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郭大夫的診室故事
定價:42.00元
作者:郭啓煜
齣版社:鷺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5913446
字數:
頁碼:25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糖尿病到底是什麼?如何認識糖尿病?如何戰勝糖尿病?
n37個診室瞬間,37個溫暖的故事,揭示患者的喜怒哀樂,醫者的酸甜苦辣……
n帶你認識糖尿病的事實與真相,幫助你減少無知的代價!
n內容提要
大夫,有便宜點的藥嗎?
n我必須要測血糖嗎?
n我能不打胰島素嗎?
n我真的必須住院嗎?
n我的治療方案閤理嗎?
n特效藥,真的有特效嗎?
n……
n你關於糖尿病的一切睏惑,郭大夫都可以告訴你答案!
n本書為您再現糖尿病專傢郭大夫的診室裏的37個場景,講述37個有溫度的糖尿病診療故事,透視37種不同的人生。郭大夫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幫助糖尿病患者真正瞭解自己的疾病,知曉更多的醫學常識,懂得如何愛護自己,做一個智慧的患者,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命運和生活的方嚮,健康而幸福地生活。
n對於醫生和疾病,很多人心存誤解。及時改變錯誤的認知,就可以及時減少無知的代價。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我們也可以瞭解醫生眼中的患者和患者口中的醫生,從而懂得一些有效溝通的技巧。
n目錄
001 醫生到底要乾什麼?
n006 醫生,請聽題!——我的學者型患者
n015 意外的發現
n021 溫老的問題清單
n027 大夫,有便宜點的藥嗎?
n033 執著,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n041 我必須要測血糖嗎?
n048 睏惑的選擇與選擇的睏惑
n054 我能少打兩針嗎?
n062 我能不打胰島素嗎?
n069 我的愛好我做主
n075 一輩子的習慣,我真的改不瞭啦!
n082 齣租車司機的睏擾
n089 老太太的解脫
n096 我真的必須住院嗎?
n102 您能確定我得瞭糖尿病嗎?
n109 我到底該用哪一種藥呢?
n116 問題齣在哪裏瞭?——都是試紙搗的亂
n122 一點心意
n127 醫生,能變通一下嗎?
n134 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嗎?
n144 我的治療方案閤理嗎?
n150 調整飲食習慣,可以慢慢來
n156 齣乎意料的改變
n164 我必須要打胰島素嗎?
n171 都是霧霾惹的禍
n176 胰島素的應用真的是越早越好嗎?
n182 令人糾結的胰島素
n188 貴的,不是適閤的
n194 特效藥,真的有特效嗎?
n200 我為什麼要測晚餐前血糖呢?
n205 我為什麼要用降脂藥呢?
n211 令人揪心的妊娠糖尿病
n217 都是足球惹的禍
n223 我為什麼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n231 我為什麼每次都要測血壓呢?
n237 胖子可不單單要降糖啊!
n作者介紹
郭啓煜,醫學博士、海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海軍總醫院原內分泌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現兼任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副院長。
n1997年任高職以來發錶專業學術論文及科普文章300餘篇。參編專著10餘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科技進步三等奬7項、醫療成果三等奬3項。
n文摘
醫生到底要乾什麼?
n一種深深的無奈逐漸從我的內心深處升騰起來,並慢慢地擴散開來,我感到有種淡淡的而又非常明晰的悲哀縈繞在我的周圍,讓我陡然生齣些許悲壯而又淒涼的感覺。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非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親曆那原本可以避免的血的教訓呢?!醫生到底想乾什麼呢?醫生能乾些什麼呢?我想大多數患者都會終寫齣他們自己的答案。
n“你說什麼?你讓我吃藥?”她的聲調一下子高瞭起來。
n“是的!有什麼疑問嗎?”我平靜地迴答。
n我感覺自己的錶述已經很清楚瞭,而她就坐在我的旁邊,相距不到半米,我想她絕不至於聽不明白。
n我放下手裏的筆,從病曆上抬起頭來,看瞭她一眼。
n撲麵而來的是一道鄙夷的目光,那裏麵飽含著辛辣的嘲諷,還有一絲令人琢磨不透的揚揚自得。
n你不能否認,她還是有些許姿色的。這是一位中年女性,雙目炯炯有神,齊耳的短發,質地考究的一身套裝,顯得瀟灑而乾練。
n“你為什麼讓我吃藥?給個理由吧!”她把雙手交叉在胸前,嚮後靠瞭靠。
n“這是你的檢驗單嗎?”我把手裏的檢驗單嚮她麵前推瞭過去。
n“是又怎麼樣?”她嚮那幾張白色的小紙片不屑地瞥瞭一眼。
n“哦,是這樣的。”我把座椅嚮前移瞭移,把檢驗單朝嚮她,又把筆拿瞭起來。
n“正常的血糖值是多少?你知道嗎?”
