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导读
日 求
第1章UG NX 11.0数控编程入门
1.1 UG NX 11.0数控加工流程
1.2进入UG NX 11.0的加工模块
1.3创建程序
1.4创建几何体
1.4.1创建机床坐标系
1.4.2创建安全平面
1.4.3创建工件几何体
1.4.4创建切削区域几何体
1.5创建刀具
1.6创建加工方法
1.7创建工序
1.8生成刀路轨迹并确认
1.9后处理
1.10生成车间文档
1.11输出CLSF文件
1.12工序导航器
1.12.1程序顺序视图
1.12.2几何视图
1.12.3机床视图
1.12.4加工方法视图
1.13习题
第2章平面铣加工
2.1概述
2.2平面铣类型
2.3底壁加工
2.4表面铣
2.5手工面铣削
2.6平面铣
2.7平面轮廓铣
2.8清角铣
2.9精铣侧壁
2.10精铣底面
2.11平面文本
2.12铣螺纹
2.13习题
第3章轮廓铣削加工
3.1概述
3.1.1型腔轮廓铣简介
3.1.2轮廓铣的子类型
3.2型腔铣
3.3插铣
3.4等高轮廓铣
3.4.1 -般等高轮廓铣
3.4.2陡峭区域等高轮廓铣
3.5固定轴曲面轮廓铣
3.6流线驱动铣削
3.7清根切削
3.8 3D轮廓加工
3.9刻字
3.10习题
第4章孔加工
第 5章车削加工
第6章后置处理 209
6.1概述 209
6.2创建后处理器文件 210
6.2.1进入UG后处理构造器工作环境 210
6.2.2新建一个后处理器文件 210
6.2.3机床的参数设置值 212
6.2.4程序和刀轨参数的设置 213
6.2.5 NC数据定义 218
6.2.6输出设置 220
6.2.7虚拟N/C控制器 222
6_3定制后处理器综合范例 223
第7章综合范例
读了这本书的目录和部分试读内容,我感觉到这本书在数控编程的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UG NX 11.0 在数控编程中那些相对复杂和深入的内容,比如在高级曲面加工方面的策略选择,以及在处理复杂刀具路径时的一些技巧。我很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在UG NX中有效地生成和管理这些复杂的刀具路径,例如如何处理带有斜度的曲面,如何进行多轴加工,以及如何处理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此外,书中所提及的关于加工模拟和干涉检查的部分,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在实际的数控编程中,仅仅生成刀具路径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模拟来验证其正确性,避免在实际加工中出现碰撞等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指导,如何利用UG NX内置的模拟功能,来对加工过程进行逼真地模拟,并且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加工风险。同时,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床和后处理器的适配问题,也希望能有所阐述,因为这是将编程指令转化为实际加工操作的关键一步。总而言之,这本书似乎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控编程思维,并且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简洁大气,"UG NX 11.0 数控编程教程"几个大字醒目却不张扬,背景的蓝色渐变和若隐若现的CAD线条,都暗示着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翻开目录,我看到了它涵盖的广度,从最基础的软件界面介绍、基础操作,到曲面、实体建模,再到核心的数控编程部分,包括刀具路径的生成、后处理器设置、G代码的理解与应用等等,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体系。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高级曲面加工的部分,我知道UG NX在曲面编程方面一直有着强大的优势,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复杂的技术,比如如何有效地运用倣面精削、等距铣削等策略,以及如何处理复杂曲面的光顺性和精度问题。同时,我也很期待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比如汽车零部件、模具等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这样我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看到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将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单从内容规划来看,这本书很有潜力成为我学习UG NX数控编程的得力助手,它似乎为我规划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不再感到茫然。
评分当我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UG NX 11.0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侧重点。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如何将UG NX的编程能力与实际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例如在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模具加工是数控编程中最复杂也最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在UG NX中处理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如何进行分模面的处理,以及如何生成高效且高质量的模具加工刀具路径。另外,书中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策略,也让我充满了期待。在现代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零件设计变得复杂且精密,这对于数控编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解决复杂零件加工难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如何处理带有复杂曲面的零件,如何进行多轴联动加工,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似乎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UG NX数控编程的精髓,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解决那些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指令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UG NX 11.0 在数控编程领域的许多关键技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刀具路径优化和后处理技术的部分。我知道,一个好的刀具路径能够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切削时间和刀具损耗,而一个准确的后处理器则是保证机床能够正确执行指令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刀具路径策略的适用场景,例如在粗加工中如何选择最高效的策略,在精加工中如何实现高光洁度,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机床和加工需求来定制后处理器。此外,书中关于CAM模块的深入讲解也让我充满期待。CAM是整个数控编程流程中的核心,它涉及到从三维模型到G代码的转换。如果书中能够详细讲解CAM模块中的各个功能,例如曲面加工、钻孔、攻丝等操作,并且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图示,那么对于我这样正在入门数控编程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利用UG NX的强大功能,来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加工难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评分从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来看,它似乎更注重于培养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其中关于工艺分析和参数设置的部分尤为关注。我知道,一个好的数控程序,不仅仅是简单地生成刀具路径,更重要的是对加工工艺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在这个零件的这个位置需要使用这种刀具,为什么需要设置这样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以及为什么需要选择这种加工策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我相信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数控编程基础,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模仿操作步骤。此外,书中提到的关于M代码和G代码的应用,也让我看到了它在基础知识普及方面的努力。理解这些代码的含义,对于深入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手动编程或修改,都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代码,并且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编写风格似乎非常适合我这种希望能够真正掌握UG NX数控编程技能的学习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