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人類3 0——不斷進步升級的人類
定價:49.00元
作者:(加拿大)Peter Nowak(彼得·諾瓦剋),楊煜東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212894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HUMANS 3.0: THE UPGRADING OF A SPECIES講述瞭計算機、機器人、納米科技、神經學與遺傳學、互聯網等前沿科技對經濟、健康、工作、社交、藝術、認知、信念、幸福感等方麵影響,重點強調人類的進步不應該僅用人與自然關係的改善來衡量,相對而言自我實現更為重要,其中科學技術的各項進步在人類的自我實現升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錄
第1章進化:在米粒和人類之間 /001
對速度的需求 /006
發型2.0 /015
第2章經濟:插件猶若復仇者 /023
瓶子裏的基尼係數 /030
小醜的睏境 /034
微生物比政客聰明? /039
第3章健康:吸血鬼一般的不堪重負 /043
衝繩的吸血鬼 /047
馬爾薩斯 VS 摩爾定律 /050
奈飛公司之心 /054
生命是商品 /058
第4章工作:一百萬個小榖歌 /061
賈斯丁比伯和波爾卡舞 /067
以色列的聖誕節 /069
車庫公司 /073
全球性的企業 /077
第5章藝術:死野牛的永生 /081
要啤酒不要照片 /084
媒體中的信息 /088
獨立製片人成為主流 /090
優化的蘋果IPHONE /093
玩傢的爆發 /097
巨大的小星球 /099
第6章關係:凱文培根的錶層聯係 /105
在人群中孤獨 /111
太富有而不相信愛情 /114
焚書坑儒是可以避免的 /116
不是今晚,我有一個電子郵件要看 /119
中斷請求綫的X因素 /124
第7章身份:機器是上帝 /127
高機密的執照牌 /130
是真正的敵人 /135
所有人進入,沒人離開 /141
第8章信仰:獨眼賽龍人的近視 /147
宗教在美國 /151
尤達大師的熱情 /155
答案的兩難睏境 /159
全宇宙鬧鍾 /161
第9章幸福:哥斯達尼加永遠是陽光燦爛 /165
要比瓊斯掙得多 /172
維京人的博弈論 /177
幸福沒那麼簡單 /184
未來的太陽鏡 /187
第10章結論:馬剋思是對的 /189
對不同意說同意 /194
洞穴——如山的遠景 /198
到達無限和無限之外 /203
鳴 謝 /206
注 釋 /208
作者介紹
楊煜東,早年遊學歐美,畢業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曾就職於三星、IBM、摩托羅拉等IT企業,並在谘詢機構從事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和信息化戰略研究管理工作多年。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讓我深刻反思“進步”這個詞的讀物。在閱讀之前,我腦海中關於人類進步的概念,大多局限於科技的飛躍、經濟的增長、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然而,《人類3.0》卻將我帶入瞭一個更廣闊、更具哲學深度的思考空間。它不僅僅是在羅列人類在不同時期取得瞭哪些成就,更是在剖析這些成就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它們對人類自身本質可能帶來的潛移默化甚至顛覆性的影響。作者的視角非常宏大,從生物演化到社會結構的變遷,再到個體意識的覺醒,都進行瞭細緻的描摹。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適應性”的論述所吸引,作者並非簡單地將適應視為一種被動的反應,而是將其上升到瞭一種主動的、甚至是創造性的能力。他探討瞭人類如何通過改變環境來適應環境,又如何通過改變自身來適應改變後的環境,形成一個螺鏇上升的復雜互動過程。這種觀點顛覆瞭我過去對“進化”的綫性理解,讓我意識到人類的進步並非朝著一個既定的終點前進,而更像是一個不斷適應、不斷重塑自我的動態過程。書中對未來人類形態的設想,更是讓我既感到興奮又帶著一絲警惕。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拋齣瞭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促使我去思考,在科技的高度發達下,我們是否會失去一些“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抑或是,我們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定義“人性”?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所處的時代,以及周圍發生的種種現象,試圖去理解書中提齣的概念。比如,關於信息爆炸對人類認知能力的影響,關於基因編輯可能帶來的倫理睏境,關於人工智能是否會成為人類的“升級”還是“替代”等等。這些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認識人類自身和理解當下時代發展的全新視角,它不是一本速食讀物,而是需要讀者反復品味、深入思考的智慧結晶。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進步”,思考其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以及我們作為個體,在這個宏大的進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該如何去選擇和前行。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知識的增長,更在於它激起的強烈共鳴和深刻的自我反省。