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13066048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

9787113066048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淑芝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原理
  • 数据通信
  • TCP/IP
  • 协议分析
  • 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计算机科学
  • 网络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066048
商品编码:295909359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计算机网络(第二版)——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

定价:26.00元

作者:安淑芝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113066048

字数:484000

页码:30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配上既注重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的讲解又注重实践和应用。全书共分为12章 ~2章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及体系结构;第3~7章按照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对各层的相关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讲解,并对局域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讲解;第8~12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因特网接入技术、无线网络以及安全、管理和实际应用等内容。每章都附有练习题,有些章节后还附有实训练习,附录中按照字母顺序给出了全书出现的缩略词并注明了在书中次出现的章节,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网络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学习网络知识的参考书。

目录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2.2 按地理位置分类
1.2.3 按计算机和设备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1.2.4 其他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1.3.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2.1.1 网络通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2 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概念
2.1.3 接口和服务
2.1.4 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2.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2.2.1 OSI/RM结构
2.2.2 OSI/RM各层基本功能
2.3 TCP/IP参考模型
2.3.1 TCP/IP历史
2.3.2 TCPflP模型
2.3.3 TCP/IP各层功能
2.3.4 TCP/IP和OSI/RM模型的比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网络接口层
3.1 信号和编码
3.1.1 信号
 3.1.2 数字调制技术
3.1.3 二进制数据编码技术
3.2 数据传输
3.2.1 数据传输类型
3.2.2 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
3.2.3 数据传输方式
3.2.4 多路复用技术
3.2.5 数据交换技术
3.3 传输介质
3.3.1 有线传输介质
3.3.2 无线传输介质
3.4 差错校验
3.4.1 奇偶校验
3.4.2 方块校验
3.4.3 循环冗余校验
3.4.4 海明码
3.5 流量控制
3.5.1 非受限协议
3.5.2 停-等协议
3.5.3 滑动窗口协议
3.5.4 流量控制协议的约束条件
3.6 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DLC
3.6.1 三种类型的工作站
3.6.2 三种响应模式
3.6.3 帧格式
3.6.4 帧类型
3.6.5 HDLC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与局域网
4.1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1.1 争用协议
4.1.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1.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
4.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及协议
4.2.1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4.2.2 IEEE802协议
……
第5章 网络层
第6章 传输层
第7章 应用层
第8章 因特网接入技术
第9章 无线网络
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
2章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附录 缩略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第三版)》 前言 在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结构与算法一直是核心基石。它们不仅是理解和设计高效软件系统的关键,更是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根本途径。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系统性学习体验,特别关注使用C++语言进行描述和实现。本书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与修订,以反映当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教育需求。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严谨的理论分析与贴近实际的编程实践相结合。我们深信,只有真正理解算法背后的原理,并通过亲手实现来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精髓。因此,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各种经典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定义、特性、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更提供了详尽的C++语言实现代码,并对代码的效率和复杂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内容涵盖了数据结构与算法领域的绝大多数核心主题,结构清晰,循序渐进,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第一部分:基础篇——数据结构导论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引论 数据结构是什么? 我们将从概念的起源出发,探讨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数据结构不仅仅是数据的组织方式,更是解决问题效率的关键。 抽象数据类型(ADT): 引入ADT的概念,强调其“是什么”与“怎么做”的分离,为后续抽象化数据结构打下基础。 算法分析基础: 介绍算法效率评估的度量标准,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我们将详细讲解渐进符号(O, Ω, Θ)的含义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大O符号”来描述算法的渐进行为。 递归: 探讨递归的概念、递归方程的求解方法以及递归与迭代的转换,为理解和设计递归算法做好铺垫。 第二章:线性表 线性表的概念与特点: 定义线性表,强调其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顺序存储结构: 介绍顺序存储线性表的实现方式,包括数组的优势与劣势,并实现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链式存储结构: 引入链表的概念,包括单链表、双链表和循环链表。