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维尼老师 +正面管教 共2册 子育儿早教好妈妈好老师好父母捕捉儿童敏感期教育幼儿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维尼老师 +正面管教 共2册 子育儿早教好妈妈好老师好父母捕捉儿童敏感期教育幼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童笑梅 编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正面管教
  • 儿童心理学
  • 育儿技巧
  • 早期教育
  • 敏感期
  • 合作沟通
  • 维尼老师
  • 家庭教育
  • 子育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磐恒志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2649
商品编码:29522938925
丛书名: 儿童敏感期教育圣经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育儿书籍 点开产品看售价
¥87.00
¥35.00
¥27.00
¥95.00
¥49.80
¥77.00
¥79.60
¥162.00
¥99.80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作者:   
定价:   42元
ISBN号:   9787555211945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4-12-01   版次:1   页数:390
  印刷时间:2015-01-01   印次:4   字数:340.00千字

  主编推荐
维尼老师是网络人气极高的家庭教育心理专家,qq空间和新浪博客访问量超过一千万次。维尼老师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咨询经验,针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所撰写的文章把心理学的有效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之中,被评价为实用、接地气、可操作性强。本书理念方法新颖实用,而且经过了成千上万位读者的实践检验,大部分内容是实例以及读者的反馈互动,可读性很强,容易理解。