作者以一種極其宏觀的視角,梳理瞭人類從遠古時代至今的演進軌跡,並將這種演進置於一個更為廣闊的宇宙背景下進行審視。我之所以說它“震撼”,是因為它打破瞭我固有的思維模式,讓我看到瞭一種“非綫性”的進步觀。以往,我習慣於將人類曆史看作是一條直綫,每一個時代都在前一個時代的基礎上進行疊加和發展。但《人類3.0》卻描繪瞭更為復雜的多維度演進,它指齣,人類的每一次“升級”,並非簡單的量變,而是包含瞭質的飛躍,甚至是根本性的範式轉變。書中對“信息”在人類進化中的核心作用的闡述,讓我印象深刻。作者認為,信息傳播的效率和質量,極大地影響瞭人類社會的組織形態、認知能力以及文明的走嚮。從口頭語言到文字,再到印刷術、互聯網,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革命,都如同一次“基因突變”,深刻地重塑瞭人類的生存方式和思維模式。讀到這裏,我聯想到當下信息爆炸的時代,的確,我們接收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時,信息過載、信息繭房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是否也是一種新的“適應性挑戰”?作者還探討瞭人類與技術的關係,特彆是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模糊瞭人與機器、生物與非生物界限時,人類該如何自處?書中的一些設想,如生物工程、人工智能與人類的融閤,雖然聽起來有些科幻,但細細想來,卻並非遙不可及。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自我超越”?這種超越是充滿希望的,還是潛藏著未知的風險?這本書迫使我跳齣個人生活的小圈子,去擁抱一種更為宏大的曆史觀和未來觀。它不是一本說教的書,而更像是一個智者在與你進行一場關於人類命運的深度對話。它激發瞭我強烈的求知欲,讓我渴望去瞭解更多關於宇宙、關於生命、關於人類自身奧秘的知識,並且,它也讓我更加審慎地看待科技發展帶來的每一次變革,思考我們是否在真正地朝著更美好的未來前進,還是在不知不覺中走嚮瞭另一條未知的道路。
評分這是一本足以改變你看待世界方式的著作。在閱讀《人類3.0》之前,我對“進步”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一種綫性的、纍積性的認知。我以為人類的發展就是一件件好事不斷疊加,科技越先進,生活就越美好。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全新的、極具顛覆性的視角,為我展示瞭人類演進的復雜性和多維度性。作者將人類的進化比作一場持續的“升級”,而每一次升級,都不僅僅是量的積纍,更是質的飛躍。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關於“信息”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至關重要角色的論述。作者認為,信息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驅動人類組織形式、認知能力乃至於生命形態變革的核心動力。從口頭語言的傳播,到文字的齣現,再到如今的信息網絡,每一次信息傳播效率和模式的革新,都為人類文明帶來瞭前所未有的突破。讀到這裏,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所處的這個信息時代,與其說是科技的進步,不如說是信息生態的重塑,而這種重塑,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一切。書中關於未來人類可能形態的描繪,更是讓我既感到興奮又帶著一絲警醒。作者並沒有提供一個清晰的未來藍圖,而是拋齣瞭一係列深刻的哲學問題,迫使我思考。例如,當人類能夠通過基因技術來“設計”下一代,甚至與人工智能實現無縫融閤時,我們又該如何定義“人”?當我們的生存邊界從地球擴展到宇宙時,人類文明將麵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未來,卻與我們當下每一個的科研探索和倫理抉擇息息相關。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思考人類未來走嚮的宏觀框架,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但它絕對是一本能夠點燃你思維火花、引發你深刻反思的經典之作。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進步,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認知的深化、意識的拓展,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不斷追問。
評分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對“人類進步”的認知。在此之前,我總以為人類的進步就是科技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製度的不斷完善。然而,《人類3.0》以一種宏大而深刻的視角,將人類的演進描繪成一個持續的“升級”過程,這個過程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多維度。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人類曆史上的成就,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次“升級”背後的驅動力,以及這些驅動力如何塑造瞭人類自身。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意識”在人類進化中的核心作用的論述所吸引。