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现代汉语字典 单色插图本 |
| 作者 | 陆书平万森张秋霞 |
| 定价 | 58.00元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17600480 |
| 出版日期 | 2014-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现代汉语字典》是我国部学习型、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字典,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该书收列单字14575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8大板块,16个功能项。包括(1)属性 , 列出字形、字级、部首、结构、笔画数。(2)字体 ,一级字列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四种字体。(3)解形 ,介绍一级字字形演变及意义流变。(4)音义 , 列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例证恰切。(5)提示 ,提醒注意易写错、易读错、易用错的字等。(6)语汇 字头下列出相关词语78587个,帮助学习词汇。(7)插图 配有插图362幅,精美呈现,帮助理解字义。(8)知识窗 介绍与汉字有关的成语、词语、文史知识等。 |
| 作者简介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目录 | |
| 目录 使用说明…………………………………………………………2—3 凡例………………………………………………………………4—7 音节表……………………………………………………………8—13 部首检字表………………………………………………………14—85 部首目录…………………………………………………………14 检字表……………………………………………………………16 难检字笔画索引…………………………………………………84 正文………………………………………………………………1—1132 附录 一、 汉语拼音方案……………………………………………1133 二、 汉字结构分类表…………………………………………1136 三、 汉字笔画名称表…………………………………………1137 四、 汉字笔顺规则表…………………………………………1138 五、 汉字生僻部件读音表……………………………………1139 六、 新旧字形对照举例………………………………………1141 七、 干支次序表………………………………………………1142 八、 二十四节气表……………………………………………1144 九、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1145 十、 计量单位简表……………………………………………1146 |
| 编辑推荐 | |
| 我国**部学习型、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字典,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我手里这本《现代汉语字典》真是本“老派”的典范,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这感觉对于我这种沉迷于纸质书的“复古派”来说,简直是精神食粮。我买它主要是想戒掉随时掏出手机查词的坏习惯,强迫自己回归到翻阅的仪式感中。这本书的开本适中,拿在手里有分量,但又不会沉重到让人不想带出门。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处理多音字和词义辨析时的那种严谨态度。举个例子,像“的、地、得”这种让无数学习者头疼的用法,字典里给出的区分非常细致,甚至引用了古代文献的例子来佐证现代用法,这种溯源的严谨性是电子词典难以替代的。当然,这种严谨也带来了相对较慢的查阅速度,毕竟你得准确地知道自己要查的是哪个词形,而不是输入拼音就能跳出来的便捷。单色印刷的特点在这里反而成了优点,它迫使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文字的结构和意义上,没有彩色高亮或者花哨的排版来分散心神。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或者科技词汇,它的收录速度似乎总是慢半拍,但考虑到它作为国家级规范工具书的定位,这一点可以理解,毕竟“正版”的权威性建立在审慎之上。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寡言但知识渊博的长者,需要你静下心来才能领会其精髓。
评分我购买这本《现代汉语字典 单色插图本》是出于一种近乎宗教般的信仰——相信纸质词典的绝对权威性。我的使用频率不高,主要用于给自己的文章做最后的校对,确保引用的词汇在语义上万无一失。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清晰,特别是那些复杂词条的标注系统,无论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词性区分,还是引申义、贬义、褒义的区分,都做得逻辑分明,一目了然。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和“不可动摇”。然而,我必须承认,时代终究是向前走的。这本字典的“单色插图”实在是我最大的槽点。它让我觉得,出版方似乎在用最低限度的视觉元素来敷衍这个需求。比如,当查阅一些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时,那个黑白剪影图,模糊不清,根本起不到任何辅助理解的作用,反而显得这本厚重的工具书有些过时和保守。如果定价定得非常亲民,我可以理解这种简约;但既然它定位于权威工具书,那么在基础的视觉辅助上,也应该展现出与之匹配的专业水准。说到底,买它靠的是对“正版”和“权威”的信赖,视觉体验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认为是出版社在成本控制上留下的一个明显痕迹。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我购买《现代汉语字典》更多的是为了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我发现这本字典在处理那些文学性较强的词汇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功力。例如,对“萧瑟”和“寥廓”的解释,它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还会通过引用古诗词的片段,来展示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微妙的情感倾向。这种对语感培养的助益,是机器翻译和在线词典永远无法比拟的。单色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成了一种解放,它迫使读者去关注词语本身所携带的文化重量,而不是被五颜六色的装饰所干扰。然而,这本书的纸张质量,虽然厚实,但装订似乎不够耐用。我已经发现有几页在使用中有些松动,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是个潜在的隐患。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保持内容深度和严谨性的同时,提升一下书籍本身的物理耐用度。至于那“单色插图”,我干脆选择了无视。它们的存在感极低,对于我这种主要关注词汇“味道”的人来说,这些插图形同虚设,完全不影响我对本书核心价值的认可。这本书,是语言的骨架,非常硬朗。
评分说实话,我买《现代汉语字典 单色插图本》纯粹是因为习惯,家里常备一本,感觉心里踏实。我主要用它来核对一些公文写作中的规范用法,比如一些成语的固定搭配和繁体字的对应。这次购买的版本,拿到手就发现,这本的“插图”部分简直就是个笑话。我本来还想,或许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名词,比如植物、动物或者古代器皿会有一些帮助性的配图,结果翻遍了也找不到几张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那些所谓的“插图”,大多是一些结构图或者简单的示意符号,而且因为是单色,细节丢失严重,比如要解释“织布机”的构造,那个模糊的线条图,还不如直接跳过看文字解释来得快。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让我对“单色插图本”这个名称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如果出版方要凸显其“正版”的价值,不如在内容深度上做文章,比如增加更多的历史词源考证或者地方方言的收录,而不是在视觉优化上做这种“面子工程”。这本书的优点依然是它的内核:释义准确、引文可靠。但如果把它推荐给一个初学者,我一定会提前打好预防针——别对那些黑白的小图标抱有任何幻想,它们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甚至有点拉低了整本书的档次。它更像是一部经过时间检验的、固执的学术参考书,而不是一本易于大众接受的现代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现代汉语字典 单色插图本》真是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它作为工具书的扎实基础,恨的是这“单色插图本”的名号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说实话,我买它主要是冲着商务印书馆的招牌去的,毕竟在考研的路上,一本权威的字典是刚需。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密密麻麻的字,字体排布很紧凑,虽然是单色,但印刷质量没得说,墨色均匀,纸张也偏哑光,长时间查阅下来眼睛负担不会太重。我特意翻了几个比较生僻的词条,比如“踯躅”和“睥睨”,释义清晰,用例准确,非常符合学术规范。但是,那个“插图”部分,简直是形同虚设。本来对“插图本”抱有一丝对直观理解的期待,结果看到的都是一些非常简陋的、线条硬朗的黑白图形,比如解释“榫卯”结构时,那插图的精细度和实用性,还不如我自己上网随便搜一个清晰的彩图来得直观。我理解成本控制,但既然是“现代”的字典,在视觉呈现上能不能更跟上时代一点?现在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图文并茂的接受度更高。如果仅仅是为了省成本而加入这种聊胜于无的插图,那不如干脆回归纯文字排版,反而显得更专注。总而言之,内容深度值得信赖,但视觉体验,尤其是“插图”部分,真的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