  目录
篇 调节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
章 读懂孩子心理的秘诀
第二章 调节父母和孩子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
什么是认知疗法?/5
认知疗法应用:学会三种思维,坦然面对挫折/13
三种思维的应用:如何应对批评、输赢、压力和焦虑/20
第二篇 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
章 您在压抑孩子吗?
看似爱孩子,实则在压抑孩子/26
播下压抑的种子,收获苦涩的果实/28
常见的压抑方式:严厉或过于严格/33
第二章 理解、尊重、接纳的中庸之道
理解、尊重、接纳的教育模式/39
实例:理解尊重的道理我明白,为什么做不到?/48
第三章 放下对和成绩的过度执着
家庭教育的大障碍:过于执着/50
放下对和成绩的过度执着/52
以幸福为出发点期待孩子/58
放低期望,降低要求/66
第四章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
家庭教育之道在于中庸/68
家庭教育要讲究策略/69
因材施教: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的/70
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71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不要太勉强/71
避开育儿的陷阱/74
从检查作业看家庭教育的学问/80
现在教育孩子为什么这样难?/81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82
第五章 良好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子关系是教育有效的前提/84
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85
重视孩子的感受/87
促使孩子“合作”而不是“听话”/89
夫妻关系也需要理解尊重和接纳/90
如何处理与长辈的关系/93
第三篇 家庭教育的常见困惑
章 是坚持规则还是顺应孩子?
应对孩子要求的三个原则/97
顺应孩子心理,孩子更合作/108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弹性/113
养育需要学会妥协/119
育儿新主张:跟随内心,顺其自然/121
第二章 放下对生活习惯的执着
生活习惯可以随性自在些/125
按时入睡还是顺其自然?/132
培养自理能力,但不必太勉强/135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必着急/137
第三章 理解、理解、再理解
宽容、接纳的基础在于理解/144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很正常,没什么/144
孩子某些问题表现有原因——找原因,想办法/151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是父母造成的/163
对于道德问题也需要理解和接纳/184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88
为什么不要惩罚孩子?/189
第四章 放下对溺爱和娇惯的恐惧
宠爱孩子危害真的那么大吗?/193
何妨让孩子撒撒娇/195
顺应心理与溺爱的区别/196
第四篇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
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
无条件接纳孩子/200
学会“共情”、同理心/207
孩子是贪得无厌,不知感恩的吗?/208
第二章 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
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如何形成的?/211
体验结果,改变孩子的行为/211
学会体验式说服/212
代币法——星星榜/215
巧用“游戏”改变孩子/216
多鼓励、少批评、不惩罚/217
第三章 父母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如何能减少自己的火气/226
实例:六字真言让我调节好了情绪/232
孩子磨蹭时如何不发火?/234
实例:调节好情绪,就稳住了局面/235
实例:吾日三省吾身/236
实例:反省自己,改变认知,就不发脾气了/237
快要发火时怎么办/239
发火了,就要及时向孩子道歉/241
第四章 如何讲道理、沟通
怎样讲道理孩子才爱听/242
沟通的秘诀/247
理解心理的不由自主性/250
奇妙的认知咒语/251
责怪孩子没有意志力用处不大/252
第五章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情绪的奥妙/254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太较真/260
冷处理还是冷暴力/262
如何理解接纳孩子的脾气/264
实例:改变孩子的紧张焦虑从父母的改变开始/273
第六章 如何调适孩子的性格
改变孩子的性格,从父母的改变开始/276
实例:我改变了,孩子的性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278
改变孩子的性格要顺势而为/280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有偏颇之处/282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倔强、爱发脾气的性格/283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286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脆弱敏感的性格?/291
如何让孩子做到宽容/292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的性格?/294
第五篇 心理问题早知道
章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如何让孩子爱和小朋友玩/296
不必逼迫孩子克服害怕/297
孩子口吃怎么办/299
孩子自慰怎么办/300
如何预防孩子同性恋的倾向/301
强迫症的相关行为/302
实例:孩子抑郁了怎么办?/305
小心“被”精神病/306
第二章 孩子貌似“多动症”怎么办
这些是多动症吗?/307
实例:自我、随性是多动的一个原因/308
实例:有效沟通有助于改变多动/309
实例:鼓励和帮助能减少多动/310
第三章 抽动症的治疗
实例:为了拯救你,我的宝贝,妈妈甘愿付出一切/311
抽动症是怎么回事儿?/312
实例:顺应心理,孩子的抽动好了/315
实例:改变教育方式,改变孩子敏感的性格/316
第六篇 孩子学习需要我们的帮助
适度帮助孩子学习/320
孩子不爱写作业,管还是不管?/325
辅导孩子如何做到情绪平和?/327
实例:作业从“不管”走向“适当地管”/331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332
辅导孩子学习的几个主张/339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340
先考虑兴趣再考虑习惯/342
努力培养好习惯,但要慢慢来/344
学习态度不好是因为兴趣、信心等有问题/345
严格要求要像“热水泡脚”/345
考试的技巧及心理调节/348
实例:试卷分析是个宝/349
实例: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怎么办/350
实例:如何不再为孩子写作业而抓狂?/353
实例:孩子获得了快进步奖/357
第七篇 陪孩子安然走过青春期
警报拉响:孩子进入青春期了/360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想法/361
如何进行青春期家庭教育/362
青春期沟通的秘诀/367
恋爱的那些事儿/371
实例:顺应心理,让我们安然度过青春期/374
实例:走出逆反的漩涡/376
逆反期:“不管”是为了“管”/376
实例:尖子、浪子、金不换/380
用慢慢等待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381
给孩子一个不走歪路的理由/382
第八篇 顺应学生心理,教育更顺利
其师,信其道/384
幼儿教育也需要理解和接纳/384
有了好的师生关系,管理就容易了/385
如何让教育不成为一场盛大的暗恋/387
如何让捣蛋鬼变得合作/388

