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通信衛星總體設計和動力學分析(平裝)(見選題2012D0141)
定價:126.00元
作者:周誌成 等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46625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0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通信衛星總體設計和動力學分析》(作者周誌成、麯廣吉)以現代通 信衛星為代錶的地球靜止軌道(GEO)航天器為設計研究對象,在係統工程方法論和航天器總體設計框架體係指導下, 結閤幾十年航天工程實踐,並從航天器設計學科高度,係統總結和詳細介紹瞭GEO航天器總體設計、動力學與控製分析仿真、多學科設計 優化和設計驗證的技術內容和理論方法。全書編寫遵循係統性、可讀性、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的宗旨要求,並在有關章節設置瞭工程 應用範例。
全書共分15章。章為緒論;第2、3章為軌道動力學和空間 環境;第4、5、6章為航天器總體設計、有效載荷設計和主要分係統設計;第7章為航天器總體設計優化方法,包括構型拓撲優化、設備 布局優化、結構參數優化、總體參數多學科設計優化;第8章為航天器結構動力學、模型修正、力學環境和力學試驗;第9~13章為柔性、 晃動、多體和熱緻微振動等動力學以及動力學與控製仿真;4章為航天器總體設計、分析、優化範例;5章為可靠性設計、分析、 驗證。
《通信衛星總體設計和動力學分析》讀者對象為航天科研院所和高等 院校從事航天器總體設計、動力學與控製分析仿真、優化設計理論方法研究應用的科技人員、教 師和研究生,也可作為空間飛行器設計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章 緒論
1.1 航天器設計的研究範疇和基本內涵
1.2 航天器係統工程和總體設計方法
1.2.1 航天器工程
1.2.2 航天器係統工程
1.2.3 航天器任務分析和總體設計方法
1.3 航天器動力學(工程)的分析研究方法
1.3.1 現代航天器動力學的主要特徵
1.3.2 航天器動力學(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範疇和研究內容
1.3.3 航天器動力學(工程)的研究方法
1.4 我國通信衛星工程的研究進展和重要意義
1.4.1 通信衛星工程發展應用概況
1.4.2 通信衛星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1.4.3 發展通信衛星工程重要意義
第2章 航天器軌道動力學
第3章 航天器空間環境
第4章 航天器總體設計
第5章 航天器有效載荷設計
第6章 航天器主要分係統設計
第7章 航天器總體設計優化方法
第8章 航天器結構動力學與力學環境
第9章 航天器柔性耦閤動力學
第9章 航天器柔性耦閤動力學
0章 航天器液體晃動動力學
1章 航天器多體動力學
2章 航天器熱緻微振動動力學
3章 航天器動力學與控製總體仿真
4章 航天器總體方案設計分析優化範例
5章 航天器可靠性設計和故障對策
縮略詞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通常不太會被一本技術書籍的“選題”信息所吸引,但這次的“見選題2012D0141”這個編號,卻讓我産生瞭一絲好奇。這不像是一些普通齣版物的流水綫編號,而是隱隱透露齣一種學術研究或項目立項的嚴謹性,仿佛這本書是某個重要研究項目的成果凝結,或者是為瞭解決某個特定工程難題而精心編寫的。這種背景下的書籍,往往在內容的深度、前沿性以及實用性上會有更高的保證。它可能不是為瞭泛泛而談,而是為瞭解決實際問題,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經驗傳遞給讀者。這種“背後有故事”的書籍,讀起來總能多一層對作者嚴謹態度和專業深度的認同感,也讓人對書中內容可能包含的創新點和獨到見解更加期待。
評分我對於通信衛星的運行軌道和姿態控製的動力學特性一直感到十分著迷。想象一下,一顆小小的衛星,在太空中以極高的速度飛行,同時還要保持精確的指嚮,為地球提供通信服務,這其中的奧秘需要多麼精妙的計算和控製。這本書的書名中明確提到瞭“動力學分析”,這正是我非常關注的重點。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如何建立衛星的運動模型,如何分析其在各種外部擾動下的動力學響應,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姿態控製係統來補償這些擾動。例如,它是否會討論到軌道攝動力學,如地球引力場的非均勻性、大氣阻力、太陽光壓等對衛星軌道的影響?又是否會詳細介紹慣性導航、角動量交換、磁力矩器、反作用輪等姿態控製方法,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優缺點?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
評分當一本技術書籍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將概念與實際的“總體設計”緊密聯係起來時,它的價值就顯得尤為突齣。我一直認為,工程技術的精髓在於將科學理論轉化為可行的産品和係統。因此,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通信衛星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個方麵,例如,它會討論到天綫的設計和布局如何影響信號覆蓋範圍和通信效率嗎?饋電網絡、變頻器、功率放大器等關鍵射頻組件的選用和集成需要遵循哪些原則?結構的設計是否要考慮到減重、強度和熱控等方麵的綜閤平衡?電源係統如何滿足衛星長時間的運行需求?而“總體設計”這個詞,也暗示瞭它可能不僅僅關注某個子係統,而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將各個子係統有機地整閤在一起,形成一個功能完整的通信衛星係統。這種全方位的審視,對於理解通信衛星的整體工程架構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這反而讓它顯得非常專業和有深度。書脊上的書名清晰可見,采用瞭不易褪色的印刷技術,即使長期擺放在書架上也不會顯得陳舊。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摸起來粗糙的紙,而是略帶光澤,手感溫潤,翻閱時不易産生靜電,給人的感覺是印刷質量非常過硬。裝訂方麵,平裝本雖然不如精裝本那樣牢固,但這款平裝的裝訂也非常紮實,書頁之間連接緊密,即便頻繁翻閱,也不容易齣現脫頁的情況,這點對於一本技術類的書籍來說非常重要,能夠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從包裝和初步的感官體驗來看,這本書就給人一種物有所值的期待,似乎能夠承載其內容所蘊含的專業知識,讓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去瞭解它到底能為讀者帶來哪些前沿的通信衛星設計理念和動力學分析方法。
評分我一直對航天工程的各個領域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通信衛星這一塊,它涉及到非常復雜的係統設計和精密的動力學控製,是現代信息社會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在市麵上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通信衛星總體設計以及動力學分析的書籍,其實並不容易。很多書籍可能側重於某一個狹小的技術點,或者過於理論化,脫離實際工程應用。而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齣瞭“總體設計”和“動力學分析”,這兩個核心要素的結閤,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深入淺齣地講解通信衛星從概念提齣到最終運行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和工程挑戰。這種係統性的介紹,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這個領域的工程師、學生或者研究人員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而不是碎片化的學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