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郭大夫的诊室故事
定价:42.00元
作者:郭启煜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5913446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如何认识糖尿病?如何战胜糖尿病?
n37个诊室瞬间,37个温暖的故事,揭示患者的喜怒哀乐,医者的酸甜苦辣……
n带你认识糖尿病的事实与真相,帮助你减少无知的代价!
n内容提要
大夫,有便宜点的药吗?
n我必须要测血糖吗?
n我能不打胰岛素吗?
n我真的必须住院吗?
n我的治疗方案合理吗?
n特效药,真的有特效吗?
n……
n你关于糖尿病的一切困惑,郭大夫都可以告诉你答案!
n本书为您再现糖尿病专家郭大夫的诊室里的37个场景,讲述37个有温度的糖尿病诊疗故事,透视37种不同的人生。郭大夫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帮助糖尿病患者真正了解自己的疾病,知晓更多的医学常识,懂得如何爱护自己,做一个智慧的患者,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健康而幸福地生活。
n对于医生和疾病,很多人心存误解。及时改变错误的认知,就可以及时减少无知的代价。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医生眼中的患者和患者口中的医生,从而懂得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
n目录
001 医生到底要干什么?
n006 医生,请听题!——我的学者型患者
n015 意外的发现
n021 温老的问题清单
n027 大夫,有便宜点的药吗?
n033 执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n041 我必须要测血糖吗?
n048 困惑的选择与选择的困惑
n054 我能少打两针吗?
n062 我能不打胰岛素吗?
n069 我的爱好我做主
n075 一辈子的习惯,我真的改不了啦!
n082 出租车司机的困扰
n089 老太太的解脱
n096 我真的必须住院吗?
n102 您能确定我得了糖尿病吗?
n109 我到底该用哪一种药呢?
n116 问题出在哪里了?——都是试纸捣的乱
n122 一点心意
n127 医生,能变通一下吗?
n134 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吗?
n144 我的治疗方案合理吗?
n150 调整饮食习惯,可以慢慢来
n156 出乎意料的改变
n164 我必须要打胰岛素吗?
n171 都是雾霾惹的祸
n176 胰岛素的应用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n182 令人纠结的胰岛素
n188 贵的,不是适合的
n194 特效药,真的有特效吗?
n200 我为什么要测晚餐前血糖呢?
n205 我为什么要用降脂药呢?
n211 令人揪心的妊娠糖尿病
n217 都是足球惹的祸
n223 我为什么要查糖化血红蛋白?
n231 我为什么每次都要测血压呢?
n237 胖子可不单单要降糖啊!
n作者介绍
郭启煜,医学博士、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海军总医院原内分泌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现兼任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副院长。
n1997年任高职以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300余篇。参编专著10余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
n文摘
医生到底要干什么?
n一种深深的无奈逐渐从我的内心深处升腾起来,并慢慢地扩散开来,我感到有种淡淡的而又非常明晰的悲哀萦绕在我的周围,让我陡然生出些许悲壮而又凄凉的感觉。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非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亲历那原本可以避免的血的教训呢?!医生到底想干什么呢?医生能干些什么呢?我想大多数患者都会终写出他们自己的答案。
n“你说什么?你让我吃药?”她的声调一下子高了起来。
n“是的!有什么疑问吗?”我平静地回答。
n我感觉自己的表述已经很清楚了,而她就坐在我的旁边,相距不到半米,我想她绝不至于听不明白。
n我放下手里的笔,从病历上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
n扑面而来的是一道鄙夷的目光,那里面饱含着辛辣的嘲讽,还有一丝令人琢磨不透的扬扬自得。
n你不能否认,她还是有些许姿色的。这是一位中年女性,双目炯炯有神,齐耳的短发,质地考究的一身套装,显得潇洒而干练。
n“你为什么让我吃药?给个理由吧!”她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向后靠了靠。
n“这是你的检验单吗?”我把手里的检验单向她面前推了过去。
n“是又怎么样?”她向那几张白色的小纸片不屑地瞥了一眼。
n“哦,是这样的。”我把座椅向前移了移,把检验单朝向她,又把笔拿了起来。
n“正常的血糖值是多少?你知道吗?”