  精彩内容
    认知疗法应用:学会三种思维,坦然面对挫折
    维尼育儿经:女儿和同学玩多米诺骨牌。没找到某个骨牌,她说了一句:找不到就找不到吧(顺其自然);摆的骨牌不小心被碰了一下,局部一下子全倒了,她说:没关系,没关系,说明我这部分摆得挺好的(很正常,没什么;坏事变好事)。三种思维已经渗透到她的心里,可以脱口而出,自如地运用啦!
    应用认知疗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坦然经受挫折。
    一位妈妈的疑惑和担心:如果我们在家里理解尊重孩子,顺应孩子的心理,不去打骂孩子,少发火,让孩子幸福快乐,顺心如意,那么孩子到了学校和社会,别人会一直尊重孩子吗?会顺着孩子吗?遇到同学或同事之间责怪、批评、挖苦,孩子能适应吗?在幸福顺利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承受挫折吗?
    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在蜜罐里长大,没大受过挫折、苦难锻炼的孩子,到了外界环境中抗挫折能力可能会差些。
    你看,现在很多孩子敏感脆弱,稍不如意就会生气、苦恼、焦虑。参加比赛,一个小失误,当场就哭了;被老师批评一句,马上就哭了;和父母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字写得不好,课文背不下来都会生气、发脾气……
    这让父母很担心:目前引起孩子焦虑、烦恼的都是一些小事、小挫折, 
......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热点问题,有理念,也有实用的方法,适合于从婴儿到大学生的家长阅读:父母如何减少自己的火气?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如何让孩子坦然面对挫折?面对孩子过多的要求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和脾气?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去帮助孩子的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何安然度过青春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各种常见心理问题如何预防和治疗?抽动症如何治疗?学校教育如何顺应心理?
本书的理念和方法同样有益于处理好夫妻、家人、同事之间的关系,所介绍的心理学方法适合于个人的心理调节。所以也是一本成.人心理成长指导读物。

  作者简介
维尼老师(胡春光),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撰写的家庭教育指导文章,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受到网友广泛的欢迎,累计访问量超过一千百万次,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从痛苦走向了幸福。

 

基本信息

书名:正面管教--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

定价:32元

作者:王意中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12709164

字数:176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台湾《子天下》杂志专栏心理师、台湾*受爱戴的子专家王意中,授8招情绪管理方法,破解29种*常见的子状况,总结了209个秘诀指南,*多元的情绪教养方案。亮点旁批提供更多疏导情绪的灵感。

目录

情绪管理第1招提升情绪辨识力

学不可之情绪辨识力
问题一当情绪傻傻分不清
情绪辨识秘诀指南
秘诀001孩子熟悉情绪吗
秘诀002情绪抽屉
秘诀003情绪“毛线球”
秘诀004建立情绪“仓库”
秘诀005情绪词汇“进货”
秘诀006情绪词汇多多益善
秘诀007情绪分流
秘诀008把情绪化为画面

问题二当孩子情绪一团混乱
情绪辨识秘诀指南
秘诀009反映情绪
秘诀010找出情绪主打歌
秘诀011情绪想象
秘诀012情绪“地雷”
秘诀013“5WlH”的对话运用
秘诀014情绪就像地铁线
秘诀015缩小情绪范围
秘诀016情绪串联游戏
秘诀017认识情绪强度

问题三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情绪辨识秘诀指南
秘诀018期待心情的到来
秘诀019情绪没有好坏
秘诀020从绘本中认识情绪
情绪管理第2招提升情绪觉察力
学不可之情绪觉察力

问题四孩子如何觉察焦虑
情绪觉察秘诀指南
秘诀021优先示范
秘诀022身体是情绪的好朋友
秘诀023找出代表性指标
秘诀024帮情绪做“天气预测”
秘诀025情绪“浮球”
秘诀026小黑蚊般的压力

问题五孩子如何觉察生气
情绪觉察秘诀指南
秘诀027情绪开关
秘诀028暴雨将至
秘诀029情绪分级
秘诀030情绪
秘诀031情绪“锋面”滞留
秘诀032生气之必要

问题六当孩子总是臭着一张脸
情绪觉察秘诀指南
秘诀033臭脸的委屈
秘诀034镜子的魔力
秘诀035表情会说话
秘诀036面对尴尬时刻

问题七孩子不会看脸色怎么办
情绪觉察秘诀指南
秘诀037倾听弦外之音
秘诀038魔鬼躲在声音里
秘诀039回应代表的意义
秘诀040扮演情绪导演
秘诀041肢体会说话
秘诀042看穿情绪的分解动作

