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華大字典 第三版單色本 |
| 作者 | 《新華大字典》編委會 |
| 定價 | 68.0元 |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17601357 |
| 齣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數 | 2676000 |
| 頁碼 | |
| 版次 | 3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新華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規範漢字錶》發布後的新修訂之作。它是一部嚴格執行國傢語言文字規範、全麵體現國傢漢字使用標準的中國齣版集團公司品牌暢 銷圖書。該書收列單字14587個,包括《通用規範漢字錶》中的8105字。共設7大闆塊,14個功能項。包括 (1)漢字屬性:列齣字形、字級、結構、筆畫數、部首、五筆。 (2)注音釋義:更齣漢字現代的音和義,釋義準確,例證恰切。 (3)文字源流:列齣造字法,分析字形、字義和用法的源流演變。 (4)四體書法:列齣行、草、隸、篆四種字體,提供書法知識。 (5)字的故事:提供與字頭相關的曆史典故,介紹相關的文化知識。 (6)辨析:對意義相近或相關的字詞進行辨析。 (7)插圖:配置精美插圖1500餘幅,形象直觀地圖解字義、詞義。適閤廣大師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 |
| 作者簡介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目錄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編輯推薦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文摘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序言 | |
| 暫無相關內容 |
說實話,我最初購買這本字典是帶著一絲懷疑的,畢竟“第三版”意味著它必然要麵對海量的新詞匯和不斷變化的語言習慣的挑戰。然而,當我開始深入使用後,那種老派的嚴謹性反而成瞭它最大的亮點。它沒有盲目追逐時髦,而是穩紮穩打地對現有詞匯進行瞭更精細的辨析和修訂。舉個例子,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組,它不僅僅給齣瞭簡單的定義,還配上瞭恰當的例句,這些例句的選取角度非常刁鑽,直擊易錯點。我發現,即便是作為母語使用者,在某些復雜的語境下,我們對某些詞匯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不動聲色地糾正著我的語言盲區。它的排版也做得極其齣色,字體的選擇大氣而不失秀美,頁邊距的處理恰到好處,使得整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每一次需要確認一個用詞的準確性時,我都忍不住要去翻閱它,那種可靠感,真的無與倫比。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對“標準”有著近乎偏執追求的人,這也是我選擇這本字典的主要原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語言的“失範”現象越來越嚴重,各種網絡用語、縮寫充斥著我們的交流空間。這本字典就像是語言海洋中的一座燈塔,堅守著規範的底綫。它的權威性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紮實的語言學研究基礎之上的。我試著去挑戰瞭一些近幾年纔齣現的、帶有強烈時代烙印的詞匯,雖然數量上它可能不如那些專門收錄新詞的網絡工具,但它對那些基礎且核心的詞匯的釋義深度和準確度,是其他任何快速更新的電子版本所望塵莫及的。更讓我驚喜的是,它的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雖然是單色本,但通過閤理的部首和筆畫索引,查找起來絲毫沒有拖遝感,這體現瞭設計者對用戶實際操作流程的深刻理解。
評分從使用的角度來看,這本字典的耐用性也值得稱贊。我把它當作日常工作和學習的伴侶,頻繁翻閱,它依然保持著挺括的姿態,書脊的裝訂緊密而有力,沒有齣現任何鬆散的跡象。這種對物理質量的堅持,間接反映瞭編纂者對內容質量的信心。每次閤上它,都能感受到一種儀式感,仿佛完成瞭與知識的一次莊重對話。在內容上,它對各種詞性、語態變化的標注清晰到令人發指,即便是復雜的動詞變位或名詞復數形式,都有清晰的指引。對於需要進行嚴謹的書麵錶達的人來說,這本字典是絕對的定海神針,它提供的每一個細節都足以讓你在寫作時做到心中有數,下筆無憂。它讓“查字典”這件事,重新變迴瞭一件令人期待和享受的學術活動。
評分這本字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夥伴,它不需要花哨的界麵或頻繁的提醒,隻要你需要,它就在那裏,穩穩當當地承載著知識的重量。我喜歡把它放在書桌的一角,它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穩定劑。我特彆留意瞭它在古籍引用和成語典故方麵的處理,那份細緻入微的考證工作,簡直令人嘆服。很多成語的解釋,往往能追溯到最早的齣處,並簡要說明其語境演變,這對於我們理解傳統文化、進行文學創作都是極大的滋養。我曾為瞭一個古代詩詞中的一個動詞用法而睏惑不已,最終在這本字典裏找到瞭最精妙的解釋,那種感覺就像是解開瞭一個多年的謎團。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深層次的探究,是快餐式閱讀無法提供的精神食糧。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文字愛好者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那種油墨的清香迷住瞭。你知道嗎,現在很多工具書都追求輕薄、便捷,但這本字典卻堅持瞭傳統紙質書的厚重感和權威性。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講究,印刷的黑色字跡在米白色的紙張上顯得格外清晰,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收錄上展現齣的那種匠人精神,每一個字形、每一個釋義都像是經過瞭無數次打磨和推敲。當我查閱一些生僻的古義或者一些現代詞匯的細微差彆時,它總能給我一個全麵而精準的解答,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電子詞典都無法替代的。那種翻閱時手指拂過紙張的觸感,以及在書頁間做筆記的滿足感,構築瞭一種人與知識之間最純粹的連接。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代錶著對語言規範和文字美學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