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卫星总体设计和动力学分析(平装)(见选题2012D0141)
定价:126.00元
作者:周志成 等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46625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信卫星总体设计和动力学分析》(作者周志成、曲广吉)以现代通 信卫星为代表的地球静止轨道(GEO)航天器为设计研究对象,在系统工程方法论和航天器总体设计框架体系指导下, 结合几十年航天工程实践,并从航天器设计学科高度,系统总结和详细介绍了GEO航天器总体设计、动力学与控制分析仿真、多学科设计 优化和设计验证的技术内容和理论方法。全书编写遵循系统性、可读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宗旨要求,并在有关章节设置了工程 应用范例。
全书共分15章。章为绪论;第2、3章为轨道动力学和空间 环境;第4、5、6章为航天器总体设计、有效载荷设计和主要分系统设计;第7章为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方法,包括构型拓扑优化、设备 布局优化、结构参数优化、总体参数多学科设计优化;第8章为航天器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力学环境和力学试验;第9~13章为柔性、 晃动、多体和热致微振动等动力学以及动力学与控制仿真;4章为航天器总体设计、分析、优化范例;5章为可靠性设计、分析、 验证。
《通信卫星总体设计和动力学分析》读者对象为航天科研院所和高等 院校从事航天器总体设计、动力学与控制分析仿真、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应用的科技人员、教 师和研究生,也可作为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1.1 航天器设计的研究范畴和基本内涵
1.2 航天器系统工程和总体设计方法
1.2.1 航天器工程
1.2.2 航天器系统工程
1.2.3 航天器任务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法
1.3 航天器动力学(工程)的分析研究方法
1.3.1 现代航天器动力学的主要特征
1.3.2 航天器动力学(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
1.3.3 航天器动力学(工程)的研究方法
1.4 我国通信卫星工程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意义
1.4.1 通信卫星工程发展应用概况
1.4.2 通信卫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4.3 发展通信卫星工程重要意义
第2章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第3章 航天器空间环境
第4章 航天器总体设计
第5章 航天器有效载荷设计
第6章 航天器主要分系统设计
第7章 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方法
第8章 航天器结构动力学与力学环境
第9章 航天器柔性耦合动力学
第9章 航天器柔性耦合动力学
0章 航天器液体晃动动力学
1章 航天器多体动力学
2章 航天器热致微振动动力学
3章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总体仿真
4章 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分析优化范例
5章 航天器可靠性设计和故障对策
缩略词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于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动力学特性一直感到十分着迷。想象一下,一颗小小的卫星,在太空中以极高的速度飞行,同时还要保持精确的指向,为地球提供通信服务,这其中的奥秘需要多么精妙的计算和控制。这本书的书名中明确提到了“动力学分析”,这正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建立卫星的运动模型,如何分析其在各种外部扰动下的动力学响应,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姿态控制系统来补偿这些扰动。例如,它是否会讨论到轨道摄动力学,如地球引力场的非均匀性、大气阻力、太阳光压等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又是否会详细介绍惯性导航、角动量交换、磁力矩器、反作用轮等姿态控制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坦白说,我通常不太会被一本技术书籍的“选题”信息所吸引,但这次的“见选题2012D0141”这个编号,却让我产生了一丝好奇。这不像是一些普通出版物的流水线编号,而是隐隐透露出一种学术研究或项目立项的严谨性,仿佛这本书是某个重要研究项目的成果凝结,或者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工程难题而精心编写的。这种背景下的书籍,往往在内容的深度、前沿性以及实用性上会有更高的保证。它可能不是为了泛泛而谈,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传递给读者。这种“背后有故事”的书籍,读起来总能多一层对作者严谨态度和专业深度的认同感,也让人对书中内容可能包含的创新点和独到见解更加期待。
评分当一本技术书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将概念与实际的“总体设计”紧密联系起来时,它的价值就显得尤为突出。我一直认为,工程技术的精髓在于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行的产品和系统。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通信卫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例如,它会讨论到天线的设计和布局如何影响信号覆盖范围和通信效率吗?馈电网络、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射频组件的选用和集成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结构的设计是否要考虑到减重、强度和热控等方面的综合平衡?电源系统如何满足卫星长时间的运行需求?而“总体设计”这个词,也暗示了它可能不仅仅关注某个子系统,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通信卫星系统。这种全方位的审视,对于理解通信卫星的整体工程架构至关重要。
评分我一直对航天工程的各个领域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通信卫星这一块,它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系统设计和精密的动力学控制,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在市面上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通信卫星总体设计以及动力学分析的书籍,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书籍可能侧重于某一个狭小的技术点,或者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工程应用。而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总体设计”和“动力学分析”,这两个核心要素的结合,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通信卫星从概念提出到最终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工程挑战。这种系统性的介绍,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工程师、学生或者研究人员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碎片化的学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这反而让它显得非常专业和有深度。书脊上的书名清晰可见,采用了不易褪色的印刷技术,即使长期摆放在书架上也不会显得陈旧。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摸起来粗糙的纸,而是略带光泽,手感温润,翻阅时不易产生静电,给人的感觉是印刷质量非常过硬。装订方面,平装本虽然不如精装本那样牢固,但这款平装的装订也非常扎实,书页之间连接紧密,即便频繁翻阅,也不容易出现脱页的情况,这点对于一本技术类的书籍来说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从包装和初步的感官体验来看,这本书就给人一种物有所值的期待,似乎能够承载其内容所蕴含的专业知识,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去了解它到底能为读者带来哪些前沿的通信卫星设计理念和动力学分析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