问题八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绪觉察秘诀指南
秘诀043同理心的前提条件
秘诀044用心揣摩
秘诀045把主角换成自己
秘诀046分享切身经验
情绪管理第3招提升情绪表达力
学不可之情绪表达力

问题九孩子如何表达生气情绪
情绪表达秘诀指南
秘诀047孩子怎么生气,我才不会生气呢
秘诀069思考,从父母先做起
秘诀070“黑即白”的困境
秘诀071避免以偏概全
秘诀072当情绪海啸来袭
秘诀073“预言失败”灵验
秘诀074错错都是我的错
秘诀075不合理的高标设定
秘诀076强化正向思考,转为积极行动
秘诀077正向思考不等于合理化
秘诀078找出思考的自动模式
秘诀079反驳负向思考
秘诀080让自己换一个想法
秘诀048不说的背后
秘诀049说出我的情绪
秘诀050控制愤怒的语调
秘诀051具体说分明
秘诀052指责请回避
秘诀053语言表达
秘诀054情绪表达,看场合
秘诀055表达情绪的权利

问题十当孩子无法说出感觉
情绪表达秘诀指南
秘诀056大人请先说
秘诀057当孩子13语有限
秘诀058写出我的情绪
秘诀059画出我的情绪
秘诀060玩出我的情绪
秘诀061情绪垃圾,适度倾倒
秘诀062同样反应,不同原因
秘诀063“我因为”的造句

问题十一孩子总是自我伤害怎么办
情绪表达秘诀指南
秘诀064伤害的替代方式
秘诀065冷却激动心情
秘诀066敲出好心情
秘诀067找出自己的歌
情绪管理第4招提升正向思考力
学不可之正向思考力

问题十二孩子对于批评很敏感怎么办
正向思考秘诀指南
秘诀068想法~直都在

问题十三孩子总是容易负向思考怎么办
正向思考秘诀指南
秘诀081赶走“爱找麻烦的家伙”
秘诀082自我贬抑
秘诀083收集正向思考的材料
秘诀084让正向思考无所不在
秘诀085反复演练正向思考
问题十四错错都是别人的错吗
正向思考秘诀指南
秘诀086远离抱怨
秘诀087赞美日记

问题十五孩子如何乐观学习
正向思考秘诀指南
秘诀088增强掌控感,学习更开心
秘诀089困难都是暂时的
秘诀090其实我没有那么差
秘诀091预防陷入“自我归咎”
秘诀092想象不同角色的心情
情绪管理第5招提升挫折忍受力
学不可之挫折忍受力

问题十六当孩子容易放弃
挫折忍受力秘诀指南
秘诀093设定挫折保存期限
秘诀094不同解释与看待
秘诀095预防二分法
秘诀096套用各种情境
秘诀097思考行动双箭头
秘诀098输到底会怎样

问题十七孩子抗压性差怎么办
挫折忍受力秘诀指南
秘诀099辨识压力源
秘诀100画出压力“甜甜圈”
秘诀101挫折像什么
秘诀102挫折伴随的情绪
秘诀103挫折反应大不同
秘诀104过程也很重要
秘诀105禁止口头的自我贬抑
秘诀106挫折,只是一块小蛋糕

问题十八孩子得失心很重怎么办
挫折忍受力秘诀指南
秘诀107父母的得失心
秘诀108就事论事很重要
秘诀109预防低标人生
秘诀110聚焦下一站
秘诀111不要强迫孩子实现父母的期待
秘诀112请看我的优势
秘诀113支持与陪伴
秘诀114挫折拳击擂台
秘诀115必要的崎岖之路
秘诀116男女配角
秘诀117镁光灯外的角色
秘诀118预先储存“应变点数”
情绪管理第6招提升情绪控制力
学不可之情绪控制力

