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
定價:128.00元
作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木種苗管理總店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38806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英勝主編的《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是對我區林木良種選育工作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和展示,凝聚瞭一代代育種工作者在林木良種選育、推廣、應用方麵的執著探索和辛勤汗水,也是他們對我區林業發展貢獻的記錄。在此,我們*不能忘卻已經離世的同行們的貢獻。今天我們將這些有較高使用價值、性狀優良的林木品種匯聚起來,呈現給大傢,是對長期以來從事林木良種選育、推廣、應用工作者的肯定與鞭策。本書圖文並茂,以圖片反映我區林木良種選育、推廣和應用的曆史以及各品種的生長過程以及各階段的個性特徵,以文字詮釋林木品種的特性、栽培技術、適宜種植區域等,適閤各級林業部門、科研院校、育苗企業個人及林農參考使用。
目錄
‘新光’核桃
‘新豐’核桃
‘新露’核桃
‘溫185’核桃
‘紮343’核桃
‘新早豐’核桃
‘卡卡孜’核桃
‘多果’巴旦杏
‘雙軟’巴旦杏
‘晚豐’巴旦杏
‘紙皮’巴旦杏
‘哈密大棗’
‘076-28’楊
‘741-9-1’楊
白榆初級種子園
新疆落葉鬆種子園
‘精杞1號’
伊犁大葉楊(大葉鑽天楊)
伊犁小美楊(阿富汗楊)
伊犁小葉楊(加小×俄9號)
伊犁小青楊(‘熊鑽17號’楊)
‘伊犁楊1號’(‘64號’楊)
‘伊犁楊2號’(‘I一45/51’楊)
‘伊犁楊3號’(日本白楊)
‘伊犁楊4號’(‘I一262’楊)
‘伊犁楊5號’(‘I一467’楊)
‘伊犁楊7號’(馬裏蘭德楊)
‘伊犁楊8號’(‘保加利亞3號’楊)
格氏楊
沙蘭楊
閤作楊
法國
加楊
‘大颱’楊
‘I一214’楊
‘保加利亞3號’楊
箭×小楊
‘I一488’楊
‘健227’楊
‘斯大林工作者’楊
新疆楊
俄羅斯楊
‘準噶爾1號’楊(銀白楊×新疆楊)
‘準噶爾2號’楊(銀白楊×新疆楊)
‘天演99’楊
小黑楊
健楊
銀白楊母樹林
小葉白蠟
核桃楸
鬍楊
梭梭柴
喬木狀沙拐棗
‘和上01號’核桃
‘和上15號’核桃
‘和上20號’核桃
‘和春06號’核桃
‘和躍04號’核桃
‘阿渾02號’核桃
‘庫三02號’核桃
‘烏火06號’核桃
‘新溫81’核桃
‘新溫179’核桃
‘新溫233’核桃
‘新烏417’核桃
‘新新2號’核桃
‘新萃豐’核桃
‘新巨豐’核桃
‘薩依瓦剋5號’核桃
‘薩依瓦剋9號’核桃
‘吐古其15號’核桃
‘鷹嘴’巴旦姆
‘剋西’巴旦姆
‘雙果’巴旦姆
‘雙薄’巴旦姆
‘麻殼’巴旦姆
‘寒豐’巴旦姆
‘新意(N一1)’巴旦姆
‘小軟殼(14號)’巴旦姆
‘灰棗’
‘贊皇棗’
‘金絲小棗’
‘喀什噶爾長圓棗’
‘卡拉玉魯剋1號’(‘喀什酸梅1號’)
‘卡拉玉魯剋5號’(‘喀什酸梅5號’)
‘艾努拉’酸梅(喀什大果酸梅)
‘慕亞格’杏
‘色買提’杏
‘托普魯剋’杏
‘黑葉’杏
‘明星’杏
‘鬍安娜’杏
‘輪南白杏’
‘皮亞曼1號’石榴
‘皮亞曼2號’石榴
‘庫爾勒’香梨
鑽天榆×新疆白榆優樹雜交種子園
新疆大葉榆母樹林
大葉榆母樹林
黃波欏母樹林
‘巴仁’杏(‘蘇剋牙格力剋’杏)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平時對林業科學幾乎是零基礎,所以一開始拿到《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這本書,腦子裏閃過的念頭是:“這是什麼?會不會太枯燥瞭?”但當我實際翻開,被裏麵的內容所震撼。我注意到書中詳細記錄瞭在過去十多年裏,新疆地區在林木良種選育和推廣方麵取得的重大進展。比如,書中可能詳細描述瞭針對不同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樹種優化方案,以及不同品種的生長速度、抗病蟲害能力、木材産量等方麵的詳細數據。我雖然不理解其中的專業術語,但通過那些清晰的圖錶和數據,我能感受到一種科學的嚴謹和係統性的研究。我想象著,這些研究背後一定凝聚瞭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他們可能跋涉在戈壁灘,觀測著每一棵樹的生長,記錄著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書中的內容,即便我無法完全領會,但它所傳遞的“科學進步”的脈絡,卻讓我對新疆這片土地的生態發展充滿瞭敬意。它像是一部厚重的史書,記錄瞭人類如何運用智慧和汗水,去改造和改善這片土地的生態環境,讓原本貧瘠的土地也能夠孕育齣茁壯的生命。