n“當然,5678嘛!”她的聲音裏充滿瞭自信,“空腹血糖值小於5.6mmol/L,餐後血糖值小於7.8mmol/L。”
n“很好,迴答得非常正確!”我贊賞道,“可是你的血糖值是多少呢?”
n“那上麵不是寫著嗎!”她往檢驗單上瞄瞭瞄。
n“是啊,這上麵寫著你近幾次檢查的空腹血糖值都在11mmol/L至14mmol/L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值都在16mmol/L至19mmol/L之間。而以你的年齡,空腹血糖值應該控製在6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值應該控製在8mmol/L以下。所以,你現階段的血糖水平很不理想,單靠飲食控製和加強運動是無法達標的。這就是我讓你盡快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我說得很慢,語調平和而深沉。
n在我說話的時候,她一直緊盯著我,似乎在聽,又似乎在想著什麼問題。誰知道呢。
n“是嗎?”她張口說話瞭,“達標怎麼樣?不達標又怎麼樣?”
n她咄咄逼人的口氣讓我的心裏隱隱地升起一絲絲的厭倦和淡淡的不快,我深深地吸瞭口氣,閤上她的病曆。
n“這麼跟你說吧,如果你的血糖一直處於達標狀態,就能讓你大限度地遠離各種大血管和微血管並發癥的睏擾。”看著她那優越自信的錶情,我停頓瞭一下,慢慢說道,“如果你的血糖長期處於失控狀態,就像你現在這樣的話,你患各種並發癥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很容易患上各種眼病、疾病,甚至心梗或腦梗。”
n聽我說完,她突然笑瞭。“你彆說,我這個人還真不怕嚇唬。”她頓瞭頓說,“你怎麼,我都不會的!我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你知道嗎?我每個星期六都去爬一次香山,很多沒病的人都爬不過我。我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讓我這樣的人吃藥,你不是搞錯瞭吧?而且,我看過那些治療糖尿病的藥的說明書,它們都有很多的副作用,你讓我吃那些藥,不是害我嗎?”她振振有詞地說道,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n我苦笑瞭一下,繼續說道:“你現在雖然沒有什麼癥狀,但高血糖對你的損害卻一直存在,這種損害是逐漸進行的,是全身性的,到瞭程度以後,還是不可逆的,所以,糖尿病一旦被發現,越早治療,效果就越好。藥物有副作用不假,但不用藥,任高血糖持續下去,對身體的危害不知要比用藥大多少倍。”她把病曆和檢驗單收進包裏,站瞭起來:“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會用藥的,我對自己瞭解得比你清楚。”
n我感到很睏惑,不由得追問瞭一句:“既然你不想接受治療,那你到醫院乾什麼來瞭?”
n她又笑瞭,笑聲中充滿瞭勝利的喜悅和計劃得逞後的欣慰:“其實,我就是想來看一看你們醫生到底想乾什麼!果然讓我猜中瞭。這可真是太可笑瞭。你們的藥還是自己留著吧。彆老想著賺患者的錢。電視、報紙上說得沒錯,你們真該好好地反省反省自己瞭。”
n她把包背在肩上,使勁地搖瞭搖頭,步履堅定地走瞭齣去。
n我愣瞭好一會兒纔轉過神來。我真不知該說些什麼好,我追到門口望瞭一眼,她早已杳無蹤影。
n我看瞭一下手錶,今天是周四,後天就是周六瞭,我想,那位大姐又會步履矯健地齣現在攀登香山的人流中,我想她還會以生動的語氣嚮她的同伴們講起她到海軍總醫院就醫的經曆,然後與大傢共同聲討醫院的種種不是和黑暗。
n一種深深的無奈逐漸從我的內心深處升騰起來,並慢慢地擴散開來,我感到有種淡淡的而又非常明晰的悲哀縈繞在我的周圍,讓我陡然生齣些許悲壯而又淒涼的感覺。
n那位大姐還會再來看病嗎?是再次來驗證和考察醫院的黑暗,還是真正齣現瞭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後,懷著深深的愧悔的心情前來尋求診治呢?而類似後者的情況,我們實在是遇見得太多瞭。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血的教訓呢?!
n但願那位大姐能一直健康,繼續每周去爬香山。我也但願她能早些再來就診,接受正規的治療,因為隻有這樣,纔能盡可能地延緩或減輕並發癥的睏擾,快樂地享受生活。
n醫生到底想乾什麼呢?醫生能乾些什麼呢?
n我想大多數患者都會終寫齣他們自己的答案。
n還是趕快乾活吧!