问题十九孩子如何控制生气
情绪控制秘诀指南
秘诀119说出心中的怒气
秘诀120拿到情绪“驾照”
秘诀121想象我是一条优游的鱼
秘诀122练习松开扳机
秘诀123用行动走出怒气圈
秘诀124限量控制
秘诀125别总是当“忍者”

问题二十大人情绪失控怎么办
情绪控制秘诀指南
秘诀126来一杯淡定红茶
秘诀127离开愤怒的视线
秘诀128瞬间安静的作用
秘诀129承认自己的有限

问题二十一当孩子情绪激动
情绪控制秘诀指南
秘诀130同理、合理、坚持底线
秘诀131遇见孩子的心
秘诀132温柔地轻拍
秘诀133帮助孩子二选一
秘诀134语言刺激请回避

问题二十二孩子老爱动手打人怎么办
情绪控制秘诀指南
秘诀135生气有理,打人无罪吗
秘诀136一码归一码
秘诀137让孩子先沉淀
秘诀138动手以外的选项
情绪管理第7招提升焦虑调适力
学不可之焦虑调适力

问题二十三孩子社交容易焦虑怎么办
焦虑调适秘诀指南
秘诀139厘清孩子的焦虑原因
秘诀140找出焦虑的诱发关键
秘诀141从日常生活中找出焦虑来源
秘诀142为孩子说出焦虑
秘诀143渐进式面对焦虑法
秘诀144设置人际缓冲区
秘诀145书写焦虑
秘诀146讨论焦虑
秘诀147剥开焦虑“洋葱”
秘诀148朗读自己的焦虑
秘诀149大声说出好信息
秘诀150避免注意力窄化
秘诀151寻求帮助
秘诀152做出选择,不再更改
秘诀153熟悉感,让情绪舒缓

问题二十四孩子一直咬手指头怎么办
焦虑调适秘诀指南
秘诀154复制成功的经验
秘诀155限制只会徒增压力
秘诀156帮孩子说出感受
秘诀157沐浴与泡澡
秘诀158转移注意力
秘诀159回溯问题源头

问题二十五如何克服上台焦虑
焦虑调适秘诀指南
秘诀160眼神的注视技巧
秘诀161把上台报告想成一种游戏
秘诀162在讲台上适度移动
秘诀163手握东西转移注意力
秘诀164先酝酿,想好再说
秘诀165放慢说话速度
秘诀166用微笑化解可能的僵局
秘诀167练习心情留白
秘诀168切换情境,转换心情
秘诀169把担心说出来
情绪管理第8招提升问题解决力
学不可之问题解决力

问题二十六当没有改变的动机怎么办
问题解决秘诀指南
秘诀170情绪管理,越早开始越好
秘诀171培养对“少”的觉察
秘诀172给自己改变的动力
秘诀173留意常犯的错误
秘诀174制造共同经验
秘诀175微笑进家门

问题二十七孩子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问题解决秘诀指南
秘诀176分辨孩子的哭泣
秘诀177该哭就哭
秘诀178当孩子哭得收放自如
秘诀179面对哭,不轻易妥协
秘诀180帮助孩子不哭

问题二十八孩子常常抱怨无聊怎么办
问题解决秘诀指南
秘诀181预防无所事事
秘诀182电玩能解压吗
秘诀183制造起床好心情
秘诀184计划起床后件想做的事
秘诀185起床请开窗
秘诀186手灌溉盆栽
秘诀187发现散步上学的乐趣
秘诀188问题解决工具箱
秘诀189把问题当成选择题
秘诀190一步一个脚印
秘诀191观察、仿效、养成习惯
秘诀192能动是福气
秘诀193给自己一个惊喜

问题二十九如何让孩子上课有好心情
问题解决秘诀指南
秘诀194多照镜子多微笑
秘诀195来一首“片头主题曲”
秘诀196凝视一幅画的神奇效果
秘诀197尽情享受黑板涂鸦
秘诀198用喜剧开场