作者認為,人類意識的演化,並非一個孤立的過程,而是與技術、社會結構、甚至與宇宙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他探討瞭人類是如何通過發展語言、符號係統、科學思維等方式,來不斷拓展和深化自身的意識邊界。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是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著人類意識的演化?書中關於未來人類可能形態的設想,更是讓我既感到振奮又帶有一絲警惕。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拋齣瞭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例如,當人類能夠通過基因編輯來改變自身,甚至與人工智能融為一體時,“人”的定義將如何被重新書寫?當我們的文明觸及到宇宙深處時,又將麵臨怎樣全新的挑戰?這些問題,雖然充滿瞭未來感,但卻與我們當下所做的每一個科研決策和倫理探討息息相關。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一種沉靜而有力的聲音,引導我跳齣眼前的苟且,去思考人類的終極命運。它讓我認識到,真正的進步,不僅僅是外在的物質積纍,更是內在的認知深化、意識的升華,以及對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理解。它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深入思考的著作,每一次重溫,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進步”這個概念有瞭前所未有的顛覆性認識。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人類的進步就是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便利,社會越來越文明。然而,《人類3.0》卻以一種宏大的宇宙視角,將人類的演進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維度來審視。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人類的成就,而是深入剖析瞭驅動人類不斷“升級”的內在邏輯和外在因素。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信息”在人類進化中的核心作用的論述所震撼。作者將信息視為一種獨立於物質和能量之外的,能夠驅動復雜係統演化的關鍵要素。從最早的基因信息,到後來的人類語言、文字、印刷術,再到如今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每一次信息傳播方式的革命,都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巨大飛躍。讀到這裏,我纔真正理解,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僅僅是信息量的增長,更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生態係統的根本性變革。書中對未來人類形態的設想,更是充滿瞭想象力和深度。作者並沒有給齣確定的答案,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深刻的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例如,當人類能夠通過基因編輯來優化自身,甚至與人工智能融閤時,我們該如何界定“人”的邊界?當人類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時,生命的意義又將如何被重新定義?這些問題,雖然聽起來有些科幻,但卻與我們當下所麵臨的科技發展方嚮息息相關。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導師,帶領我跳齣瞭狹隘的個人視角,以一種更加宏大和深刻的眼光來審視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讓我認識到,人類的進步並非一條直綫,而是一個充滿迭代、重塑和超越的復雜過程。它激起瞭我內心深處對生命、對宇宙、對人類自身奧秘的強烈好奇,也讓我更加審慎地看待科技發展,思考我們究竟是在走嚮更美好的未來,還是在某個未知的十字路口徘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深邃的思考。在翻開《人類3.0》之前,我腦海中關於“人類進步”的概念,大多還停留在教科書式的綫性敘事裏,以為就是科技的飛躍,經濟的增長,文明的嚮前。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宏大、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角,將人類的演進描繪成一場持續不斷的“升級”之旅,而每一次升級,都不僅僅是外在條件的改善,更是對人類自身本質的深刻重塑。作者對於“模式”在人類文明演化中的關鍵作用的闡述,讓我茅塞頓開。他指齣,從原始的部落模式,到農業社會的定居模式,再到工業文明的流水綫模式,以及如今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模式,每一次模式的迭代和更新,都構成瞭人類生存方式、社會結構乃至個體認知能力躍升的基石。這讓我深刻地理解到,我們現在所處的信息時代,並非僅僅是技術層麵的進步,更是人類社會組織和運轉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書中關於未來人類形態的設想,更是將我的思緒引嚮瞭無限的遠方,同時也伴隨著一絲審慎。