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真機使用與維修
定價:33.00元
作者:薑浩偉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180520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較係統地介紹瞭傳真機的一般原理、技術規格、安裝使用、編解碼原理、通信控製規程、調製解調器、日常保養及維修的基礎知識,是編著者多年來維修、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書中還對日本衝電氣公司的0F-17 、0F-1000、0F-8M、0F-460、華昭ZIKOM一360、鬆下KX—F110傳真機作瞭簡明扼要、必不可少的介紹說明;便於用戶和維修人員操作參考。
本書圖文並茂、結閤實際、注重基礎、力求全麵、對各種型號機器的使用和維修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專業、辦公室自動化專業教材,也可供傳真機技術人員和機務維修人員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傳真機使用與維修》這本書,以一種近乎考古學的方式,為我揭示瞭傳真機這一昔日通訊巨頭的方方麵麵。我一直以為傳真機就是簡單地“發個東西齣去”,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其中的技術含量遠超我的想象。它從早期機械式傳真機的曆史演變講起,一直到後來集成電路的普及,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伴隨著技術的革新。書中關於圖像信號的數字化處理過程,以及如何將其壓縮並傳輸到另一颱機器進行還原,這些原理的講解非常到位。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故障診斷的邏輯推理過程,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解決方案,而是引導讀者一步步分析問題的可能原因,從最簡單的電源問題到復雜的信號乾擾,層層遞進,非常具有啓發性。書中還提到瞭不同國傢和地區對於傳真信號的規範差異,以及兼容性問題的處理,這些信息對於真正使用過傳真機的人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之談。雖然我不是技術人員,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傳真機的使用邏輯和內在原理都有瞭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佩服當年工程師的智慧和創造力。
評分《傳真機使用與維修》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真機的固有印象。它不僅僅是介紹如何操作和修復,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科技溯源之旅。書中對傳真機內部硬件的分析,比如感光鼓、定影組件、激光掃描單元等,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講解,甚至連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現象都一一列舉。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傳真機信號優化和傳輸效率提升的章節,它解釋瞭如何通過調整參數來獲得更好的傳真效果,以及如何應對不良的網絡環境。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傳真機軟件和固件的介紹,比如如何更新固件,如何管理存儲的傳真文件等,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想過的。此外,書中還提到瞭傳真機在模擬時代的一些技術限製,以及工程師們是如何巧妙地規避這些限製的。雖然現在我們有瞭更便捷的電子文檔傳輸方式,但通過這本書,我能深刻體會到傳真機在那個時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背後所蘊含的精湛技術和創新精神。
評分最近我入手瞭一本名為《傳真機使用與維修》的書,雖然我本來對這種老式的通訊設備興趣不大,但齣於好奇心,還是翻閱瞭一下。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真的非常細緻地描繪瞭傳真機這個曾經占據我們辦公桌重要位置的機器。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如何操作,而是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比如傳真信號是如何在電話綫上進行傳輸的,信號的編碼和解碼過程是怎樣的,這些技術細節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能有些枯燥,但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來說,卻有一種彆樣的吸引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圖像掃描和打印技術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詳細解釋瞭CCD掃描儀的工作原理,以及熱敏打印和噴墨打印在傳真機上的應用,雖然現在我們有瞭更先進的打印技術,但迴溯到傳真機的設計理念,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實際操作的案例,比如如何正確安裝紙張和墨盒,如何設置傳真號碼,以及一些常見的故障排除方法,雖然我目前還沒有遇到過需要維修傳真機的情況,但這些信息在遇到問題時無疑會很有幫助。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這個逐漸被遺忘的通訊工具有瞭更深入的瞭解,也體會到瞭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
評分翻開《傳真機使用與維修》,一股濃厚的懷舊氣息撲麵而來,仿佛迴到瞭那個還需要等待的年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關於通信技術變遷的史詩。它詳盡地介紹瞭傳真機在商業、政務等領域的應用場景,以及它如何極大地改變瞭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書中關於傳真機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的章節,也讓我意識到瞭當年在數據傳輸方麵的考量,比如密碼保護、加密傳輸等一些早期技術的身影。我被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傳真機的性能對比所吸引,包括分辨率、傳輸速度、耗材成本等,這些信息對於想要選擇一颱傳真機的用戶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而且,書中還涉及到一些環保和節能方麵的知識,比如如何閤理使用墨粉、紙張,以及如何處理廢棄的傳真機,這些細節的補充,讓這本書顯得更加全麵和人性化。即使現在傳真機的使用量銳減,但這本書依然能喚起我們對於過去技術的迴憶,並從中汲取一些寶貴的經驗。
評分拿到《傳真機使用與維修》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厚重的篇幅所震撼,原以為這隻是本簡單的操作指南,沒想到它竟然深入到傳真機內部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書中對於不同型號傳真機的結構解析圖格外清晰,仿佛能讓我親手拆解一颱機器,觀察每一個齒輪、每一個電路闆的運作。我特彆被書中關於傳真機通信協議的章節所吸引,它詳細闡述瞭Group 3和Group 4等不同標準的傳真機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換的,包括數據壓縮、糾錯機製等方麵,這些專業術語雖然讓我花費瞭不少時間去理解,但一旦貫通,便能感受到其中精妙的設計。此外,書中還列舉瞭大量實際維修案例,從簡單的卡紙問題到復雜的電路闆故障,都給齣瞭詳細的診斷步驟和維修方法,配閤精美的插圖,即使是動手能力稍弱的人,也能大緻瞭解如何著手。我甚至在書中看到瞭關於傳真機耗材的詳細介紹,包括紙張的類型、墨粉的成分,以及如何正確儲存和使用,這些細微之處的處理,足見作者的用心。雖然現在我們接觸到的傳真機可能不如當年普及,但這本書卻像是一扇窗口,讓我窺見瞭那個信息傳遞還不那麼便捷的時代,人們是如何通過這項技術來實現高效溝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