媒体评论

正面管教 : 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本书提供的情绪能力教导秘诀不仅适合用来教导孩子,更重要的是,当父母与老师使用这些方法来教导孩子时,也可以自我 反省并重新学习。本书提出了很多值得父母及老师深思的问题,例如,“孩子要怎么生气,我才不会生气?”孩子的情绪感受是需要被接纳及尊重的,但需要父母及 老师有智慧地教导,要教出高EQ的孩子,还真是需要先有高EQ的父母及老师。此外,本书提出的“正向思考不等于合理化”的观点也令人眼前一亮,市面上许多 情绪管理课程常教导面对负向情境时“转念”的重要性,但本书作者却更进一步提出,光是透过改变想法来调节情绪是不够的,唯有能带来有效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这 种“转念”,才是情绪学习中所要教导的正向思考能力。
人生匆匆数十寒暑,总要过得快乐又有意义才有价值,要拥有幸福人生,就要先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相信此书会成为父母、老师及孩子共同的帮手,我诚挚地予以推荐!
周育如/新竹教育大学幼教系助理教授

 

............
《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正面管教与顺应天性养育指南》 一、 拥抱敏感期,解锁孩子成长密码 孩子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奇妙旅程。在这趟旅程中,“敏感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闪光点,预示着他们即将掌握新的能力,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理解并顺应孩子的敏感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深度连接、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关键。 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儿童在特定发展阶段,对某种特定的活动或信息异常敏感,一旦错过,后期将难以获得同等程度的学习效果。这些敏感期涵盖了孩子的身体、心理、认知、语言、社交等各个方面,如: 动作敏感期: 孩子会不自觉地想要爬行、行走、跑跳、攀爬,这是他们探索身体潜能、建立空间感的重要时期。 语言敏感期: 孩子对声音、词语、句子的感知异常敏锐,渴望模仿、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他们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 秩序敏感期: 孩子对环境的条理性和规则性有强烈的需求,喜欢事物摆放整齐,遵循固定的模式,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安全感和内在秩序。 细节敏感期: 孩子会专注于事物的细微之处,例如观察蚂蚁搬家、研究花朵的纹理,这是他们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的萌芽。 社交敏感期: 孩子开始渴望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合作、理解他人,是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 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渴望独立自主,会说“不”,希望自己做决定,这是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和独立人格的开始。 为何要捕捉敏感期? 错过敏感期,孩子可能会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上遇到困难,甚至产生学习障碍。例如,如果在语言敏感期未能提供充足的语言刺激,孩子可能在日后的语言学习上显得迟缓。反之,善于捕捉并顺应敏感期的父母,能够事半功倍地引导孩子学习,让他们在最适合的时期获得最佳的发展。 如何捕捉和顺应敏感期? 1. 细致观察: 父母需要放下“为孩子好”的预设,真正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兴趣和反应。是什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他们反复尝试做什么?他们对什么表现出强烈的渴望? 2. 提供支持: 一旦发现孩子的敏感期,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迫或打断,而是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例如,在动作敏感期,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在语言敏感期,多与孩子交流,阅读绘本。 3. 尊重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敏感期出现的早晚、持续时间长短都可能不同。父母要做的不是比较,而是耐心等待,给予充足的爱与陪伴。 4. 不过度干预: 敏感期是孩子自我驱动的学习过程。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非控制者。过度干预会扼杀孩子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5. 创设适宜环境: 为孩子提供能够满足其敏感期需求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例如,在家中设置一个“蒙氏角”,摆放一些适合孩子发展阶段的教具。 二、 顺应孩子天性,培养内在驱动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天性和发展轨迹。教育的本质,是顺应这份天性,而非刻意雕琢。当教育能够与孩子的天性和谐统一时,孩子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内在的生命力,变得更加合作、积极和有创造力。 理解孩子的天性: 孩子是好奇宝宝: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和了解未知。他们的提问、尝试和重复,都是这种好奇心的体现。 孩子渴望独立: 随着成长,孩子会自然地产生独立自主的愿望,希望自己掌控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需要安全感: 被爱、被接纳、被理解,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安全感是他们勇敢探索、学习新事物的动力源泉。 孩子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孩子天生就拥有学习的欲望,他们渴望掌握新的技能,理解事物。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护和激发这份内在的驱动力,而非用外在的奖励或惩罚来驱动。 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 1. 提供选择与自主权: 在可控范围内,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例如,今天穿哪件衣服,先玩积木还是先画画。 2. 鼓励探索与尝试: 允许孩子犯错,支持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每一次的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孩子宝贵的学习经历。 3. 建立情感连接: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绪。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最佳方式。 4.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赞美他们的尝试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的成绩。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 5. 尊重孩子的步伐: 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尊重他们的发展速度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机”。 