n我拿起鼠標在自動呼叫係統上點擊瞭下一位患者的名字。
n……
序言
在茫茫書海中,偶爾會邂逅一本能觸動心弦的作品,而《XH》郭大夫的診室故事,恰恰就是那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不是那種驚心動魄的懸疑小說,也不是宏大敘事的史詩巨著,但它以一種溫潤而細膩的方式,徐徐展開瞭一幅幅人間的百態圖景。每一次翻開,都像推開瞭一扇古老而充滿人情味的小門,門後傳來的是或輕柔或沉重的呼吸,是醫者仁心與病人故事的交織。作者的筆觸,仿佛帶著一股草藥的清香,又仿佛迴蕩著手術室裏沉穩的滴答聲。他沒有刻意渲染離奇的情節,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最平凡卻又最動人的瞬間:一位老奶奶因為孫子的一句“謝謝”,眼角泛起的淚光;一個年輕的父親,在得知診斷結果時,緊緊攥住衣角的手;一位長期飽受病痛摺磨的病人,在看到一絲希望時,重新點燃的眼神。這些瑣碎而真實的生活碎片,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深刻的意義,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主人公的心跳一同起伏。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醫者”這個職業的內涵。它不僅僅是治病救人,更是一種對生命尊重的承諾,一種與病患共同麵對未知與挑戰的陪伴。讀完之後,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種穿透文字的溫度,那是對生命的熱愛,對職業的敬畏,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評分翻開【XH】郭大夫的診室故事,仿佛踏入瞭一個彆樣的時空。在這個時空裏,時間被拉得很慢,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飽滿的果實,需要細細品味。我並沒有預設任何期待,隻是單純地被那種撲麵而來的真誠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醫者,沉穩而有力量,卻又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他沒有將自己置於高高在上的審判者位置,而是以一種平等、尊重的姿態,去描繪那些在生命邊緣徘徊、在病痛中掙紮的人們。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一群鮮活的生命對話。有患者因為一次誤診而經曆的迷茫與痛苦,也有他們在郭大夫的幫助下重拾希望的堅定。我看到瞭生離死彆的無奈,也看到瞭生命頑強的韌性。書中那些關於醫學的專業知識,並沒有讓我感到枯燥,反而因為作者的巧妙處理,變成瞭一種瞭解生命奧秘的窗口。每一次讀到關於疾病的描寫,我都會心生感慨,生命的脆弱與寶貴,在這些故事裏得到瞭最生動的詮釋。這本書讓我更加理解瞭“醫者父母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主動去尋找這類題材的書籍,但《XH》郭大夫的診室故事,卻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方式,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沒有華麗的封麵,也沒有引人注目的營銷,卻用最樸素的文字,講述瞭最動人的故事。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在你疲憊的時候,靜靜地陪在你身邊,給你力量,給你慰藉。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能夠捕捉到那些最細微的情感變化,那些最難以言說的內心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細節而停頓,陷入沉思。例如,書中對於一位年邁的母親,為瞭給患病的兒子爭取治療機會,而奔波於各個醫院的描寫,讓我深受感動。那種母愛的偉大,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上演。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堅韌,也看到瞭人性的光輝。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醫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關於希望、關於人生意義的書。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得到瞭一次洗禮,對生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對於【XH】郭大夫的診室故事,我隻能說,它超齣我的想象,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這是一本能夠安撫心靈的書,它不像那些追求快節奏的暢銷書,而是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流水賬式的記錄,也沒有刻意製造戲劇性的衝突,而是將一個個獨立的診室故事,串聯成一幅幅關於生命、關於人性的畫捲。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精心打磨的珍珠,光芒內斂,卻又閃耀著動人的色彩。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些隱藏在平靜錶象下的波瀾,那些不為人知的掙紮與堅持,都被作者描繪得入木三分。讀到一些感人的片段時,我甚至會停下手中的書,靜靜地思考,去體會那些人物的情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醫學的復雜性,也看到瞭人性的多樣性。它讓我明白,在每一個看似普通的疾病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不平凡的故事,一段不甘平凡的人生。
評分我承認,最初吸引我的是那個略帶神秘感的書名,【XH】郭大夫的診室故事。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纔發現它所蘊含的遠不止於此。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許多我從未留意過,卻又真實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故事。它沒有浮誇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在平淡的敘述中,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每一次閱讀,都像是與郭大夫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他在那裏,靜靜地傾聽,用他的專業與溫情,迴應著一個個或喜或悲的人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細節的描繪,那些微小的動作,那些細微的情緒變化,都被作者捕捉得恰到好處。例如,在描述一位病人康復的喜悅時,作者會細緻地描寫他走齣診室時,步伐的輕快,臉上不自覺的笑容,以及抬頭望嚮天空時,那份久違的釋然。這些細節,讓人物的形象瞬間立體起來,讓我仿佛就站在他們身邊,親眼見證著他們的轉變。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醫學的嚴謹與科學,更看到瞭它背後所承載的巨大的人文關懷。它提醒我,在冰冷的醫學數據之外,每一個病人都擁有一個鮮活的生命,一段獨特的故事,一種值得被尊重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