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導讀
日 求
第1章UG NX 11.0數控編程入門
1.1 UG NX 11.0數控加工流程
1.2進入UG NX 11.0的加工模塊
1.3創建程序
1.4創建幾何體
1.4.1創建機床坐標係
1.4.2創建安全平麵
1.4.3創建工件幾何體
1.4.4創建切削區域幾何體
1.5創建刀具
1.6創建加工方法
1.7創建工序
1.8生成刀路軌跡並確認
1.9後處理
1.10生成車間文檔
1.11輸齣CLSF文件
1.12工序導航器
1.12.1程序順序視圖
1.12.2幾何視圖
1.12.3機床視圖
1.12.4加工方法視圖
1.13習題
第2章平麵銑加工
2.1概述
2.2平麵銑類型
2.3底壁加工
2.4錶麵銑
2.5手工麵銑削
2.6平麵銑
2.7平麵輪廓銑
2.8清角銑
2.9精銑側壁
2.10精銑底麵
2.11平麵文本
2.12銑螺紋
2.13習題
第3章輪廓銑削加工
3.1概述
3.1.1型腔輪廓銑簡介
3.1.2輪廓銑的子類型
3.2型腔銑
3.3插銑
3.4等高輪廓銑
3.4.1 -般等高輪廓銑
3.4.2陡峭區域等高輪廓銑
3.5固定軸麯麵輪廓銑
3.6流綫驅動銑削
3.7清根切削
3.8 3D輪廓加工
3.9刻字
3.10習題
第4章孔加工
第 5章車削加工
第6章後置處理 209
6.1概述 209
6.2創建後處理器文件 210
6.2.1進入UG後處理構造器工作環境 210
6.2.2新建一個後處理器文件 210
6.2.3機床的參數設置值 212
6.2.4程序和刀軌參數的設置 213
6.2.5 NC數據定義 218
6.2.6輸齣設置 220
6.2.7虛擬N/C控製器 222
6_3定製後處理器綜閤範例 223
第7章綜閤範例
從這本書的整體風格來看,它似乎更注重於培養讀者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對其中關於工藝分析和參數設置的部分尤為關注。我知道,一個好的數控程序,不僅僅是簡單地生成刀具路徑,更重要的是對加工工藝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在這個零件的這個位置需要使用這種刀具,為什麼需要設置這樣的切削速度和進給量,以及為什麼需要選擇這種加工策略。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我相信能夠幫助我建立起紮實的數控編程基礎,而不僅僅是機械地模仿操作步驟。此外,書中提到的關於M代碼和G代碼的應用,也讓我看到瞭它在基礎知識普及方麵的努力。理解這些代碼的含義,對於深入理解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必要時進行手動編程或修改,都至關重要。我期待書中能夠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代碼,並且提供一些實際的應用場景,讓我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總的來說,這本書的編寫風格似乎非常適閤我這種希望能夠真正掌握UG NX數控編程技能的學習者。
評分讀瞭這本書的目錄和部分試讀內容,我感覺到這本書在數控編程的理論和實踐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它沒有迴避UG NX 11.0 在數控編程中那些相對復雜和深入的內容,比如在高級麯麵加工方麵的策略選擇,以及在處理復雜刀具路徑時的一些技巧。我很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在UG NX中有效地生成和管理這些復雜的刀具路徑,例如如何處理帶有斜度的麯麵,如何進行多軸加工,以及如何處理具有復雜形狀的零件。此外,書中所提及的關於加工模擬和乾涉檢查的部分,也讓我覺得非常實用。在實際的數控編程中,僅僅生成刀具路徑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模擬來驗證其正確性,避免在實際加工中齣現碰撞等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指導,如何利用UG NX內置的模擬功能,來對加工過程進行逼真地模擬,並且能夠準確地識彆齣潛在的加工風險。同時,書中對於不同類型的機床和後處理器的適配問題,也希望能有所闡述,因為這是將編程指令轉化為實際加工操作的關鍵一步。總而言之,這本書似乎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數控編程思維,並且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評分當我翻看這本書的時候,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於UG NX 11.0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側重點。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瞭如何將UG NX的編程能力與實際的生産需求相結閤,例如在模具設計和製造領域。我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模具加工是數控編程中最復雜也最有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在UG NX中處理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如何進行分模麵的處理,以及如何生成高效且高質量的模具加工刀具路徑。另外,書中對於復雜零件的加工策略,也讓我充滿瞭期待。在現代製造業中,越來越多的零件設計變得復雜且精密,這對於數控編程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解決復雜零件加工難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如何處理帶有復雜麯麵的零件,如何進行多軸聯動加工,以及如何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錶麵質量。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它似乎能夠帶領我深入理解UG NX數控編程的精髓,並且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解決那些真正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簡潔大氣,"UG NX 11.0 數控編程教程"幾個大字醒目卻不張揚,背景的藍色漸變和若隱若現的CAD綫條,都暗示著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翻開目錄,我看到瞭它涵蓋的廣度,從最基礎的軟件界麵介紹、基礎操作,到麯麵、實體建模,再到核心的數控編程部分,包括刀具路徑的生成、後處理器設置、G代碼的理解與應用等等,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全麵的體係。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高級麯麵加工的部分,我知道UG NX在麯麵編程方麵一直有著強大的優勢,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復雜的技術,比如如何有效地運用倣麵精削、等距銑削等策略,以及如何處理復雜麯麵的光順性和精度問題。同時,我也很期待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比如汽車零部件、模具等典型零件的加工過程,這樣我不僅能學到理論知識,還能看到它們在實際生産中的應用,這將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和實踐能力。總的來說,單從內容規劃來看,這本書很有潛力成為我學習UG NX數控編程的得力助手,它似乎為我規劃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讓我不再感到茫然。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指令介紹,而是深入探討瞭UG NX 11.0 在數控編程領域的許多關鍵技術。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刀具路徑優化和後處理技術的部分。我知道,一個好的刀具路徑能夠極大地提高加工效率,減少切削時間和刀具損耗,而一個準確的後處理器則是保證機床能夠正確執行指令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各種刀具路徑策略的適用場景,例如在粗加工中如何選擇最高效的策略,在精加工中如何實現高光潔度,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的機床和加工需求來定製後處理器。此外,書中關於CAM模塊的深入講解也讓我充滿期待。CAM是整個數控編程流程中的核心,它涉及到從三維模型到G代碼的轉換。如果書中能夠詳細講解CAM模塊中的各個功能,例如麯麵加工、鑽孔、攻絲等操作,並且提供清晰的步驟和圖示,那麼對於我這樣正在入門數控編程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利用UG NX的強大功能,來解決實際生産中遇到的各種加工難題,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