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
定价:128.00元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总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38806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英胜主编的《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是对我区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和展示,凝聚了一代代育种工作者在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应用方面的执着探索和辛勤汗水,也是他们对我区林业发展贡献的记录。在此,我们*不能忘却已经离世的同行们的贡献。今天我们将这些有较高使用价值、性状优良的林木品种汇聚起来,呈现给大家,是对长期以来从事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应用工作者的肯定与鞭策。本书图文并茂,以图片反映我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和应用的历史以及各品种的生长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个性特征,以文字诠释林木品种的特性、栽培技术、适宜种植区域等,适合各级林业部门、科研院校、育苗企业个人及林农参考使用。
目录
‘新光’核桃
‘新丰’核桃
‘新露’核桃
‘温185’核桃
‘扎343’核桃
‘新早丰’核桃
‘卡卡孜’核桃
‘多果’巴旦杏
‘双软’巴旦杏
‘晚丰’巴旦杏
‘纸皮’巴旦杏
‘哈密大枣’
‘076-28’杨
‘741-9-1’杨
白榆初级种子园
新疆落叶松种子园
‘精杞1号’
伊犁大叶杨(大叶钻天杨)
伊犁小美杨(阿富汗杨)
伊犁小叶杨(加小×俄9号)
伊犁小青杨(‘熊钻17号’杨)
‘伊犁杨1号’(‘64号’杨)
‘伊犁杨2号’(‘I一45/51’杨)
‘伊犁杨3号’(日本白杨)
‘伊犁杨4号’(‘I一262’杨)
‘伊犁杨5号’(‘I一467’杨)
‘伊犁杨7号’(马里兰德杨)
‘伊犁杨8号’(‘保加利亚3号’杨)
格氏杨
沙兰杨
合作杨
法国
加杨
‘大台’杨
‘I一214’杨
‘保加利亚3号’杨
箭×小杨
‘I一488’杨
‘健227’杨
‘斯大林工作者’杨
新疆杨
俄罗斯杨
‘准噶尔1号’杨(银白杨×新疆杨)
‘准噶尔2号’杨(银白杨×新疆杨)
‘天演99’杨
小黑杨
健杨
银白杨母树林
小叶白蜡
核桃楸
胡杨
梭梭柴
乔木状沙拐枣
‘和上01号’核桃
‘和上15号’核桃
‘和上20号’核桃
‘和春06号’核桃
‘和跃04号’核桃
‘阿浑02号’核桃
‘库三02号’核桃
‘乌火06号’核桃
‘新温81’核桃
‘新温179’核桃
‘新温233’核桃
‘新乌417’核桃
‘新新2号’核桃
‘新萃丰’核桃
‘新巨丰’核桃
‘萨依瓦克5号’核桃
‘萨依瓦克9号’核桃
‘吐古其15号’核桃
‘鹰嘴’巴旦姆
‘克西’巴旦姆
‘双果’巴旦姆
‘双薄’巴旦姆
‘麻壳’巴旦姆
‘寒丰’巴旦姆
‘新意(N一1)’巴旦姆
‘小软壳(14号)’巴旦姆
‘灰枣’
‘赞皇枣’
‘金丝小枣’
‘喀什噶尔长圆枣’
‘卡拉玉鲁克1号’(‘喀什酸梅1号’)
‘卡拉玉鲁克5号’(‘喀什酸梅5号’)
‘艾努拉’酸梅(喀什大果酸梅)
‘慕亚格’杏
‘色买提’杏
‘托普鲁克’杏
‘黑叶’杏
‘明星’杏
‘胡安娜’杏
‘轮南白杏’
‘皮亚曼1号’石榴
‘皮亚曼2号’石榴
‘库尔勒’香梨
钻天榆×新疆白榆优树杂交种子园
新疆大叶榆母树林
大叶榆母树林
黄波椤母树林
‘巴仁’杏(‘苏克牙格力克’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于书名所暗示的知识。当我翻阅它时,我仿佛穿越到了新疆广袤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书中的那些关于林木良种的讨论,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韧性”的史诗。我脑海中勾勒出,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科学家们如何像耐心的园丁,细心培育那些在严寒酷暑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树木。书中可能记录了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树种,它们如何适应干旱、盐碱、高寒等多种复杂环境,以及它们在生态恢复、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虽然我无法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育种技术和数据分析,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它告诉我,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找到出路,人类也能通过科学的力量,帮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姿态。这本书让我对新疆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林业科学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关于树木,更是关于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绿色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直白,一看就知道是关于新疆地区林木良种选育和推广的学术性著作,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所以抱着好奇心翻开了它。第一眼被厚实的装帧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吓了一跳,心想这大概是专业人士才能啃得动的“大部头”。但当我随意翻阅其中的图表和照片时,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些关于新疆独特气候环境下,林木如何在艰苦条件下生长,又是如何通过科学育种焕发新生机的景象,让我对这片土地的生态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不仅有严谨的数据分析和技术细节,还穿插着一些关于林业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故事,虽然我不太懂具体的技术,但能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我尤其对书中介绍的那些适应新疆干旱、寒冷气候的优良树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胡杨、梭梭这些名字,它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简直就像是这片土地上的精神象征。虽然我对其中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方法还是一知半解,但整体感受是,这是一本凝聚了大量心血和智慧的著作,它不仅仅记录了林木良种的发展史,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以及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深远启示。
评分我平时对林业科学几乎是零基础,所以一开始拿到《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这本书,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这是什么?会不会太枯燥了?”但当我实际翻开,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撼。我注意到书中详细记录了在过去十多年里,新疆地区在林木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比如,书中可能详细描述了针对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树种优化方案,以及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木材产量等方面的详细数据。我虽然不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但通过那些清晰的图表和数据,我能感受到一种科学的严谨和系统性的研究。我想象着,这些研究背后一定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他们可能跋涉在戈壁滩,观测着每一棵树的生长,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书中的内容,即便我无法完全领会,但它所传递的“科学进步”的脉络,却让我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生态发展充满了敬意。它像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了人类如何运用智慧和汗水,去改造和改善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让原本贫瘠的土地也能够孕育出茁壮的生命。
评分《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十分专业,但当我真正接触到其中的内容时,发现它所描绘的,是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书中可能详细记录了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林业工作者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选育出适应当地恶劣气候条件的优良林木品种。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画面:在戈壁滩上,一排排挺拔的树木在风沙中傲然挺立;在干旱的山区,曾经荒芜的土地上,重新焕发出生机。书中肯定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但我更关注的是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它代表着人类在与自然抗争中,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猜想,书中一定不乏那些令人振奋的成功案例,比如某个曾经难以成活的树种,在经过科学育种后,变得顽强而又多产。这些故事,无论对于专业人士还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评分第一次接触《新疆林木良种(1995-2006册)》这本书,我被它所呈现出的厚重感所吸引。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关于新疆林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尽管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我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付出。书中可能详尽地记录了从1995年到2006年间,新疆地区在林木良种选育、引进、推广以及相关技术研究方面的具体成果。我想象着,那些数据和图表背后,是无数次试验、无数次观察、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累积。它让我看到了,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如何通过科学的力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林业生产力。书中可能还涉及了不同树种的特性分析,它们在新疆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育种来提高产量和品质。即使对其中的专业术语不甚了解,我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如何在自然条件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命奇迹。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报告,更是一部关于新疆生态建设的奋斗史,激励着我对科学研究的价值产生更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