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
定價:49.80元
作者:鄧小麗,萬立榮,楊捷,周玉枝,徐祖輝
齣版社: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2862198
字數:
頁碼:2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
                                 “改變世界的科學”叢書是針對青少年編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圖書,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醫學、農學、計算機科學等9個分冊,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圖文並茂地敘說人類曆史上20000年來重大的科學發現。本叢書為上海市“十二五”重點圖書。
  叢書各分冊均按照時間順序來迴顧、概括人類的科學活動,以科學發現的曆史為主,兼及科學機構的興衰、科學教育的發展、科學社團的變遷等。叢書通俗易懂,對於青少年瞭解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乃至對於提高國民的整體科學文化素養,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內容提要
從古至今,人們在化學學科的道路上留下瞭一個又一個探索的足跡。這裏麵,有奇妙的化學知識,有發人深省的化學傢故事,更有百摺不撓的科學探索精神。這一切匯成瞭這本《化學的足跡》。
  化學是從人們的實踐中逐漸衍生齣來的學科,從一開始就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化學在古代思想傢對自然的思辨認識中萌芽,在科學的實驗被引入後逐漸成形,在原子、分子和元素等相關科學理論提齣後發展成熟,在電子和放射性被發現後又邁入更廣闊的空間。
  其間,煉金術士的神秘技藝、醫藥化學傢的作坊式“搗鼓”、氧化說與燃素說的纏鬥、物質與元素發現過程中悲壯的前僕後繼、每一次化學革命帶來的産業進化,無不推動著這門古老的學科決然地嚮前發展,無不拓展著人類對這世界認識的可能維度。
  從“五行”、“四元素”,到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化學傢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從未停歇,始終堅實。期待有一天,你也加入他們的探索行列,為後人留下你自己的腳印!
目錄
作者介紹
王元,數學傢,中國科學院院士。1930年4月生於浙江蘭溪,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與陳景潤、潘承洞共同獲得國傢自然科學奬一等奬。自1958年起,與華羅庚閤作研究數論方法近似分析中的應用(現稱“華—王方法”),成果獲1990年陳嘉庚物質科學奬。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奬(1994)、華羅庚數學奬(1999)等重大科技奬勵。
  王元院士對數學科普傾注瞭大量心血,1994年齣版科普代錶作《華羅庚》,此書2002年獲得首屆“吳大猷科普著作金簽奬”。王元院士非常關心科學發展的曆程,是《科學編年史》(席澤宗主編)一書的副主編。
文摘
序言
《XH》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這個書名,給我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我常常想象,在沒有現代化學知識的時代,人們是如何麵對疾病、飢餓和自然災害的。是煉金術士們對“賢者之石”的癡迷,是早期醫生們對草藥的摸索,還是對火的利用和金屬的冶煉?這些模糊的嘗試,都像是孕育現代化學的種子。書名中的“足跡”二字,恰如其分地概括瞭化學發展的曆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前人不斷試錯、不斷探索留下的印記。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那些曾經被認為是“巫術”或“迷信”的早期化學實踐,以及這些實踐是如何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逐漸被科學的方法所取代和升華的。我也想知道,在漫長的科學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理論突破,是如何一步步奠定現代化學的基石的?這些曆史的細節,我相信會比枯燥的教科書更能激發我對化學的興趣。
評分《XH》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這個標題,讓我立刻想到瞭那些充滿智慧的實驗和意外的發現。我腦海裏常常浮現齣,科學傢們在實驗室裏,一次次地嘗試、記錄、分析,最終纔可能迎來那靈光乍現的一刻。從古老的配方到復雜的閤成,化學的發展史一定充滿瞭故事。書名中的“改變世界的科學”更是點明瞭化學的宏大意義,它不僅僅是實驗室裏的一門學科,更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強大引擎。我尤其想知道,在化學史上,有哪些關鍵性的發現,是如何直接或者間接地改變瞭人類的生存狀態和發展方嚮的?比如,對肥料的研發如何解決瞭糧食危機,對疫苗和抗生素的發現如何大幅提高瞭人類的壽命,或者對新材料的探索如何為科技革命奠定瞭物質基礎。我相信這本書會讓我對化學的認識,從“做實驗”升華為對“改變世界”的深刻理解。
評分讀到《XH》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這個書名,我腦海裏閃現的不是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而是那些充滿煙火氣的日常。想想我們每天使用的塑料製品,它們是如何誕生的?從石油提煉到聚閤物閤成,這背後是無數化學傢的辛勤付齣。還有那些讓食物更美味、更易保存的添加劑,那些能治愈疾病的藥物,甚至是身上穿著的各種功能性麵料,哪一樣不是化學魔術的體現?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在講述化學理論的發展,更是在展示化學如何像一位無聲的建築師,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瞭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淺齣地解釋一些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但卻充滿智慧的化學現象,比如洗滌劑如何去除汙漬,為什麼鐵會生銹,以及手機屏幕的光芒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化學原理。這些具體的例子,會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讓我更加敬畏這項改變世界的科學。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XH》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曾經在實驗室裏,用試管和燒杯敲開物質奧秘大門的偉大科學傢們。我至今還記得中學化學課上,第一次看到元素周期錶時那種既震撼又好奇的感覺,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宇宙。書名中的“足跡”二字,則暗示著這是一場關於化學發展史的宏大敘事,從最初的煉金術士們對物質轉化的朦朧探索,到現代化學傢們對分子結構精雕細琢,每一個進步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次發現都可能是對我們生活方式的一次顛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描繪齣那些關鍵性的時刻,比如道爾頓原子說的提齣,拉瓦锡對燃燒本質的解釋,或是門捷列夫構建元素周期錶時的靈光一閃。這些故事不僅僅是科學史的記錄,更是人類好奇心、毅力和創造力的生動寫照,我相信這本書會帶我重溫那些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之旅,感受科學如何一步步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如何深刻地影響瞭我們的生活,從衣食住行到醫療健康,甚至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
評分《XH》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這個書名,有一種引人入勝的史詩感。它不僅僅是在說“化學”這個科目,更是指引我們去探索化學這門科學,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記。我想象著,這本書會帶我穿梭時空,去見證那些偉大的化學傢們,是如何在簡陋的條件下,憑藉著驚人的毅力和智慧,一點點揭開物質世界的奧秘。書名中的“足跡”,讓我覺得每一章都可能是一個獨立而精彩的故事,講述著某一個偉大的發現,或者某一種重要物質的誕生。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描繪齣,從早期的對元素的好奇,到對化學反應的精確控製,再到對分子世界的深入探索,化學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成熟和輝煌的。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科普,更是一種激勵,它會讓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以及人類在探索未知道路上永不停止的腳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