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定價:108.00元
作者:E.H.威爾遜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53485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帶你穿越百年,重溫“植物獵人”的中國發展之旅★與你一起見證為何“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為你展現川西原生態曆史風貌,領略祖國大美山河★全真珍貴史料——照片、地圖、遊記一一奉獻
內容提要
“China,Mother of Gardens”,即“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是由英國植物學傢、博物學傢威爾遜於20世紀初首先提齣的。威爾遜一生中曾多次造訪中國,考察瞭中國西部地區的植被、風土人情等,並將原産中國的1000多種植物引種到西方。1908年5月,威爾遜來到中國,以成都為根據地,到灌縣、汶川、岷江河榖、丹巴、打箭爐一帶進行考察,*後到達中國西部花園的腹地——鬆潘。本書以遊記的形式記錄瞭威爾遜此次來中國考察的所見所聞。他不僅為歐美等西方國傢發展園藝提供種源材料做齣瞭巨大貢獻,同時也將中國的植物、地理、社會生活以及民俗文化盡可能地介紹給瞭世界。他以自然學者與植物學傢探索科學的一雙慧眼觀察中國,通過本書將享譽世界的“花園之母”桂冠實至名歸地賦予瞭中國。
目錄
目錄第一章 中國西部——山脈與水係/1第二章 湖北西部——地形和地質/23第三章 旅行攻略——道路和旅行裝備/32第四章 宜昌的植物/36第五章 花卉搜索——鄂西北之行/49第六章 森林與懸崖——穿越川鄂邊界/89第七章 四川紅色盆地——地質、礦藏和農業/118第八章 四川東部——從大寜縣至東鄉縣的旅行紀事/124第九章 古老的巴國——從東鄉縣至保寜府的旅行紀事/151第十章 成都平原——中國西部的花園/168第十一章 四川西北部——翻山越嶺前往鬆潘廳的旅行紀事/183第十二章 鬆潘廳——西番人的領地/215第十三章 漢藏交會地區/234第十四章 嘉戎部落——曆史、風俗和習慣/242第十五章 穿越漢藏交會地區——灌縣至諾米章榖:巴郎山的植物/252第十六章 穿越漢藏交會地區——諾米章榖至打箭爐:大炮山的森林/295第十七章 打箭爐,西藏的大門——甲拉王的人民及其風俗習慣/312第十八章 神聖的峨眉山——寺廟和植被/326第十九章 穿越老林——從嘉定經由瓦屋山到馬烈/343第二十章 瓦山及其植物區係/373第二十一章 中國西部的植物——世界豐富多樣的溫帶植物區係簡述/389第二十二章 主要用材樹種/407第二十三章 野生和栽培的水果/438第二十四章 中藥材/452第二十五章 花園和造園——中國人喜愛的花卉/459第二十六章 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469第二十七章 重要的植物産品——野生和栽培的重要經濟樹種/483第二十八章 重要的植物産品——具有經濟價值的栽培灌木和草本植物/503第二十九章 茶和産茶植物——麵嚮西藏市場的茶産業/509第三十章 蟲白蠟/516
作者介紹
E.H.威爾遜(E.H.Wilson,1876~1930)生於英國。少年時曾在私人苗圃當學徒,16歲時進入伯明翰植物園,並在伯明翰技術學校學習,獲得瞭植物學方麵的“女王嘉奬”。1897年進入英國皇傢植物園邱園工作,在那裏,他的一篇關於針葉樹的文章獲得鬍剋奬。隨後,他接受維徹苗圃的邀請,擔任中國“植物獵人”,來到中國引種珙桐和綠絨蒿。後來受到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的重視和聘用,1919年任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副主任,1927年升任主任。從1899年初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到1911年後離開,威爾遜前後5次、曆時12年,到中國考察和采集植物,將1000多種全新植物引種到美國和歐洲。他是享譽全球的園藝學傢和植物學傢,獲英國皇傢園藝學會“維多利亞”榮譽勛章,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文摘
序言
讀到《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E.H.威爾遜》的書名,心中便湧起一股強烈的探求欲。威爾遜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絲探險與發現的傳奇色彩,而“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更是如同一枚密碼,激發著我去解開它背後隱藏的豐富內涵。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僅僅是一部關於植物學的圖鑒,而是對中國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生命力的深切描繪。想象一下,在那個西方探險傢們仍對東方充滿未知與好奇的年代,威爾遜是如何穿越崇山峻嶺,深入人跡罕至的密林,去發現那些可能改變西方植物學認知的寶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被遺忘的古老森林,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理解那些被中國人視為珍寶的植物,是如何孕育瞭世界園藝的豐富多彩。它或許會講述那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它們的藥用價值,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甚至是被賦予的傳說和故事。我更期待,通過文字和(如果書中包含)精美的插圖,能夠感受到威爾遜筆下那種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以及他對中國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這本書,對我而言,已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中國自然之美、文化之根的窗口,讓我渴望在那文字的海洋中,尋找到那份久違的驚喜與感動。