三、 正面管教,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和合作的教育理念。它不是溺爱,也不是惩罚,而是一种旨在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和良好社会技能的教育方式。正面管教的核心在于,在与孩子建立连接的同时,设定清晰的界限和期望。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 尊重与平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而非父母的附属品。 鼓励与肯定: 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用鼓励性的语言代替指责和批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解决问题: 遇到孩子行为问题时,不急于惩罚,而是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设定界限与规则: 清晰、一致的规则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责任感。规则的制定应尽量与孩子沟通,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 短期有效,长期发展: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律和责任感,而非通过恐吓或利诱来达到短期目的。 正面管教的实践方法: 1. “我”的陈述: 在表达不满时,使用“我”开头的句子,例如“我看到积木散落一地,我感觉有点担心,怕会有人踩到受伤。”,而不是指责“你怎么这么不收拾!”。 2. 给予选择(有限的): “你想先穿红色袜子还是蓝色袜子?” 这种有限的选择能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同时父母也掌握了大的决定权。 3. 鼓励式沟通: 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例如“你今天自己把早餐吃完了,真棒!”、“你尝试着用积木搭了一个很高的塔,虽然倒了,但你很认真地在尝试。” 4. 家庭会议: 定期与孩子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共同制定规则,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5. “有限度的自由”: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探索和尝试的机会。例如,允许孩子在厨房“帮忙”,但要明确告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 6. 积极倾听: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理解他们的感受,即使你不赞同他们的做法,也要先理解他们的想法。 7. 自然结果与逻辑结果: 自然结果: 事情本身带来的后果,例如,不穿外套出门会感到冷。 逻辑结果: 父母设定但与行为有直接关联的后果,例如,玩具乱放,下次玩的时候可能找不到。逻辑结果需要有尊严、有爱且一致。 8. 眼神交流与非语言沟通: 有时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拥抱,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力量。 结语: “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正面管教与顺应天性养育指南”是一本致力于帮助父母成为更理解、更有智慧的教育者的指南。它鼓励父母放下传统的“指令式”或“惩罚式”的教育模式,转向一种基于爱、尊重和理解的亲子关系。通过深入理解孩子的敏感期,顺应他们的天性,并运用正面管教的智慧,父母将能够与孩子建立起深厚而持久的连接,培养出独立、自信、合作且内心充满力量的下一代。这不仅是对孩子成长负责,更是为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那些像我一样,本身工作压力大、时间零碎的职场父母来说,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的“高效性”。它不是那种需要你静坐冥想半小时才能读懂一章的内容,它的每一个小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坊,直击痛点。我尤其赞赏它在处理“界限感建立”和“自然/逻辑后果”这部分内容的深度。以往我对“惩罚”和“后果”的概念总是混淆不清,总觉得不严厉不足以让孩子记住教训。然而,书中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惩罚”带来的怨恨和“后果”带来的学习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开始尝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合理且相关的后果,比如弄洒了牛奶就自己擦地,而不是被我呵斥一顿然后我默默收拾。这个过程当然有阻力,但书中的鼓励和理论支撑,让我有勇气坚持下去。它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力量感,不再是靠吼叫来维持表面的和谐,而是通过建立清晰、可预测的规则,让亲子关系更加稳定和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一页就要合起来查字典的晦涩理论集,更像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实用手册”与“心灵鸡汤”的完美结合体。我最喜欢它在讲解复杂心理学概念时,总是能立刻接上一个非常生动、带有画面感的例子。比如说,当它谈到“选择权”的重要性时,没有用那些枯燥的心理学术语,而是举了一个关于“早餐吃什么”的小场景,通过孩子做出选择后带来的责任感和满足感,让我瞬间领悟到放手的重要性。这种“先说人话,再说道理”的表达方式,让那些原本高深的“正面管教”原则,变得触手可及。很多时候,我不需要特意找时间“学习”,只是在处理完一件棘手的亲子冲突后,随手翻开其中一页,就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情绪出口。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以为是“坏习惯”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用他们有限的认知工具,努力解决一个“大人世界”的问题,而我们需要的只是提供一个更合适的工具箱。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入手的,原本我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总觉得大同小异,但翻开这几本,立刻就被那种既有理论深度又极度贴近生活的文字所吸引。它不像有些书那样高高在上地教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非常细致地剖析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动机。比如,书中关于“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发脾气”的章节,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简单地归咎于孩子“不懂事”,而是引导父母去探究那个“看不见的冰山水面下的部分”,真正理解情绪的根源。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个积木搭不好而大哭,我差点又要用老一套的“不要哭了,再哭就……”来应对,但读完书里的那一章,我停了下来,蹲下来,用书里教的“描述事实+表达理解”的方式去回应,那一刻,孩子的情绪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奇迹般地平复了许多。这种实操性极强的工具和思维框架的转变,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管用得多。它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与孩子的心灵进行一场有效、充满尊重的对话,而不是单纯的权力斗争。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每天都在“战备状态”的焦虑妈妈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更有耐心、更能享受育儿过程的伙伴。