評分《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這本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十分專業,但當我真正接觸到其中的內容時,發現它所描繪的,是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書中可能詳細記錄瞭在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林業工作者們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選育齣適應當地惡劣氣候條件的優良林木品種。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幅畫麵:在戈壁灘上,一排排挺拔的樹木在風沙中傲然挺立;在乾旱的山區,曾經荒蕪的土地上,重新煥發齣生機。書中肯定包含瞭大量的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但我更關注的是這些數據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它代錶著人類在與自然抗爭中,如何通過智慧和努力,去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我猜想,書中一定不乏那些令人振奮的成功案例,比如某個曾經難以成活的樹種,在經過科學育種後,變得頑強而又多産。這些故事,無論對於專業人士還是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都能感受到一種積極的力量,一種對未來的憧憬。
評分第一次接觸《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這本書,我被它所呈現齣的厚重感所吸引。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關於新疆林業發展曆程的真實記錄。盡管我不是專業人士,但通過閱讀,我感受到瞭科研工作者的嚴謹和付齣。書中可能詳盡地記錄瞭從1995年到2006年間,新疆地區在林木良種選育、引進、推廣以及相關技術研究方麵的具體成果。我想象著,那些數據和圖錶背後,是無數次試驗、無數次觀察、無數次失敗與成功的纍積。它讓我看到瞭,在新疆這片土地上,如何通過科學的力量,逐步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林業生産力。書中可能還涉及瞭不同樹種的特性分析,它們在新疆特定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的適應性,以及如何通過科學育種來提高産量和品質。即使對其中的專業術語不甚瞭解,我依然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人類的智慧和毅力,如何在自然條件下,創造齣更加美好的生命奇跡。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份學術報告,更是一部關於新疆生態建設的奮鬥史,激勵著我對科學研究的價值産生更深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很直白,一看就知道是關於新疆地區林木良種選育和推廣的學術性著作,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這個領域瞭解不多,所以抱著好奇心翻開瞭它。第一眼被厚實的裝幀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嚇瞭一跳,心想這大概是專業人士纔能啃得動的“大部頭”。但當我隨意翻閱其中的圖錶和照片時,卻被深深地吸引住瞭。那些關於新疆獨特氣候環境下,林木如何在艱苦條件下生長,又是如何通過科學育種煥發新生機的景象,讓我對這片土地的生態係統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不僅有嚴謹的數據分析和技術細節,還穿插著一些關於林業工作者辛勤付齣的故事,雖然我不太懂具體的技術,但能感受到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科學的執著。我尤其對書中介紹的那些適應新疆乾旱、寒冷氣候的優良樹種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例如鬍楊、梭梭這些名字,它們堅韌不拔的生命力簡直就像是這片土地上的精神象徵。雖然我對其中的專業術語和研究方法還是一知半解,但整體感受是,這是一本凝聚瞭大量心血和智慧的著作,它不僅僅記錄瞭林木良種的發展史,更展現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能,以及對未來生態建設的深遠啓示。
評分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新疆林木良種(1995-2006冊)》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於書名所暗示的知識。當我翻閱它時,我仿佛穿越到瞭新疆廣袤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書中的那些關於林木良種的討論,對我而言,更像是一部關於“生命韌性”的史詩。我腦海中勾勒齣,在極端的氣候條件下,科學傢們如何像耐心的園丁,細心培育那些在嚴寒酷暑中依然頑強生長的樹木。書中可能記錄瞭各種各樣令人驚嘆的樹種,它們如何適應乾旱、鹽堿、高寒等多種復雜環境,以及它們在生態恢復、水源涵養、防風固沙等方麵的重要作用。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那些復雜的育種技術和數據分析,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價值。它告訴我,即使在最艱苦的環境下,生命依然能夠找到齣路,人類也能通過科學的力量,幫助生命綻放齣最美的姿態。這本書讓我對新疆的生態環境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林業科學的意義有瞭全新的認識,這不僅僅是關於樹木,更是關於我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為子孫後代留下更綠色的未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