n“当然,5678嘛!”她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空腹血糖值小于5.6mmol/L,餐后血糖值小于7.8mmol/L。”
n“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我赞赏道,“可是你的血糖值是多少呢?”
n“那上面不是写着吗!”她往检验单上瞄了瞄。
n“是啊,这上面写着你近几次检查的空腹血糖值都在11mmol/L至14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在16mmol/L至19mmol/L之间。而以你的年龄,空腹血糖值应该控制在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该控制在8mmol/L以下。所以,你现阶段的血糖水平很不理想,单靠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是无法达标的。这就是我让你尽快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因。”我说得很慢,语调平和而深沉。
n在我说话的时候,她一直紧盯着我,似乎在听,又似乎在想着什么问题。谁知道呢。
n“是吗?”她张口说话了,“达标怎么样?不达标又怎么样?”
n她咄咄逼人的口气让我的心里隐隐地升起一丝丝的厌倦和淡淡的不快,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合上她的病历。
n“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你的血糖一直处于达标状态,就能让你大限度地远离各种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困扰。”看着她那优越自信的表情,我停顿了一下,慢慢说道,“如果你的血糖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就像你现在这样的话,你患各种并发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很容易患上各种眼病、疾病,甚至心梗或脑梗。”
n听我说完,她突然笑了。“你别说,我这个人还真不怕吓唬。”她顿了顿说,“你怎么,我都不会的!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你知道吗?我每个星期六都去爬一次香山,很多没病的人都爬不过我。我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让我这样的人吃药,你不是搞错了吧?而且,我看过那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的说明书,它们都有很多的副作用,你让我吃那些药,不是害我吗?”她振振有词地说道,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n我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你现在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但高血糖对你的损害却一直存在,这种损害是逐渐进行的,是全身性的,到了程度以后,还是不可逆的,所以,糖尿病一旦被发现,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药物有副作用不假,但不用药,任高血糖持续下去,对身体的危害不知要比用药大多少倍。”她把病历和检验单收进包里,站了起来:“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用药的,我对自己了解得比你清楚。”
n我感到很困惑,不由得追问了一句:“既然你不想接受治疗,那你到医院干什么来了?”
n她又笑了,笑声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计划得逞后的欣慰:“其实,我就是想来看一看你们医生到底想干什么!果然让我猜中了。这可真是太可笑了。你们的药还是自己留着吧。别老想着赚患者的钱。电视、报纸上说得没错,你们真该好好地反省反省自己了。”
n她把包背在肩上,使劲地摇了摇头,步履坚定地走了出去。
n我愣了好一会儿才转过神来。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我追到门口望了一眼,她早已杳无踪影。
n我看了一下手表,今天是周四,后天就是周六了,我想,那位大姐又会步履矫健地出现在攀登香山的人流中,我想她还会以生动的语气向她的同伴们讲起她到海军总医院就医的经历,然后与大家共同声讨医院的种种不是和黑暗。
n一种深深的无奈逐渐从我的内心深处升腾起来,并慢慢地扩散开来,我感到有种淡淡的而又非常明晰的悲哀萦绕在我的周围,让我陡然生出些许悲壮而又凄凉的感觉。
n那位大姐还会再来看病吗?是再次来验证和考察医院的黑暗,还是真正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怀着深深的愧悔的心情前来寻求诊治呢?而类似后者的情况,我们实在是遇见得太多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血的教训呢?!
n但愿那位大姐能一直健康,继续每周去爬香山。我也但愿她能早些再来就诊,接受正规的治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困扰,快乐地享受生活。
n医生到底想干什么呢?医生能干些什么呢?
n我想大多数患者都会终写出他们自己的答案。
n还是赶快干活吧!