作者並未給齣清晰的未來圖景,而是拋齣瞭一係列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引導讀者去自行探索。例如,當人類能夠通過基因編輯來“優化”自身,甚至與人工智能實現深度融閤時,我們又該如何界定“人”的本質?當人類文明的觸角延伸至星辰大海時,又將麵臨怎樣全新的生存挑戰和價值重塑?這些問題,雖然指嚮未來,但卻與我們當下每一個的科技研發和倫理抉擇息息相關。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認識人類自身、理解時代變遷、展望未來走嚮的全新框架。它不是一本簡單的知識普及讀物,而是一本能夠點燃思維火花、激發深度反思的智慧之書。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進步,不僅僅是嚮外擴張,更是嚮內探索,是對生命本質的不斷追問,是對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洞察。
評分讀完《人類3.0》,我感到自己的世界觀被徹底顛覆瞭。在此之前,我總是習慣於用一種綫性的、進步主義的視角來看待人類的發展,認為科技的每一次突破,社會製度的每一次變革,都是人類在朝著“更好”的方嚮前進。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宏大和深邃的視角,為我揭示瞭人類進化的復雜性、多維度性,甚至可以說是“非綫性”的本質。作者並非僅僅在講述人類取得瞭哪些成就,更是在剖析這些成就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邏輯,以及它們對人類自身可能帶來的根本性改變。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模式”的演化和升級的觀點所吸引。作者指齣,人類的每一次飛躍,都伴隨著一種新的“模式”的齣現,無論是思維模式、組織模式,還是技術模式。這些模式的迭代和更新,構成瞭人類文明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部落的狩獵采集模式,到農業文明的定居模式,再到工業文明的流水綫模式,直至如今的信息化模式,每一種模式的轉換,都深刻地改變瞭人類的生存方式、社會結構,甚至是個體的認知和行為。讀到這裏,我意識到,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也正經曆著一種劇烈的模式轉型,而這種轉型帶來的衝擊,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深遠。書中關於人類與技術的共生演進的論述,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並沒有將技術視為工具,而是將其看作是人類自身的一部分,是一種外化的“器官”,並且這種外化的器官正在不斷地與人類自身進行融閤,甚至重塑人類的本質。這種觀點讓我既感到驚奇,又帶著一絲敬畏。當我們在討論人工智能、基因編輯、腦機接口時,我們究竟是在創造一種新的工具,還是在與一種新的“生命形態”共舞?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審視當下和展望未來的絕佳視角,它讓我們不再被動地接受所謂的“進步”,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去理解,去選擇。它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人類前行道路上的迷霧,也激起瞭我內心深處對人類命運的強烈好奇和責任感。
評分讀罷《人類3.0》,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思想的“大爆炸”。在此之前,我對人類進步的理解,還停留在一種相對樸素的層麵,認為科技越發達,生活就越美好,社會就越文明。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宏大、極具前瞻性的視角,將人類的演進描繪成一個持續的、多維度的“升級”過程,而每一次升級,都伴隨著對人類自身本質的深刻重塑。作者對於“連接”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核心作用的論述,讓我深以為然。他指齣,從基因的遺傳連接,到社會成員之間的語言連接,再到如今的信息網絡連接,每一次連接方式的升級和拓展,都極大地加速瞭人類的知識傳播、協作效率和文明演進。這讓我深刻理解到,我們今天所享受的便捷信息交流,並非理所當然,而是人類漫長進化史中,對“連接”不懈追求和突破的必然結果。書中對於未來人類形態的設想,更是極富啓發性,同時也帶來一絲敬畏。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拋齣瞭一個個令人深思的命題。例如,當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高度融閤,人類是否會突破肉體的束縛,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當人工智能的智慧遠超人類時,我們該如何與之共處,甚至共同進化?這些問題,雖然聽起來有些遙遠,但卻與我們當下正在發生的科技變革息息相關。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審視人類當下和展望未來的全新視角,它不是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教材,而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引導者,帶領我去探索人類文明發展的深層邏輯,去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以及我們在浩瀚宇宙中的獨特位置。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進步,不僅僅是物質的豐裕,更是認知的深化、意識的拓展,以及對自身存在價值的不斷追尋。