评分

这套书的整体气息非常积极向上,它成功地将“权威”与“爱”做到了完美的平衡,这在我看来是所有育儿书中最难拿捏的度。它毫不讳言地指出了传统养育方式中的弊端,但重点却放在了如何“赋能”父母,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充满智慧和慈悲的“好老师”形象。我发现,自从阅读了这些内容,我不再将育儿视为一场必须赢得的战斗,而更像是一场与生命的深度合作。它鼓励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是最好的镜子。每当我感到自己快要失控时,我都会想起书中的某个提醒,比如“慢下来三秒钟”,这个简单的动作,往往能阻止一场情绪的雪崩。这套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重塑了我对“教育”二字的理解,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内在成长”。它真正让我体会到,做一个“好父母”的秘诀,首先是做一个“清醒的自己”。这份关于自我觉察的指引,比任何具体的育儿技巧都更值得珍藏。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视角是极其独特且具有颠覆性的。它没有落入传统育儿书籍那种“好孩子”的刻板印象,而是极力赞扬了“真实的孩子”。我尤其欣赏它对“敏感期”这个概念的阐释,简直比教科书还要清晰易懂。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究的儿童发展阶段,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关于语言爆发期的描述,我对照我家老二的情况,发现完全吻合——他前段时间突然像个小大人一样滔滔不绝,我当时还觉得有点烦,现在才明白那是大脑在高速搭建连接。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是“如何快速通过敏感期”的捷径,而是“如何安全、完整地支持孩子度过敏感期”的哲学。这套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温暖,但内核却极其坚韧,它鼓励父母放下“完美主义”的包袱,接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的“混乱”和“反复”。这极大地缓解了我的“别人家的孩子”焦虑。读完后,我开始更愿意花时间去观察,去记录,去享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微小细节,而不是总盯着那个遥远的“目标”。这种从“管理”到“陪伴”的心态转变,是无价之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