n我拿起鼠标在自动呼叫系统上点击了下一位患者的名字。
n……
序言
在茫茫书海中,偶尔会邂逅一本能触动心弦的作品,而《XH》郭大夫的诊室故事,恰恰就是那样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不是那种惊心动魄的悬疑小说,也不是宏大叙事的史诗巨著,但它以一种温润而细腻的方式,徐徐展开了一幅幅人间的百态图景。每一次翻开,都像推开了一扇古老而充满人情味的小门,门后传来的是或轻柔或沉重的呼吸,是医者仁心与病人故事的交织。作者的笔触,仿佛带着一股草药的清香,又仿佛回荡着手术室里沉稳的滴答声。他没有刻意渲染离奇的情节,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最平凡却又最动人的瞬间:一位老奶奶因为孙子的一句“谢谢”,眼角泛起的泪光;一个年轻的父亲,在得知诊断结果时,紧紧攥住衣角的手;一位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在看到一丝希望时,重新点燃的眼神。这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碎片,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主人公的心跳一同起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医者”这个职业的内涵。它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承诺,一种与病患共同面对未知与挑战的陪伴。读完之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穿透文字的温度,那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职业的敬畏,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评分对于【XH】郭大夫的诊室故事,我只能说,它超出我的想象,给我带来了太多惊喜。这是一本能够安抚心灵的书,它不像那些追求快节奏的畅销书,而是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流水账式的记录,也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将一个个独立的诊室故事,串联成一幅幅关于生命、关于人性的画卷。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珍珠,光芒内敛,却又闪耀着动人的色彩。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波澜,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与坚持,都被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读到一些感人的片段时,我甚至会停下手中的书,静静地思考,去体会那些人物的情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医学的复杂性,也看到了人性的多样性。它让我明白,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疾病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一段不甘平凡的人生。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主动去寻找这类题材的书籍,但《XH》郭大夫的诊室故事,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没有华丽的封面,也没有引人注目的营销,却用最朴素的文字,讲述了最动人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友,在你疲惫的时候,静静地陪在你身边,给你力量,给你慰藉。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感变化,那些最难以言说的内心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个细节而停顿,陷入沉思。例如,书中对于一位年迈的母亲,为了给患病的儿子争取治疗机会,而奔波于各个医院的描写,让我深受感动。那种母爱的伟大,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上演。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医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关于希望、关于人生意义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一次洗礼,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承认,最初吸引我的是那个略带神秘感的书名,【XH】郭大夫的诊室故事。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它所蕴含的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我从未留意过,却又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故事。它没有浮夸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在平淡的叙述中,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郭大夫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他在那里,静静地倾听,用他的专业与温情,回应着一个个或喜或悲的人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细节的描绘,那些微小的动作,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被作者捕捉得恰到好处。例如,在描述一位病人康复的喜悦时,作者会细致地描写他走出诊室时,步伐的轻快,脸上不自觉的笑容,以及抬头望向天空时,那份久违的释然。这些细节,让人物的形象瞬间立体起来,让我仿佛就站在他们身边,亲眼见证着他们的转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医学的严谨与科学,更看到了它背后所承载的巨大的人文关怀。它提醒我,在冰冷的医学数据之外,每一个病人都拥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独特的故事,一种值得被尊重的情感。
评分翻开【XH】郭大夫的诊室故事,仿佛踏入了一个别样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时间被拉得很慢,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饱满的果实,需要细细品味。我并没有预设任何期待,只是单纯地被那种扑面而来的真诚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者,沉稳而有力量,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他没有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审判者位置,而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去描绘那些在生命边缘徘徊、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读这本书,就像在和一群鲜活的生命对话。有患者因为一次误诊而经历的迷茫与痛苦,也有他们在郭大夫的帮助下重拾希望的坚定。我看到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也看到了生命顽强的韧性。书中那些关于医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反而因为作者的巧妙处理,变成了一种了解生命奥秘的窗口。每一次读到关于疾病的描写,我都会心生感慨,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在这些故事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医者父母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