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
定价:50.00元
作者:梁涛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95311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记录人身保险业的发展与监管进程,人身保险监管部继续组织编写了《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本书分为行业综述篇、国际形势篇、监管专题篇、改革创新篇、经验交流篇及附录共六部分,既有对人身保险业2010年整体发展情况的分析总结,又有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外寿险业发展形势的研究判断,还有国际经验的交流。相对于往年,2010年的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实效性,注重结合市场新形势、新情况,分析解答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及对行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本书由梁涛担任主编。
目录
1 行业综述篇
1-1 2010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监管与发展报告
2 国际形势篇
2-1 全球寿险业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
2-2 韩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2-3 日本寿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3 监管专题篇
3-1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3-2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稳健经营
3-3 2010年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情况
3-4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与展望
4 改革创新篇
4-1 关于寿险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与交流
4-2 关于我国寿险市场电销业务发展的浅见
4-3 养老保险公司专业化发展状况研究
4-4 变额年金研究
4-5 我国寿险业次级债研究报告
5 经验交流篇
5-1 中国寿险业的未来
5-2 让更多的人拥有保障
5-3 平安综合金融经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4 全球寿险业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5-5 坚持价值成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5-6 从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角度谈结构调整
5-7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关于经营发展的情况报告
5-8 建立持续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寿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石
5-9 和谐共赢、持续成长——中意人寿发展之路
5-10 打造中国寿险经代——中英人寿经代渠道发展报告
5-11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对寿险业的影响及建议
附录
附录一 2010年人身保险大事记
附录二 2010年国外人身保险大事记
附录三 2010年保监会人身保险类部门规章乃规范性文件
关于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 促进银行代理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保监发4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的通知保监发89号
关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人身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95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和电话约访行为的通知保监发99号
关于规范激活注册式意外险业务经营行为的通知保监寿险921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这个书名,无疑勾起了我对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年份的强烈兴趣。我满怀期待地认为,这本书将为我揭示2010年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在监管政策指导下,是如何克服挑战、实现创新与发展的。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当年出台的那些关键监管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要义以及对保险公司经营策略的具体影响。我设想中的内容,会是关于市场监管的“深度”,例如,监管机构是如何平衡保护消费者利益与促进市场活力之间的关系的?在应对当时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时,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举措?此外,我也渴望了解当年行业发展的“广度”,比如,市场规模的增长、产品创新的亮点、以及保险服务如何更好地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然而,当翻阅本书时,我发现其内容似乎更侧重于对事实的陈述和数据的罗列,而未能提供我所期望的深入分析和理论探讨。我未能找到关于监管哲学层面的论述,也未见对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本书更像是一本按时间顺序梳理当年重要事件和数据的汇编,对于我希望从中获得的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洞见,则显得较为 sparse。
评分初次接触《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聚焦于特定年份保险业发展的权威参考。我设想中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当年中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的分析,如经济形势、政策导向、消费者行为变化等,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人身保险监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我期待能看到,监管机构是如何在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推动行业创新和业务增长的。书中或许会提供对当年行业发展亮点和挑战的详尽梳理,例如,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我也希望能够找到关于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未来监管方向的展望,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行业脉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并未完全达到我最初的设想。它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记录式”的风格,对当年发生的监管事件和行业数据进行了详实的汇编,但对于这些事件和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逻辑联系以及潜在影响,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阐释。我试图从中挖掘出关于监管理念的演变、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分析,抑或是行业面临的共性困境的解决方案,但这些内容似乎并未成为报告的重点。
评分这本书,初翻书名,《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便有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在购入之前,就已经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深度分析与前沿洞察充满了期待。然而,在翻开这本厚重的书籍后,我所面对的,却是一幅与我最初设想截然不同的画面。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统计年鉴,将2010年度中国保险市场的方方面面,以条目式的、数据驱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原本期待的,是关于监管政策的出台背景、影响机制、以及对行业发展路径的理论探讨,或许还会穿插一些案例分析,来佐证某些观点。我渴望理解,在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监管机构是如何平衡保障功能与市场活力的,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余波,并引导行业向更加稳健、普惠的方向发展的。书中对各种数据图表的罗列,固然具有其统计学上的价值,但对于一个希望深入理解“监管”与“发展”之间内在逻辑的读者而言,却显得有些枯燥和被动。我找不到关于监管理念的演进,也缺乏对不同监管模式优劣的比较性分析。那些具体的政策条文,如果缺乏宏观层面的解读和微观层面的实践反馈,便如同孤立的音符,难以构成一首完整的乐章。我希望能看到,监管的“手”是如何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运作中,起到导向、规范、甚至激励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列举一系列的规定。
评分拿到《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我怀揣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剖析中国保险业在2010年面临的关键挑战与政策应对的深度读物。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背景下,监管部门是如何调整策略,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行业稳定发展的?又或者,当年有哪些创新的监管举措,促进了人身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对具体监管政策的案例研究,分析这些政策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并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我更希望看到,报告能够超越简单的统计数据,深入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比如,当年保险产品结构的变迁,背后折射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格局。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却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与我的预期存在显著的差距。它似乎更侧重于对当年各项监管规章制度的梳理和政策条文的罗列,而非对其背后逻辑、影响和未来走向的深入解读。我尝试去寻找关于监管创新、风险防范、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但这些内容似乎被淹没在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之中,难以形成清晰的脉络。
评分读罢《2010中国人身保险监管与发展报告》,我的感受可谓复杂。书名本身透露出一种“纵览全局”的宏大叙事,让我以为会读到保险业在2010年这一特定年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如何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生动图景。我设想中,这本书应是保险业从业者、政策研究者乃至普通投资者了解当年行业脉搏的重要窗口,能够提供诸如监管政策的创新点、市场格局的变迁、风险控制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等。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却发现这似乎更像是一部“流水账”式的年报。它详尽地记录了各类数据,如市场份额、业务增长率、产品结构等等,也列举了当年出台的若干监管文件。但这些信息,似乎仅仅是“是什么”的呈现,而缺乏“为什么”和“怎么做”的深度剖析。我未能从中找到关于监管思路的演变,例如,为何会在2010年采取特定的监管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些措施又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产品设计产生了哪些具体而深远的影响?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行业共性问题,如“低利率环境下的风险管理”、“互联网保险的萌芽与监管挑战”等话题的探讨,但这些内容似乎并未得到充分的展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