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Easy Symbian——手機應用開發入門
定價:29.80元
作者:趙希哲,司維,宋昱鵬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1152151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基於S60 SDK第5版,介紹**觸摸屏開發技術。
實例驅動,學習輕鬆愉悅,應用快速入門。
代碼開源,修改隨心所欲,讓你觸類旁通。
一綫開發團隊經驗之談,和你一起分享開發樂趣。
內容提要
本書從Symbian C 開發的基礎講起,依次介紹描述符、應用程序框架、Symbian特有的異常處理機製、UI控件、多媒體、活動對象、開發測試工具等內容。結閤一個開源的觸摸屏遊戲代碼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並配有一些有針對性的小練習和活潑的漫畫,使讀者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易於理解。
本書的讀者定位於Symbian初中級學者,即具有C 編程基礎而無Symbian操作係統基礎的人群,包括從事Symbian手機應用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移動增值業務開發等軟件開發技術人員,以及愛好Symbian手機操作係統的發燒友。
本書可作為相關培訓機構的教材,還可供各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軟件開發、手機開發等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作為參考書閱讀。
目錄
章 從零開始
1.1 Symbian那些事兒
1.1.1 Symbian的曆史
1.1.2 Symbian的現狀
1.1.3 Symbian的未來
1.2 本書的Readme
1.2.1 內容的組織方式
1.2.2 怎樣使用本書
1.2.3 利用好網上的資源
1.3 一個有趣的觸摸屏遊戲
1.3.1 遊戲的需求說明
1.3.2 小項目的開發過程
1.4 搭建全免費的開發環境
1.4.1 SDK
1.4.2 IDE
1.4.3 幫助文檔
1.4.4 代碼管理
1.5 更多關於Symbian開發環境的事
1.5.1 SDK簡介
1.5.2 IDE功能簡介
1.6 小結
第2章 程序架構介紹
2.1 Symbian應用程序設計原則
2.1.1 程序界麵與邏輯分離原則
2.1.2 觀察者設計模式的運用
2.1.3 良好的應用程序行為
2.2 簡潔的設計方案
2.2.1 程序模塊結構
2.2.2 界麵模塊
2.2.3 邏輯模塊
2.2.4 碰撞原理
2.2.5 重要的遊戲行為
2.3 編碼要規範
2.4 小結
第3章 工程結構和視圖切換
3.1 從Helloworld開始搭建應用程序框架
3.1.1 使用Carbide建立和導入工程
3.1.2 程序的基本類
3.1.3 MMP文件
3.1.4 資源文件
3.1.5 本地化
3.1.6 編譯和運行程序
3.2 視圖切換框架
3.2.1 創建和使用視圖
3.2.2 在視圖中使用容器
3.2.3 注冊和切換視圖
3.2.4 視圖觀察者
3.2.5 打開外部視圖
3.2.6 如何選擇GUI框架
3.3 小結
第4章 描述符、數組和文件
第5章 異常處理
第6章 事件響應
第7章 控件
第8章 多媒體
第9章 活動對象
0章 測試與打包
附錄A 手機按鍵名稱圖
附錄B Symbian本地化語言代碼列錶
附錄C 常見錯誤代碼列錶
附錄D Symbian程序調試技巧
附錄E 術語錶
後記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它內容詳實到有些令人望而生畏。那些關於內存管理、UI 控件生命周期、以及底層API調用的論述,都像是武林秘籍一樣需要反復研讀纔能領會精髓。我記得我為瞭跑通第一個“Hello World”程序,光是配置開發環境就花費瞭好幾天的時間,那個過程中的挫敗感和最終成功運行時的狂喜,現在迴想起來都曆曆在目。這本書的難點在於,它要求讀者不僅要懂編程邏輯,還要對 Symbian 操作係統特有的架構有深入的理解。它不是那種隻教你“復製粘貼”的速成指南,而是真正深入到瞭係統內核的層麵去講解。這種深入性,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極高,即便是現在,對於研究移動操作係統演化史的人來說,它依然具有很強的曆史和技術參考意義,讓我對早期的嵌入式係統開發有瞭更立體和深刻的認識,絕非膚淺的錶麵文章可比。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濃濃的年代感,那種略顯厚重的紙張質感,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智能手機剛剛起步的懵懂年代。我記得當時手裏捧著它,心裏充滿瞭對移動互聯網未來無限的遐想,仿佛觸摸到瞭未來世界的鑰匙。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非常符閤那個時期技術書籍的審美,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些樸素,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嚴謹和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那個時代技術探索者留下的一個珍貴的時間膠囊。每一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作者試圖將復雜的概念用最直白的方式呈現齣來的良苦用心,特彆是對初學者友好的引導性文字,在當時簡直是雪中送炭。雖然如今的移動開發領域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但迴顧起點,這本書的價值是無法用簡單的技術更新來衡量的,它承載的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和技術啓濛的火種。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說實話,非常“工程師化”。它直截瞭當,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或煽情的語句,每一個句子似乎都承載著明確的技術指令或概念定義。這對我這種偏愛邏輯嚴密性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那些晦澀的模塊間通信機製時所采用的流程圖和僞代碼,它們像一把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瞭復雜係統的運作脈絡。當我麵對其他技術資料感到迷茫時,總會習慣性地翻迴到這本書中,尋找那種教科書式的清晰解答。雖然現在的編程書籍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和趣味性,但這本老書所代錶的“硬核”精神,那種對技術本質的極緻追求,是現代許多快餐式教程所無法比擬的,它教會瞭我如何真正地“啃硬骨頭”。
評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和裝幀設計,在那個年代算是相當不錯的瞭,特彆是那些代碼示例部分的對齊和高亮處理,保證瞭閱讀時的舒適度。不過,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附帶的光盤(如果讀者還有光驅的話!)。那張小小的光盤裏承載的不僅僅是編譯好的示例程序,更是那個時代完整的工具鏈和SDK環境的備份。在互聯網資源日益碎片化的今天,能夠找到一本係統性地提供全套開發環境配置指南的書籍是多麼珍貴啊!它讓你明白,早期的軟件開發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對軟硬件環境有全局的掌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完整性,它提供瞭一條完整的、從零開始的教學路徑,而不是像現在許多在綫教程那樣,隻關注最新的框架或庫,而忽略瞭底層基礎的構建。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 Symbian 平颱的理解已經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行文間透露齣的自信和專業度令人信服。我曾經帶著一個很棘手的多綫程同步問題去請教一位資深工程師,而我竟然在那本書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找到瞭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思路。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經典的技術著作其價值是具有穿越性的。它不會因為技術的更迭而貶值,反而會在新技術的衝擊下,以其紮實的基礎知識體係,成為檢驗開發者功底的試金石。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沉默但極其可靠的導師,它不會主動催促你學習,但隻要你需要,它永遠在那裏,用其深厚的內功,為你掃清前進道路上的理論障礙,是對技術深度感興趣的人不可多得的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