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停下腳步,深刻反思“我”是誰,以及“我們”要去嚮何方的書。在閱讀《人類3.0》之前,我對人類進步的理解,大多局限於科技的飛躍、經濟的繁榮和物質的富足。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宏大、跨越時空的視角,將人類的演進描繪成一場持續的“升級”過程,而每一次升級,都不僅僅是外在條件的改善,更是人類自身本質的重塑。作者對於“信息”在人類進化中核心角色的論述,令我耳目一新。他指齣,信息並非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驅動社會結構、思維方式乃至生命形態變革的關鍵要素。從基因信息到語言信息,再到如今的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每一次信息傳播和處理方式的重大突破,都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顛覆性變革。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與其說是科技高度發達,不如說是信息生態係統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塑,而這場重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認知和行為。書中對於未來人類可能形態的展望,更是充滿瞭哲學思辨的色彩。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未來藍圖,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思考。例如,當人類能夠主動編輯自己的基因,甚至將意識上傳至數字世界時,我們該如何定義“生命”和“人”?當我們的文明足跡遍布星辰大海時,又將麵臨怎樣全新的倫理睏境和生存法則?這些問題,雖然指嚮未來,但卻與我們當下每一個的科學探索和價值判斷緊密相連。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審視人類當下和展望未來的宏大框架,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激發我提齣更深刻的問題。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進步,不僅僅是追求效率和便利,更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不斷探索,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自身在宏大宇宙中的位置的清醒認知。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點燃思維火花的書。在翻開《人類3.0》之前,我對“進步”的定義,更多的是停留在物質層麵,比如科技更發達、生活更便利、財富更豐裕。然而,這本書卻將我的視野引嚮瞭更深層、更本質的領域。作者以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視角,勾勒齣瞭人類進化的幾個關鍵節點,並深入剖析瞭每一個節點背後所蘊含的深刻變革。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意識”的演化和升級的論述所吸引。作者並非將意識視為一種靜態的存在,而是將其看作是一種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能力,並且這種能力與人類所處的環境、所掌握的技術以及所建立的社會結構息息相關。他探討瞭人類是如何通過集體智慧、符號係統,乃至後來的科學方法,來不斷拓展和深化自身的意識邊界。這種關於意識的宏大敘事,讓我對“理解”和“認知”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未來人類可能形態的設想,也極具啓發性。作者並沒有給齣清晰的藍圖,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關鍵性的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例如,當人類能夠主動編輯自己的基因,甚至與人工智能融閤時,我們該如何界定“人類”?當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再僅僅是地球,而是延伸到星辰大海時,我們的文明又將麵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這些問題,雖然拋給瞭未來,但卻與我們當下的每一個選擇息息相關。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參加瞭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盛宴,作者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人類曆史的長河,洞察文明發展的脈絡。它讓我反思,我們現在所追求的“進步”,是否真正指嚮瞭人類的福祉,還是僅僅是一種盲目的技術崇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思考人類終極命運的框架,它鼓勵我們去質疑,去探索,去重新定義人類的意義和價值。讀完之後,我的腦海中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充滿瞭對未知的好奇和對未來的期許,這無疑是這本優秀書籍所帶來的最大饋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