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苦瓜白粉病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及分子定位
定价:35.00元
作者:田丽波,商桑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16321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对白粉病的抗性是苦瓜露地和设施栽培及抗病育种的重要性状,其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和QTL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因此,本书首先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基础,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研究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抗白粉病遗传进行研究;再次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进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和取样的*适叶龄,对影响I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然后采用多代自交的野生苦瓜04-17-3和栽培苦瓜25-1杂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120株为构图群体,采用ISSR、SRAP和SSR标记构建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后,以120个F2单株和F2单粒传获得的120个F2:3家系为白粉病抗性性状调查群体,利用已构建好的苦瓜遗传图谱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标题里提到了“遗传机制”,这让我联想到基因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抗病性。我一直对为什么有些植物天生就能抵抗病虫害,而有些则容易受到侵袭感到好奇。这本书提到的“苦瓜白粉病”,是我平时在家做菜时会遇到的一个烦恼,有时候买回来的苦瓜就长着白白的粉末,实在影响食欲。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苦瓜白粉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它会从细胞层面解释病原菌是如何侵入和繁殖的吗?又会阐述苦瓜自身是如何形成一层“保护膜”来抵御这些病原菌的吗?我尤其关心的是“遗传机制”部分,它是否会介绍那些决定苦瓜抗病性的“关键基因”,以及这些基因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如果能有图表或者示意图来解释这些复杂的遗传信息,那就更好了。我对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了解不多,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些专业术语,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虽然我对“RTDK”和“苦瓜白粉病”这些专业名词并不熟悉,但“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和“分子定位”这些字眼,让我感受到它是一本深入探讨作物抗病性科学研究的书。我是一个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心的人,尤其对植物如何适应环境、对抗病原体的机制很感兴趣。这本书的题目暗示了它将从多个层面来解析苦瓜抗白的复杂性。我希望它能详尽地解释,苦瓜在受到白粉病侵扰时,其叶片、茎等部位会发生哪些细微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又如何影响了病原菌的生长?在遗传学方面,我期待它能揭示控制苦瓜白粉病抗性的关键基因,以及这些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差异。而“分子定位”这一部分,更是我关注的焦点,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基因定位技术,如何通过这些技术来找到并克隆出决定抗病性的基因?我希望书中能够图文并茂,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来展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同时也希望它能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即使是科学背景不强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购买决策,主要是基于我对农业科技未来发展的关注。作为一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抱有一定热情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革新性改变的理论和技术。苦瓜白粉病是一个具体的病害,但它所代表的作物抗病性问题,在整个农业领域都普遍存在。这本书的“生理基础”和“遗传机制”的探讨,预示着它将从根本上揭示抗病性的原理。我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深入研究苦瓜植株在面对白粉病侵扰时,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通路?它会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些苦瓜品种能够产生天然的防御物质,而另一些则对此无能为力?而“遗传机制”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关于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实用信息。例如,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已经被发现并用于选育抗病品种的遗传标记?书中关于“分子定位”的内容,更是吸引了我,这听起来像是一种非常前沿的科学研究方法,我希望它能解释如何精确地找到控制抗病性的基因,并最终将这些基因引入到优良的苦瓜品种中,从而培育出更加健壮、高产的苦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不太懂里面的具体内容,但“抗性”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我一直认为,植物的生存本身就是一场与环境的博弈,而抗病性无疑是这场博弈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苦瓜白粉病,我平时也遇到过,但总是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方法来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想知道,它在“生理基础”方面,是否会深入探讨苦瓜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与抗白粉病有关?是细胞壁的厚度?还是某种酶的活性?抑或是免疫系统的启动?关于“遗传机制”,我希望它能解释清楚,是什么样的基因组合让苦瓜能够抵抗白粉病,而那些易感品种又是因为缺少了哪些基因?我最感兴趣的是“分子定位”部分,它是不是就像是在茫茫的基因组中寻找那个“抗病开关”,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去控制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分子定位来培育出抗病新品种的,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会更具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听起来挺专业的,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很难完全理解它的深层含义。我尤其对“RTDK”这个缩写感到好奇,它是否代表着某种特定的基因、品种或者技术?书中会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吗?我对农作物抗病性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苦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白粉病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如果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揭示其背后的生理基础和遗传机制,对我这样对农业有初步了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理论,也能结合实际的例子,比如通过基因改良或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来解释如何提高苦瓜的抗病能力。同时,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的“分子定位”部分,是否会涉及到一些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比如CRISPR-Cas9,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和挑战。我对科学的理解虽然不深,但对知识的渴望是强烈的,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传递给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