的接收器。如果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就会飞越空间,到达接收器,在那里感生一个振荡的电动势,从而在接收器的开口处也同样激发出电火花来。
实验室里面静悄悄的,赫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他的眼睛已经看见那无形的电磁波在空间穿越。当发生器上产生火花放电的时候,接收器是否也同时感生出火花来呢?赫兹睁大了双眼,他的心跳得快极了。铜环接收器突然显得有点异样,赫兹简直忍不住要大叫一声,他把自己的鼻子凑到铜环的前面,明明白白地看见似乎有微弱的火花在两个铜球之间的空气里跃过。是幻觉,还是心理作用?不,都不是。一次,两次,三次,赫兹看清楚了:虽然它一闪即逝,但上帝啊,千真万确,真的有火花正从接收器的两个小球之间穿过,而整个接收器却是一个隔离的系统,既没有连接电池也没有任何的能量来源。赫兹不断地重复着放电过程,每一次,火花都听话地从接收器上被激发出来,在赫兹看来,世上简直没有什么能比它更加美丽了。
……
序言
这本书的精装版本,光是拿在手里就有一种令人愉悦的质感,书页的厚度、墨迹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者的用心。而书的内容,更是如同其外表一样,值得细细品味。作者在讲述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时,没有采用枯燥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将科学家的个人经历、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甚至是一些生活趣事巧妙地融入其中。这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人情味,也让我更能理解那些科学理论是如何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创造出来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确定性原理”等核心概念的解读,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画面,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微观粒子的奇特行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解物理知识,更是在展现科学精神,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魅力,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外观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硬挺的精装封面,搭配着细腻的文字印刷,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被珍视的感觉。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充实,其载体本身也应该是一件艺术品。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内容的过程中,我更是深陷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迷宫,却又乐此不疲地寻找着出路。作者对于量子力学发展史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谨,却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没有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将他们刻画成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困惑的普通人,这让我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思想,也更能体会到他们探索未知时所经历的艰辛与喜悦。书中对一些核心概念的阐释,更是深入浅出,即使是没有深厚物理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大致领会其精髓。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解释那些看似违反直觉的量子现象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它们巧妙地帮助我跨越了理解的鸿沟,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量子世界的奇妙。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及那些科学家的每一个猜想。那些关于概率、不确定性、叠加态的讨论,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善于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埋下深刻的哲学思考,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被引导至更深层次的讨论。我喜欢他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历史轶事和人物传记,这不仅让阅读过程更加有趣,也让我对那些伟大的头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仿佛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坚持,波尔的豁达,海森堡的焦虑,以及薛定谔的困惑,他们每一个人的思想火花,都汇聚成了点亮量子物理学这片星空的璀璨光芒。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科学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充满曲折、碰撞、以及无数次“不确定性”的螺旋上升过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智识的盛宴,从它被我捧在手里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即将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书本的触感、纸张的质感,都透露着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里面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历史。翻开第一页,我便被作者流畅而引人入胜的笔触所吸引。他并非直接抛出晦涩的概念,而是如同一个耐心而充满激情的向导,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那个充满奇思妙想、颠覆认知的量子世界。我尤其喜欢他对科学家们之间思想碰撞的描绘,那些天才们的争论、妥协、甚至是对立,都如同戏剧一般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受到了科学进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人性与智慧的较量。那些关于粒子、波、概率的讨论,在他笔下变得生动形象,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公式,而是充满了哲学思辨的魅力。我时常会在阅读时停下来,回味那些深刻的论断,思考宇宙最深层的奥秘。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科学”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人类不断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伟大精神的体现。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量子物理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科幻电影里那些光怪陆离的特效。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极为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那些复杂到令人望而生畏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甚至充满了戏剧性。他笔下的科学家们,不再是实验室里默默无闻的象牙塔学者,而是充满了激情、理想,甚至偶尔会犯错的普通人。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科学史上的重大争议的细致描绘,那些关于“上帝是否掷骰子”的争论,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真理的来之不易,以及人类对于理解宇宙本质的不懈追求。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最令人费解的量子现象,反而以一种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去解读它们。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一个由概率、叠加和纠缠构成的奇妙领域。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