評分初見《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E.H.威爾遜》的書名,便被其磅礴的氣勢所吸引。我總覺得,中國這片土地,在許多方麵都扮演著“母體”的角色,而“世界花園之母”的說法,更是將這種觀念具象化,指嚮瞭其對世界自然遺産,特彆是植物學領域的巨大貢獻。我對E.H.威爾遜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知道他是一位傑齣的植物學傢和探險傢,他的足跡遍布世界,而他對中國的深情,更是通過他的著作得以體現。我預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植物的圖鑒,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自然風光的史詩,一段關於探險傢在中國大地上的傳奇故事。我希望能夠從書中感受到,威爾遜先生是如何以他獨特的視角,去發現、去記錄、去傳播那些隱藏在中國深山老林中的珍貴植物。這本書,對我而言,代錶著一種文化交流的典範,一種跨越國界的學術探索,更是一種對中國這片土地上無窮生命力的贊頌。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深入瞭解中國植物對世界園藝的影響,去感受一位西方學者對中國自然之美的由衷贊嘆。
評分剛拿到這本《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E.H.威爾遜》,翻開扉頁,那沉甸甸的紙張和精美的裝幀便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對“園林”這個詞有著特殊的感情,它不僅僅是栽花種草,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藝術結晶。而“世界花園之母”的稱號,更是將中國置於一個如此宏大的視角之下,讓人不得不對其背後蘊含的深厚曆史與文化底蘊産生無限遐想。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描繪植物本身,更是在講述植物背後與中國這片古老土地的連接。也許,威爾遜先生在書中會細緻地描繪他如何在中國各地,從巍峨的山脈到幽深的峽榖,去發現那些後來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的植物。我腦海中不禁勾勒齣那些畫麵:一位執著的探險傢,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用敏銳的目光捕捉著每一抹綠意,用相機記錄著每一朵綻放的花。他所發現的,或許不僅僅是新的物種,更是中國人民與自然長期互動、智慧傳承的生動見證。這本書,在我看來,是關於中國自然饋贈的史詩,是關於跨文化交流的篇章,更是關於人類對美與生命的共同追求的寫照。
評分《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E.H.威爾遜》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古老而充滿生命力的東方意象。我一直覺得,中國這片土地,本身就是一本讀不盡的自然百科全書,孕育瞭無數令人驚嘆的植物。威爾遜,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探險傢特有的魅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踏上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去領略中國大地上那些未被馴服的自然之美。我猜測,書中會充斥著對各種植物的細緻描述,它們的花色、形態、生長習性,以及它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許還會包含一些關於這些植物在中國古代詩詞、繪畫中齣現的故事。我希望能夠從中感受到,為何中國會被稱為“世界花園之母”,它究竟擁有怎樣的底蘊,纔能夠孕育齣如此豐富多樣的植物世界。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份來自過去的邀約,邀請我去探尋中國自然之美的根源,去理解人與自然之間那份深刻而古老的聯係,去感受一種超越地域和時間的、關於生命力的澎湃贊歌。
評分《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精裝) E.H.威爾遜》這個書名,一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中國自然之美的強烈好奇。我一直認為,中國廣袤的土地,是無數奇特而美麗的植物的搖籃,而“世界花園之母”這個稱號,更是點明瞭其在全球園藝發展中的重要地位。E.H.威爾遜,這個名字自帶一種探險傢和博物學傢的光環,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在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途中,如何發掘那些令人驚嘆的植物寶藏。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僅僅是枯燥的植物學知識,而是充滿畫麵感的場景:威爾遜先生在雲霧繚繞的山間行走,發現一株前所未見的奇花異草,他小心翼翼地記錄下它的形態,它的生長環境,以及它可能帶來的科學意義。我相信,這本書會講述許多關於植物的故事,它們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繁衍、進化,又是如何被中國人所認識、所利用,甚至是被賦予瞭深厚的文化內涵。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與自然的對話,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化交流,一次對中國這片土地上勃勃生機最真摯的贊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