详细讲解链式存储的优点(动态性)与缺点(额外空间),并实现相应的操作。 多种线性表应用: 举例说明线性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多项式运算、约瑟夫环问题等。 第二部分:高级数据结构篇——树、图与查找 第三章:栈与队列 栈(Stack): 定义栈的“后进先出”(LIFO)特性。介绍栈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并演示应用,如表达式求值、函数调用栈等。 队列(Queue): 定义队列的“先进先出”(FIFO)特性。介绍队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列)和链式存储实现,并演示应用,如任务调度、广度优先搜索等。 第四章:树 树的概念与术语: 介绍树的基本概念,如节点、根、父节点、子节点、兄弟节点、深度、高度、叶子节点等。 二叉树(Binary Tree): 详细介绍二叉树的定义、性质以及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 讲解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的算法,并分析其应用。 线索二叉树(Threaded Binary Tree): 介绍线索二叉树的概念和实现,解决遍历中的效率问题。 树的表示法: 介绍树的其他表示方法,如双亲表示法、孩子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 树的应用: 探讨树在文件系统、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树的应用——堆与优先队列 堆(Heap): 定义堆的概念,特别是最大堆和最小堆。 堆的实现: 讲解堆的顺序存储实现,以及堆的插入(up-heap)和删除(down-heap)操作。 堆排序(Heap Sort): 详细阐述堆排序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 将堆与优先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关联起来,展示优先队列的实现和应用。 第六章:图 图的概念与术语: 定义图,包括顶点、边、无向图、有向图、权值、度、入度、出度、子图、连通图、强连通图等。 图的存储结构: 介绍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主要的图存储方式,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图的遍历: 讲解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并分析其应用。 图的连通性: 介绍连通分量、强连通分量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和查找。 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 讲解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用于解决如何在图的所有顶点之间以最小总权值连接所有顶点的网络。 最短路径(Shortest Path): 介绍Dijkstra算法(单源最短路径)和Floyd-Warshall算法(所有顶点对最短路径),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七章:查找 查找的基本概念: 定义查找,以及顺序查找(线性查找)和折半查找(二分查找)。 二叉排序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 介绍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性质和操作(插入、删除、查找)。 平衡二叉排序树(Balanced BST): 引入平衡二叉树的概念,以解决普通二叉排序树可能退化成链表的问题。详细介绍AVL树和红黑树(Ruby-Red Tree)的原理和实现,以及它们在保持平衡方面的优势。 哈希表(Hash Table): 讲解哈希函数的设计原则,以及冲突解决方法(开放地址法和链地址法)。深入分析哈希表的查找效率。 B树与B+树: 介绍B树及其变种B+树,它们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 第三部分:算法设计篇——排序与高级算法 第八章:排序算法 排序的稳定性与基本概念: 介绍排序的稳定性、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 简单排序算法: 详细讲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高效排序算法: 深入剖析快速排序(Quick Sort)和归并排序(Merge Sort)的原理、实现与优化,分析其平均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其他排序算法: 介绍堆排序、希尔排序(Shell Sort)、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桶排序(Bucket Sort)、基数排序(Radix Sort)等,讨论它们的适用场景和效率。 第九章:算法设计技巧 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 讲解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并以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大数乘法为例进行说明。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详细介绍动态规划的原理,包括最优子结构、重叠子问题,并以斐波那契数列、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等经典问题进行讲解。 贪心算法(Greedy Algorithm): 阐述贪心算法的策略,并以活动选择问题、霍夫曼编码等为例进行说明。 回溯法(Backtracking): 介绍回溯法的搜索思想,并以八皇后问题、迷宫寻路等问题进行演示。 第四部分:高级主题与实践 第十章:字符串匹配 朴素匹配算法: 介绍最基本的字符串匹配方法。 KMP算法(Knuth-Morris-Pratt Algorithm): 详细讲解KMP算法的原理,包括next数组的构建和匹配过程,以及其高效性。 Boyer-Moore算法: 介绍Boyer-Moore算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势。 第十一章:文件结构 索引结构: 介绍顺序索引、到期索引、倒排索引等。 多级索引: 探讨多级索引在大型数据库中的应用。 散列文件: 再次回顾哈希在文件组织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算法复杂度理论 NP完全性: 介绍P类问题、NP类问题、NP-hard问题和NP-complete问题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计算复杂性理论中的重要性。 近似算法: 讨论在NP-hard问题难以精确求解时,如何设计和分析近似算法。 本书的实践指导 本书中的每一个数据结构和算法都配有详尽的C++代码实现。代码风格清晰,注释丰富,方便读者理解和移植。此外,我们还在每章末尾提供了练习题,涵盖了理论理解和编程实践两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希望系统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在职软件开发人员。 对算法设计与分析感兴趣的计算机科学爱好者。 结语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大家构建扎实的基础,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工具。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成为更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形,更侧重于文字信息的呈现。书名“9787113066048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占据了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一本面向高等教育的专业教材。封面的背景色是比较沉稳的蓝色,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在字体选择上,主标题的字号较大,清晰易读,而副标题则稍小一些,但同样工整。封底通常会印有ISBN号、出版社信息以及简要的图书介绍,这本书也不例外。我注意到封底的介绍文字,重点突出了“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这个定位,暗示了其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感觉更适合学习使用,不会分散阅读的注意力。同时,作为一本规划教材,它也意味着其内容经过了学术界的精心打磨和审定,质量上应该是有保障的。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印刷清晰,装订牢固,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整体而言,从外观上看,它是一本非常“教科书”式的教材,专业且值得信赖。

评分

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严谨而全面”。它的语言风格是典型的学术教材风格,用词准确,逻辑清晰,没有多余的修饰语,每一句话都力求表达准确无误。在内容编排上,它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细节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计算机网络的复杂世界。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对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比如,在讲解IP地址和子网划分时,它会非常细致地讲解二进制转换、位运算等,确保读者能够彻底理解。同时,它也触及了许多实践层面的内容,例如在讨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时,会详细介绍路由表的设计和查找过程。这本书的缺点可能在于,对于完全零基础的读者来说,初期的学习门槛可能会稍高一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但是,一旦克服了初期的困难,这本书将成为你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强大助力。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的工具书,适合那些对计算机网络有深入学习需求的学生和从业者。

评分

拿到这本《计算机网络(第二版)》后,我首先被它厚实的体量所震撼,这预示着它将包含极为丰富和深入的内容。翻开目录,可以看到章节划分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网络概念、OSI模型、TCP/IP协议族,到更复杂的路由选择、传输控制、应用层协议等等,几乎涵盖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所有核心知识点。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清晰地标示了其研究的重点,比如“网络层”、“传输层”等,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个章节后面都附带了习题,这些习题的设计既有概念性的考察,也有需要动手实践或进行简单设计的题目,这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某些协议时,会插入一些图示和流程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通过图示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其过程。文字的表述也比较严谨,但又不至于过于晦涩,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但循序渐进,是可以掌握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体系结构完整,内容深度适中,非常适合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参考书,能够为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对于这本《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教材,我感觉它在内容的更新和时效性上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虽然是第二版,但其中对一些新兴的网络技术和概念也进行了提及,尽管可能不是重点深入探讨,但也能够让读者对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所了解。例如,在讨论网络安全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加密算法的最新进展,或者在介绍网络架构时,会提及一些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影子。这对于一本教材来说,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是非常难得的。当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任何教材都无法完全涵盖所有最新的技术细节,但这本书在核心概念和基础原理的阐述上,仍然是扎实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它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网络知识框架,理解不同层级协议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对于我这样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坚实的基础。即使是第二版,其核心内容也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也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虽然这是一本教材,但它并没有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而是会穿插一些实际网络环境中的例子和应用场景。例如,在讲解DNS(域名系统)时,它会说明我们平时上网输入网址背后的技术原理,以及DNS在解析域名时的具体流程,这种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抽象的网络协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书中对一些经典的网络协议,如HTTP、FTP、SMTP等,都有详细的介绍,不仅讲解了它们的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还分析了它们在实际互联网应用中的作用。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TCP和UDP时,不仅仅是罗列它们的区别,而是会分析在什么场景下应该选择TCP,什么场景下UDP更适合,这种分析非常有实践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提供大量的代码示例,但其对协议工作机制的深入剖析,为我理解和编写网络相关的程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用”,这种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